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鋒
(太原重工技術中心起重所, 山西 太原 030024)
起重機平衡架支撐是連接起重機運行車輪和起重機主梁的重要結構,平衡架支撐及主梁頭部結構的合理性對板材的受力有很大的影響,現結合現場案例對主梁頭部和平衡架支撐進行有限元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案。
2018年6月某鋼廠用戶反饋,太原重工技術中心起重所為其生產制造的200/50t-25m鑄造起重機主梁頭部平衡架支承處的蓋板出現裂紋,見圖1、圖2。

圖1 出現裂紋處主梁頭部現場照片

圖2 出現裂紋處主梁頭部近距離照片
接到用戶反饋后,經查圖紙,該起重機采用的是四梁四軌鉸接端梁結構,單側車輪數量為10個。圖3為起重機左視圖,其中云線圈住的部位為出現裂紋處。
因為此處受力情況復雜,無法采用手工計算的方式,因此采用有限元進行受力分析。本案例采用Solidworks進行三維建模,然后用Ansys Workbench進行有限元分析。
1)利用Solidworks建立初始模型,見圖4—圖5。
2)將模型導入Ansys Workbench中并劃分網格,見圖6。

圖3 起重機圖紙-左視圖

圖4 主梁三維模型等軸側視圖

圖5 主梁三維模型左視圖

圖6 主梁頭部有限元劃分網格
3)設置加載條件。按簡支梁一段固定、另一端滑動施加約束;按小車滿載并處于最不利位置時的狀況施加載荷;受力件材質為Q345B。計算結果見下頁圖7。有限元分析的最大應力為249.46 MPa。通過圖7可以看出,最大受力帶與實際開裂裂紋形狀一致。
在第1和第2立板、第3和第4立板之間增加200 mm高的連接筋板,結構見下頁圖8。
加載條件同第3節中的3),重新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圖9。有限元分析的最大應力為216.6 MPa。

圖7 主梁頭部有限元分析應力(MPa)結果

圖8 第一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三維模型
在第1和第2立板、第3和第4立板之間增加400 mm高的連接筋板,結構圖10。

圖9 第一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有限元分析應力結果

圖10 第二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三維模型
加載條件同第3節中的3),重新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圖11。有限元分析的最大應力為201.2 MPa。
將平衡架支撐沿主梁方向的筋板長度加長,具體結構見圖12。
加載條件同第3節中的3),重新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圖13。有限元分析的最大應力為163.89 MPa。通過圖13可以看出,此時平衡架支撐和主梁頭部的受力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圖11 第二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有限元分析應力結果

圖12 第三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三維模型

圖13 第三種改進方案主梁頭部有限元分析應力結果

表1 有限元分析結果匯總
根據分析結果,最終確定了如下的加固方案:將主梁頭部下蓋板開裂處刨開補焊;將平衡架支撐薄板加長。
從2018年6月應用至今,該結構運行良好,未再次出現裂紋。
在以后的設計工作中,遇到類似的結構建議將平衡架支撐薄板加長,可使平衡架支撐及主梁頭部的受力狀況得到極大的改善。如果空間足夠,可在立板之間增加連接筋板,使剛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了受力情況,使結構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