李雪梅
(山東省菏澤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山東 菏澤 274000)
腦癱會導致患兒機體運動殘疾,出現運動障礙、智力低下、癲癇等癥狀;同時患兒的免疫力低下,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患兒出現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征,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1]。臨床對于腦癱患兒的治療并無特效藥,多是通過對患兒的運動功能、認知功能進行康復訓練,刺激患兒的神經系統,從而促進其康復。而常規的護理較為寬泛,缺乏針對性,已無法滿足患兒的需求,故需尋求一種新的干預措施。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干預腦癱患兒對其發育商、粗大運動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7例腦癱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7例;年齡5個月~5歲,平均(2.01±0.59)歲;疾病類型:不隨意運動型7例,痙攣型10例,強直型10例,共濟失調型5例,混合型2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13±0.626)歲;疾病類型:不隨意運動型9例,痙攣型9例,強直型8例,共濟失調型6例,混合型1例。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首先保持患兒所在房間的溫度和濕度,維持患兒的正常體溫,對患兒進行安全、衛生等護理;其次對患兒進行呼吸道護理,避免出現分泌物堵塞導致的窒息,必要時進行吸痰處理;最后對患兒進行主動或被動的肢體運動。干預時間為4個月。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
首先由院內的延伸護理小組根據患兒粗大運動功能障礙程度評定等級,根據個體化的原則,采用多樣、適宜的方法為患兒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課程;其次根據患兒發育商的數據,為患兒選擇適宜的訓練項目,并從認知功能、語言功能、粗大運動功能、精細運動功能幾個方面制定康復計劃表;最后按照康復計劃表進行全面的康復訓練,促進患兒的康復。干預時間為4個月。
干預前及干預4個月后,采用粗大運動功能評價量表(GMFM)[2]評分對患兒的粗大運動進行評估,66項,每項0~3分,共198分,分數越高,粗大運動功能越好;并記錄患兒的發育商(發育商=平均發育月齡/實際月齡×100%)。
干預后,觀察組GMFM評分和發育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GMFM評分、發育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GMFM評分、發育商對比()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aP<0.05
時間 組別 GMFM評分(分) 發育商(%)干預前對照組(n=34) 95.25±10.46 54.16±2.68觀察組(n=33) 95.61±10.55 54.01±2.75 t 0.140 0.226 P 0.889 0.822對照組(n=34) 133.26±15.57a 60.45±3.27a觀察組(n=33) 145.28±16.14a 62.13±3.41a t 3.103 3.284 P 0.003 0.002干預后
腦癱患兒是由于出生前至嬰兒時期由各種原因造成的腦損傷,會導致患兒的發育出現異常,且其表現形式和特點也各不相同。有研究表明,腦癱發生智力障礙和運動障礙的概率較大,對患兒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3]。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生兒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腦癱的發生率有所提高。目前,臨床治療該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康復訓練,但患兒年齡較小,配合度較差,導致其干預效果不理想。因此,為患兒進行安全、有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改善患兒的智力和運動功能有著重要意義。
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是一種長期的護理干預模式,其中進行康復訓練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患兒進行的康復訓練也在不斷完善,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在康復訓練中得到應用,且獲得一定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GMFM評分和發育商均高于對照組,采用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干預腦癱患兒的效果較好。分析其原因為,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是以規范化康復訓練系統為主要依據,根據患兒的特點和表現的不同制定相對應的個體化訓練方案。同時由院內的延伸護理小組根據患兒的粗大運動功能障礙程度評定等級,以個體化為原則,采用多樣、適宜的方法為患兒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課程;加之通過分析患兒發育商的數據,為患兒選擇適宜的訓練項目,并從認知功能、語言功能、粗大運動功能、精細運動功能幾個方面制定康復訓練計劃表,可提高臨床干預的針對性,進一步提高干預效果。此外,該護理中按照康復計劃表進行全面的康復訓練,可促進患兒粗大運動功能的恢復[4]。
綜上所述,腦癱患兒采用個體化康復延伸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好,可提高患兒的發育商和粗大運動功能,促進患兒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