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結構的穩定性和整體項目的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影響。但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具有眾多的施工環節,影響因素也相對較多。例如澆筑工藝、原材料質量、混凝土配合比振搗效果以及養護質量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混凝土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從而無法保證整個工程的穩定性和質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階段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接著分析了具體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及其應用,希望能給有關施工企業和人員可供參考之處。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1、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極為重要的材料,并且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以及施工技術的提高,混凝土澆筑技術也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同時對于建筑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充分明確工程各階段的具體要求,同時結合工程自身情況來確定最適宜的施工方案,從而最為合理的進行資源配置,為后續的施工奠定有利條件。因此在施工中,相關技術工作人員要做好準備工作,以及攪拌、澆筑、搗實以及護養等方面工作,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有所保障。
2、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現狀
當前階段,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主體結構以及相關施工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現階段的建筑規模呈現不斷擴大趨勢,使得混凝土澆筑施工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實際工程中,由于涉及到眾多的原材料,包括鋼筋以及混凝土等,并且混凝土具有較大的密實度,因此施工作業量有所增加,并且施工任務較為艱巨和繁重,使得混凝土澆筑技術難以得到應有的效果。為了使得混凝土澆筑工程效率和質量有所保證,必須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把控,為整體建設質量奠定基礎。
3、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3.1合理配比混凝土
為了進一步促進混凝土澆筑技術的發展,使其在建筑工程中能夠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對此就要相關技術人員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的混凝土配比,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對水化熱情況進行優化,從根源上加以解決,從而防止出現裂縫問題。在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過程中,要選擇具有較低水化熱程度的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同時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等添加劑,保證有效降低水化熱。
3.2澆筑施工技術
在進行實際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前,要合理的選擇混凝土配合比,把控好凝固時間再進行混凝土的運輸,要注意在這過程中不能再進行加水。當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后,要在澆筑前合理的處理施工混凝土,在振搗工序過程中,嚴格遵循澆筑順序,插入過程要速度較快,而拔出時可以適當放慢速度,這樣能使混凝土具有較高的密實度,從而滿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凝固前,要確保所有養護措施已經做好,從而有效防止其表面裂縫的出現。在整個澆筑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中斷,如果實在不能連續的進行澆筑施工,要第一時間采取合理的緊急措施,從而使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有所保障。
3.3混凝土溫度控制
在實際工程中,怎樣避免混凝土的裂縫問題一直是整個工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提升,內外溫差較大,從而增加了混凝土中的應力,進而造成了裂縫問題的發生。因此若想合理地控制裂縫問題,就必須要控制好溫度問題,使其處于可控范圍內。在實際工程過程中,當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要注意進行溫度的測量,掌握大氣溫度、混凝土表面溫度、中心溫度之間的差距。可以采取覆蓋和低溫水的方法,提高散熱速度以及澆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保證其溫度不高于18℃,在該溫度范圍內可使混凝土變形情況得以控制,進而避免裂縫溫蒂出現,保證工程的質量,有效節省成本,保證施工效益。
3.4提升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3.4.1 進行位置澆筑
鋼筋對于整個建筑起到主體性的支撐作用,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是工作過程中要密切的關注鋼筋具體位置,保證其正確性。如果發現鋼筋位置錯誤或者發生了一定偏差,要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來加以更正,使建筑物的穩固性有所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物的主梁位置處,一般鋼筋分布較為密集,因此在這部分進行混凝土澆筑時一定要確保嚴格和細致,不能盲目進行澆筑混凝土,要保證施工質量能夠達到我國標準和要求,實現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3.4.2合理控制泵車
在設置泵導管過程中,要保證開始時水平處能夠高出15m,在注入點處放置導入管。在其他部分中通常來說錐形管和橡膠軟管不適宜,如果有轉彎問題發生,要確保接頭處連接緊密。如果導管發生傾斜問題,要注意防止導管中進入空氣,從而造成混凝土中有空氣注入。同時要注意泵同鋼筋時不能有接觸,運輸過程中要在料斗中留一部分混凝土,控制好初始泵速,實施觀察泵壓力,對其進行控制,保證處于18MPa左右。
4、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
4.1混凝土澆筑的前期準備
首先,應當對混凝土原材料的種類、配合比以及材料的質量水平進行充分的核查。建筑材料自身質量的水平將直接關系著混凝土材料混合以后的強度形成水平。其次,對于混凝土材料混合過程中的拌制過程應當進行充分的管控。在有了相關技術要求都符合的建筑材料之后,如何進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選用,對后期混凝土強度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在進行混凝土拌制的過程之中,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比,另一方面還應當對現場拌和人員的拌制工作進行質量控制,保證外加劑的合理添加和合理選用,并應當對拌和過程中的均勻性進行必要的控制,從而保證混凝土材料的一次拌和制備,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現象。最后,還應當對混凝土材料的運輸過程進行充分的管理。當前,混凝土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澆筑時,由于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高度偏高,一般都選用泵送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因此,在正式開始泵送混凝土工作之前,應當充分保障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流動性,所以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當保持充分的攪拌以保證其流動不初凝。
4.2基礎澆灌
當前階段,建筑工程多種多樣,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需求來將澆筑技術進行合理分類,通常來說主要有大體積、階梯式和條形三種主要呈現形式。一次性按照臺階分布來完成澆灌,階梯式的澆灌技術能夠防止縫隙的出現。對于大面積澆灌來說,通常采取分層分段的技術來澆灌,要注意保持澆筑的連續性,不能出現離析現象。在混凝土發生凝固時膨脹和收縮現象都是十分常見的,要注意通過對其采取合理措施。而對于構件施工來說,通常具有較長的水平距離,因此在進行澆筑時要注意在模板兩側進行標記。如果一次性澆筑不能完成,可以在基礎后澆帶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當對尺寸的數據有了明確了解后,要嚴格控制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膨脹問題以及收縮問題,從而防止對后續的施工問題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條形施工通常也具有較大的水平距離,因此要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兩側的模板在澆筑前進行相應的標注,使得分層分段方式能夠有效使用,保證各段之間的密實度,通常為2米到3米左右,從而有效保證整個建筑工程中各環節的施工質量。
4.3剪力墻澆灌
一般來說,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通過長條形流水線來進行剪力墻的澆灌。將一層厚度為5cm,并且較為均勻的混凝土層澆筑在墻體與地面交接處,作為墻體澆灌基礎,同時確定好施工空隙和門洞情況。在建筑中要保持連續,不能中斷,同時要保持接口處振搗力度足夠,使混凝土振搗密實度有所保障。
4.4梁板澆筑
板梁不同,其澆筑方式也不同。通常采用趕漿法來分層灌注肋形樓板,當澆灌到達樓板時再澆筑樓板。振搗完成后采用尺刮法來處理表面。除此之外,要在墻體和柱子澆灌完成后的60到90分鐘之后再進行梁體和板體的澆筑,保證澆筑質量。
4.5混凝土澆筑養護
要想更好的實現工程施工質量,要加強混凝土的澆筑養護工作,通常來說,當套PVC管、測量放線、入場檢查、澆筑、振搗環節完成后,就可以開展工程的養護工作。在具體的養護過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結構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澆筑工程完成后,要在十二小時內完成混凝土的灑水養護,注意把握時間,確保養護工作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并且也要注意養護工作的連續性,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的對混凝土結構進行保護。
4.6規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裂縫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之中,混凝土裂縫的出現雖然是較為常見的問題,但是只要科學的運用混凝土裂縫處理的相關技術,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裂縫問題進行合理的處置,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裂縫的出現。基于此種情況,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的關注和運用,對于合理處置混凝土結構中的裂縫問題有著積極意義。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充分重視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收縮變形,主要處置措施為合理控制水泥規格,從而合理進行水泥水化熱的選取。其次,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溫度,在施工過程中保證施工溫度的適宜和適當溫差,從而減少溫度應力的產生。此外,要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管控,材料在實際施工過程之中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作用,對于節約建筑成本和避免混凝土裂縫出現具有重要的影響。最后,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之中做好充分的施工監管工作,從而從施工過程對混凝土裂縫實現規避。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管控,是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的有效措施。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建筑施工技術也隨之突飛猛進,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但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對此要不斷加強對于施工技術的研究,從而保障我國建筑施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姚盛.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研究[J].門窗,2017(5):45-46
[2]鄧福喜.水利水電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點淺析[J].科技資訊,2016(22):78-79
[3]黃福洲.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7):22-23
作者簡介:
張勇(1977.11-),男,湖南人,大專,主要從事建筑工程專業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