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飛娜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廣東 惠州 516001)
糖尿病患者因為需要長時間用藥控制血糖水平,為此會影響患者的身心情況,進而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如果患者未有效控制血糖,會產生相關并發癥,進而影響其生命安全[1]。
隨機抽取65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病例起止時間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65例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33例和對照組32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9.1±4.3)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59.6±4.8)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對比后并無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藥物正確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同時講解疾病有關知識,將患者錯誤認知糾正。
觀察組:糖尿病護理小組,內容如下:①創建護理小組。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小組成員選擇資深護理人員。在進行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之前,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其成績合格后可上崗。②評估病情。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了解,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對小組成員科學合理分配任務,而后制定護理服務方案計劃。小組成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其正視自身的病情,并了解治療和護理的流程,而后講解用藥和并發癥的產生以及預防措施,提升患者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有助于醫療服務開展。③飲食和心理護理。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應對其實施心理護理和飲食干預,小組成員依據患者的病情和癥狀表現制定飲食計劃,告知患者食用無糖飲食,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對血糖水平提升予以抑制。對于心理護理而言,小組成員需要增加和患者交流次數,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引發不良情緒的因素,并予以相關解釋,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協助患者創建治療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療配合性。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緒是因為不了解疾病產生,需要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講解治療計劃和效果。大部分患者會出現自卑情緒,護理人員需要予以患者相應的尊重,協助患者正視疾病,并配合護理和治療。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對家屬進行護理,使其能夠鼓勵患者。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從而改善其情緒波動。
對比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指標,即HbA1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
以上兩組患者實驗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相關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1.0)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對比數據后P<0.05時,表示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HbA1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經過統計對比,并未產生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治療后HbA1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時血糖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作為常見疾病,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血糖如未得到有效控制,極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加重糖代謝紊亂,引發心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失眠及截肢等并發癥,甚至增加該疾病的死亡率,危害極大[3-4]]。因此本次研究分析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的應用效果,隨機抽取65例患者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觀察組進行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后其血糖水平顯著降低,和對照組數據進行對比后呈現統計學意義。糖尿病護理小組組成均由經驗豐富護士長和資深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時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加強其治療信心并且提升了認知程度,采用心理護理后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其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而后采用飲食干預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說明此模式可協助患者創建健康生活習慣,控制糖尿病危險因素,延緩病情的發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伴隨醫學模式的變化,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病,主要患病人群為中老年,為此對患者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