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鳳蘭,曹 穎,胡秀琴,羅霞瓊,王少霞,李曉燕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廣東 東莞 523326)
眾多調查研究表明,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生命安全,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與質控工作,提升工作質量,既避免資源浪費,又確保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促進醫院整體的可持續發展[1]。
我院消毒供應室自2018年7月起開展成本控制管理,分別自管理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后(2018年7月-2019年6月)一年收集消毒供應室相關支出以及收入數據信息,本次研究將消毒供應室的13名護理專業人員納入研究對象。其中年齡跨度20~51歲,平均年齡(34.84±1)歲;工作時長1~31年,平均(13.46±1)年;職稱:助理護士3名,護士4名,護師4名,主管1名,副主任護師3名;學歷:中專4名,大專5名及本科4名。消毒供應室13名有護理專業人員均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配合參與。
成本干預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消毒供應室是負責醫院所有可復用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及滅菌等工作,集中處理各科室使用后的可復用物品,避免各個科室自行處理物品的消毒工作,從而減少可復用物品在臨床科室之間的周轉時間,即可降低工作量,減少成本消耗,又可避免器械在處理過程中出現污染情況,影響到消毒滅菌質量。調整各類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裝及滅菌等措施,確保滅菌處理后能夠進行有效的保存,盡可能提升其消毒滅菌后的存放時間及無菌效果,避免反復消毒、滅菌增加處理成本。對各類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流程進行調整,定期定量對各類器械進行維護和保養,明確記錄各類器械的清洗時間、清洗方法以及清洗流程,避免清洗不到位或者反復清洗影響到器械消毒滅菌質量。對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明確的崗位認定,確定各類工作的責任人,物品處理效果評價,提升工作效率。加強與各科室之間的溝通,全面掌握各科室的工作情況以及消毒器械使用需求,合理進行物品領取和使用,避免出現浪費情況。
對比干預前后消毒供應室成本支出情況,總體收入、支出情況以及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對管理工作的滿意情況:①分別統計干預前后消毒供應室的電費、水費、消耗醫材、勞務成本以及總支出,分組計算平均值后對比;②分別統計干預前后總支出、總收入以及收支結余率后進行組間對比;③邀請50名其他科室工作人員對消毒供應室工作進行滿意度評價,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30×100%。
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用率(%)和()描述,行x2和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消毒供應室的電費、水費、消耗醫材以及總支出與干預前相比均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勞務成本干預前后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干預前后消毒供應室成本支出情況()

表1 比較干預前后消毒供應室成本支出情況()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與干預前相比#P>0.05。
時間 電費 水費 勞務成本 消耗醫材 總支出干預前 2266.84±25.87 1850.26±2.35 26639.47±2.03 121421.58±20.46 154311.43±20.61干預后 1077.45±35.79* 959.81±22.63* 26651.25±2.14# 89484.79±24.61* 127422.56±22.74*
干預后消毒供應室的總收入與干預前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消毒供應室總支出與干預前相比明顯較少,收支結余率與干預前相比較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前50名其他科室工作人員對消毒供應室工作非常滿意的32例,基本滿意的16例,不滿意的2例,總滿意例數為48例,總滿意率為96.00%,干預后50名其他科室工作人員對消毒供應室工作非常滿意的20例,基本滿意的20例,不滿意的10例,總滿意例數為40例,總滿意率為80.00%,干預后其他科室對消毒供應室工作的滿意度與干預前相比較高,經計算x2=6.061,P=0.014。

表2 比較干預前后消毒供應室收入以及支出情況
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對整個醫院各個科室的可復用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洗、消毒及滅菌處理,確保各科室器械無菌的有效性,是保障醫院感染控制質量的關鍵,同樣也是醫院經濟投入以及消耗較高的科室[2-3]。成本干預是管理中較為常用的一種管理干預方式,其在實際管理干預中的應用需要提前根據實際情況對成本管理目標進行制定[4]。確保成本控制的范圍,在目標引導下對各項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完善各項工作管理措施,降低工作中成本的投入,達到增收節支的管理要求,在確保醫院消毒工作管理質量保證的基礎上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5]。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成本控制中成本干預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消毒供應室成本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