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飄香,濃情端午。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6月25日上午,吉林省圖書館舉辦了“‘粽’情書海”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讓讀者深切了解和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魅力。活動共分八大板塊:相親相“艾”、濃墨“粽”彩、錦繡“粽”華、“粽”情歡笑、古韻“粽”香、“粽”意未來、“粽”古閱今、書海泛舟,諸多端午民俗體驗活動讓讀者們樂在其中。
活動現場的每一個版塊,都有端午節的元素。系五彩線、DIY香囊、畫彩蛋、講故事、沾艾水、體驗雕版印刷、答題抽獎、與龍舟合影……都讓讀者感受到了濃郁的端午元素的魅力。活動現場,端午節特色展板,讓大家先了解端午節的知識,再動手參與具體的環節,一靜一動中,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將深深印刻在大家的頭腦中。
古人用艾草浸水后洗臉或沐浴,寓意著未來的一年無災無病,而艾草也確有一定的藥用效果。省圖借助這樣的習俗,來表達心愿,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都能在健康歡愉的氛圍中生活和學習。系五彩線與佩戴香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寄寓著人們美好的心愿。活動現場,大家親手制作的五彩線與香囊會顯得更有意義。
最惹人注目的,還屬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彩蛋。憤怒的小鳥、可愛的哆啦A夢、軟萌的海綿寶寶,每一個彩蛋都讓人愛不釋手。據透露,這是省圖的思光哥哥在家里抽空蛋液,畫完之后烤出來的藝術品。孩子們見到變身后的雞蛋竟然如此巧妙,也爭先恐后的畫起了雞蛋。但在展示藝術天分之前,先是由省圖的丹丹姐姐講述了關于端午節的故事,這是畫好彩蛋的前提。一位小學生拿著親手制作的香囊和彩蛋忍不住內心的興奮,她說:“這些活動太有意思了,我不僅學習了端午節的知識,還上了一堂手工課。一次體驗這么多的端午習俗,還是頭一回。”
雕版印刷體驗區,大家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古人對于文化和文字的熱愛。文字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流傳至今,讓我們感受著文化的魅力。答題抽獎的現場也吸引了眾多讀者參與,知識的傳遞性與趣味性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反饋。


“粽”意未來的留言板上,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愿望,“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希望今年我能考出好的成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愿我能有一份工作”“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一份份真摯的祝福,看到了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對生活的期許。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在濃郁的節日氛圍中,省圖多項互動活動圓滿結束。在今后的工作中,吉林省圖書館將繼續以傳統佳節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讓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