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怡,宋 濤,何麗燕,張雅惠,杜彩云
(廣州市胸科醫院,廣東 廣州 510095)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病情長且化療方案復雜。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對于確保患者規律性的化療是結核病治療的關鍵,其中治療效果和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息息相關[1]。為了解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對門診肺結核患者肌注鏈霉素堅持使用率的影響,現將我院門診用不同模式干預的94例需肌注鏈霉素治療的肺結核患者臨床資料作分析,旨在探討上述教育模式的效果。
選擇我院門診2018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需肌注鏈霉素治療的94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7)。對照組男29例,女18例;年齡23~68歲,平均(42.2±5.3)歲。觀察組男30例,女17例;年齡20~74歲,平均(40.1±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指導模式:在患者確診后由管號護士采用口頭教育及發放肺結核病相關宣傳手冊的方式為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及健康宣教。觀察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患者初診階段:清晰詳細登記患者的基本資料及其家屬的聯系方式,叮囑患者若更改電話號碼要及時聯系我們。正確指導患者配合醫囑作相關的輔助檢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時性[2],有效提高患者確診的時機。(2)患者確診后的治療初始階段: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作針對性健康知識宣教,讓其掌握肺結核的發病機理,詳細講解治療方案(肌注鏈霉素主要用于結核病患者前2個月的強化治療),讓患者正確掌握肌注鏈霉素對自身病情的有效性,促使患者對自身病情和治療有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3)治療后續階段:這階段的患者通常癥狀有所改善用藥依從性開始松懈,患者因注射時間較長,肌注局部皮膚易產生硬結、疼痛導致患者出現間歇用藥乃至停藥,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管號護士聯合主診醫生在這階段要加強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病情變化,必要時請其家屬加強監督,建立坦誠、有好、信賴的醫患、護患關系,讓患者充分理解規律治療的重要性[3-4]。
記錄堅持全療程肌注鏈霉素的患者,用自制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量表調查內容為結核病健康知識宣教針對性、用藥知識宣教全面性以及心理健康指導合理性等,總分100分,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觀察組全療程堅持肌注鏈霉素使用率95.7%(45/47)高于對照組76.6%(36/47),x2=7.231,P=0.0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護理滿意率比較[n(%)]
鏈霉素是治療結核病的一線藥物,根據<<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中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方案要求,肌注鏈霉素主要用于結核病患者前2個月的強化治療。患者因注射的時間較長,局部易產生硬結、疼痛導致藥物吸收不良或多數患者經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癥狀有所改善,其用藥依從性開始降低,甚至部分患者不再堅持用藥,導致其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復發或者持續加重[5]。
護理干預對患者堅持用藥和遵醫行為的維持有著積極作用,趙繼清[6]指出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相結合能提高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次實施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顯著,患者的全療程堅持肌注鏈霉素使用率為95.7%,患者對健康教育工作的滿意率是97.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6.6%和72.3%。
本研究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給患者提供全程、系統的健康教育指導,實施分階段的健康宣教、安全用藥指導和心理衛生促進等內容。利用患者肌注鏈霉素的時間抓住關鍵多次反復宣教,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預后及預防的全過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其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