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琳 許志偉
【摘要】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橋梁工程數量也逐漸增多,人們對其建筑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負責道路橋梁建設的企業應不斷強化管理并合理地選擇施工技術,重點關注路基面沉降問題,對沉降段施工過程進行規范與優化。沉降路段路基面施工過程中應保證施工技術操作的合理性,選擇專業水平高的施工人員進行操作,并強化現場施工管理,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提升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質量,為城市居民創建良好的出行環境。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1、道路橋梁工程沉降區域路基路面出現沉降的原因
1.1 道路橋梁工程設計方案存在缺陷
設計方案是道橋工程的靈魂,道橋工程與建筑工程相似,對設計方案非常的依賴,如果設計方案存在問題,就很容易會造成沉降現象,嚴重的影響道橋工程的品質。路橋搭板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消除沉降問題帶來的困擾,減少路面與橋面之間出現的沉降差異,提升路面的整體平整性,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搭板非常容易出現斷裂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會造成路面的顛簸,產生橋頭跳車的現象,給高速行駛的車輛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搭板的設計工作存在問題,設計人員在對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對搭板的荷載進行詳細的計算,車輛帶給搭板的荷載大于搭板自身的承受力,造成了搭板的斷裂,這種情況的出現會對交通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
1.2 軟土地基的處理方式欠妥
在國內橋梁工程項目建設中,軟土地基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地基類型,變化性強、穩定性差、透水性低是該類地基的主要特點。基于此,設計時要進行充分地分析評價,選擇最為適宜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一旦有錯,會直接影響后期橋梁工程的穩定性,還會導致過往車輛出現橋頭跳車情況,嚴重者會出現路基坍塌事故,造成無法估量、不可挽回的損失。可是,國內部分企業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時,即便使用了不當的處理方式,也沒有認識到,還依舊在沿用。另一方面,在路橋沉降段施工時,由于鉆孔的數量不夠,鉆孔的位置不準確,鉆井深度不符合施工標準,技術人員的考察工作受到影響,無法準確判斷出軟土地基的深度、范圍及性能,使路橋設計的準確性受影響。
1.3 物理變形
臺背地基和路堤的變形是當下道路橋梁物理變形的主要表現形式。臺背地基變形的主要區域集中在道路橋梁的溝壑路段,這一路段中的地基強度較小,土壤的含水量較高,地基的硬度較弱,因此也不能完全支撐道路橋梁的其他結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后期的物理變形埋下了風險和隱患。而路堤的變形主要集中在施工現場,以壓實臺背土方為主。如果施工主體的相關操作沒有達到規范的施工標準,也會增大后期路基沉降的幾率。
1.4 壓實度相對較差
在進行道路橋梁施工時,應將相關標準作為引導,以此來對臺背填土進行處理。臺背填土壓實度會因管理問題受到一些影響,比如施工材料、操作順序等,當操作順序不符合標準時,會導致臺背填土壓實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最終導致道橋沉降段產生不均勻沉降問題。此外,若道橋路基面超荷載現象持續時間比較長也會導致沉降問題,在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后會導致土基出現塑性變形,道橋間會出現差異沉降情況,無法保證路面的平整度。
2、道路橋梁工程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術要點
2.1 挑選優質的路基填料
不同的填料有著不同的材料特性,選擇合適的填料對于公路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填料選擇前,應當對每樣備選材料做好相應的土力學試驗,同時兼備透水性能佳的材料作為首選。注意,在進行材料的選擇前,要以歷史工程的材料作為參考,同時結合材料的特性,土質的特點綜合進行考慮。主要選擇透水性能好的砂石,以便能充分的減少雨水對橋面的損害。不能選取透水性能較差,含水性較高的材料。因為水分會侵入橋面的縫隙,加快橋面的老化,同時使橋面的抗壓能力降低,故不予選擇。
2.2 優化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性能提升
在道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各種施工參數必須要嚴格的遵守建設部門提出的各種政策規定,對道橋工程的沉降幅度進行嚴格的限定,保證道橋工程的沉降程度保持在十公分之內,同時,橋梁與道路的路面沉降差異不能大于五公分。在道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根據當前的實際施工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要保證施工方案的落實程度,尤其是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路基的壓實度,要做好排水的工作,合理的設定排水溝的位置,減少雨水對道橋工程路基產生的沖刷。在當前的道橋工程中,路面的材質通常都是瀝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的過程中,要控制攤鋪的速度,不能過于急躁,保證攤鋪工作可以勻速進行,保證道橋工程路面的平整性,同時要控制路面裂縫的發生。在每一項工序施工完成以后,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都要進行詳細的檢查,保證施工位置的各種性能參數都可以達到實際的施工要求,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在壓實作業完成以后,要重點的對其含水量以及壓實程度進行檢測,保證這些施工內容可以滿足道橋工程的設計要求,提升道橋工程整體的承載力,打造合格的道橋工程。
2.3 有搭板的路基結構設計
(1)搭板的長度設計。搭板長度設計時要考慮4個條件:①經沉降后路橋搭板的縱坡變化值不能高于最大容許值。②搭板的長度要長于臺后損壞棱體的長度。③搭板的長度要跨越填土之前預留缺口的上口長度。④保證有效的搭板受力長度。在上述4個條件中,設計者要高度重視第①和第③個條件,并嚴格執行落實。另外,由于隨著板長的增加,搭板的受力性會隨之增強,因此設計的搭板長度最短不應低于5m,大型路橋可以將長度設定在8~12m,中小型路橋可設置在6~8m。? ? ? (2)搭板的厚度設計。分析路橋橋梁搭板的向應力可知,搭板的厚度呈反比關系與位移,但兩方向板底最大彎拉應力有增強。對此,在設計搭板厚度時,可以通過位移來計算。目前小型路橋橋梁搭板普遍設計的厚度為20~35cm,大型路橋搭板厚度普遍設計為30~40cm。設計時要格外注意,要使搭板的長度與厚度保持協調。
結語:
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是重點工程項目,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所以在進行整體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強化沉降段管理,確保施工人員合理應用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技術。對道路橋梁工程產生沉降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處理措施,強化現場監管工作,確保地基處理及沉降段設計的合理性,保證臺背填筑施工質量,同時強化道橋搭板設計的合理性,從而避免道路橋梁工程沉降問題,確保整體工程建設質量,促進城市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銘文.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珠江水運,2018(15):102-103.
[2]劉江山.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