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瑟
所謂“寶藏女孩”,就是初看平淡無奇,但是和她相處久了,會發現她身上有許多的閃光點,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寶藏,讓人挖掘不盡。
清末有一個很傳奇的女人,名叫單士厘。單士厘的老爹只是一名政府教員,老媽已經去世。單士厘古文和詩詞功底很扎實,但沒有才女的頭銜,也沒有盛世美顏。
26歲時,單士厘嫁給了一個二婚男——錢恂。錢恂是晚清的外交家,經常被外派出國,眼界開闊,思想新潮;單士厘從小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教育,還裹著一雙小腳。在清末民初,像這種新派男人和舊式女子的婚姻往往沒啥好下場。可是,錢恂和單士厘的婚姻非常幸福。
首先,單士厘的情商高,而且心地善良。錢恂的老爹錢振常是進士,不僅是進士,還是翁同龢的親姐夫。在這樣的大家庭里,單士厘必然要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一方面她孝敬公婆、勤儉持家;另一方面,她和身為才女的大伯母、小姑子聊天時,偶爾用詩詞唱和。既溫柔賢惠、持家有道,又自然地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單士厘順利地贏得婆家人的尊重和喜愛。
錢恂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比他小33歲。小叔子12歲時,單士厘的公公去世了。從那以后,單士厘和錢恂就把小叔子當成兒子一樣養,細心地教導和照顧,后來還送他去日本留學。小叔子在日本生病時,都是單士厘陪他去醫院。這個小叔子就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錢玄同,他的兒子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其次,單士厘有一顆開放、好奇的心。婚后,錢恂經常出國,夫妻倆兩地分居。每次重聚,單士厘總是很好奇國外的生活,熱情地請丈夫多講講;錢恂也很樂意和妻子分享。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夫妻倆經常在思念中度日,單士厘覺得這樣不行,自己必須走出去。
1898年,錢恂又被派到日本工作。第二年,單士厘就帶著兩個兒子去了日本。婚前很少出門的單士厘,居然敢帶著兒子出國,連錢恂都佩服她的勇氣。到日本后,單士厘學習日語,了解當地的文化,還經常出門賞景。裹著小腳的她,居然還和丈夫一起爬山。
最有意思的是,單士厘還交了幾個日本閨密,其中一位是日本著名的女教育家下田歌子。單士厘不僅幫下田歌子把她的《家政學》翻譯成中文,后來,還把自己的兒媳送到下田歌子主持的實踐女校學習進修,兩人的友誼延續多年。
離開日本后,錢恂又出使俄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等國,單士厘沒有懼怕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開開心心地跟著去了。她每天活力四射,充分享受著自己的生活。無論在外國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她都會寫篇文章,比如第一次看見電車, 第一次參觀俄國的博物館,第一次吃到美味的冰激凌,第一次喝到啤酒……簡直就是一個旅游博主。這些文章后來結集出書,成為最早的一部中國女子出國游記——《癸卯旅行記》。
單士厘從國外學習到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她自己雖然接受的是傳統教育,但是對兩個兒子很尊重和包容。她希望讓孩子們更加自由,保持純然的天性,而不是關在屋子里每天背書。在她的教育下,兩個兒子都學有所成。1927年,錢恂因為心臟衰竭病逝。臨死前,他并沒有留下什么遺言,只是拉住單士厘的手,不舍地一聲聲呼喚:“太太,太……”當年娶她的時候,他并不知道她的好,沒想到,他娶回來了一個寶,值得他珍藏在心底,一生一世。(摘自《婚姻與家庭》2019年第9期?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