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韜(南通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

氣溫節節攀升,一系列防暑降溫的“妙招”又有用武之地了。殊不知,有些“妙招”其實是很傷身的。以下是人們容易當成防暑妙招的“六件傻事”。
傻事一: 赤膊真涼快
炎炎夏日,不少男性都喜歡赤膊上陣,認為打赤膊會更涼快,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知道,體表熱量的散發主要是通過人體皮膚的熱輻射、汗液蒸發、空氣對流和熱傳導來實現的。當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皮膚的熱輻射、熱傳導功能可得到有效發揮,而酷暑時節,外界氣溫往往接近甚至高于人體皮膚溫度,此時皮膚不僅不能散熱,反而會吸收環境中的熱量,讓人感到更熱。所以,為了文明和涼爽,千萬不要打赤膊。傻事二: 空調是個寶
有些老人一到夏季,十分怕熱,恨不得每時每刻都宅在空調房,很多家庭整晚開空調。每年,因為吹空調不當而誘發面癱、肩周炎、頭痛、感冒、肺炎、中風的老人大有人在。這里送您一首“詩”——風扇空調是個寶,切莫直吹來睡覺;空調溫度要控好,過分貪涼易感冒;內外溫差不宜大,節能減排又健康;經常通風勤打掃,擇機出門最提倡。傻事三: 暴汗益處多
夏季炎熱,汗出頻繁,很多人認為出汗可以減肥,還可散熱。從醫學上來說,夏天出汗可以維持體溫的恒定,同時排出體內部分代謝廢物。出汗雖然有好處,但暴汗并不好。中醫有“汗血同源”之說,過度出汗易耗傷體內的津血,嚴重者可致氣血兩傷,因此,夏季微汗才有利于調暢氣血,切不可暴汗,出汗后記得補充適當的鹽水或糖水。傻事四:敗火多吃苦
夏天炎熱易上火,大家都知道要多吃“苦”。中醫學也認為,苦味食物性寒涼,有清火的功效,但“吃苦”也要因人而異,如脾胃虛寒者(腹部冷痛、大便稀溏)應少食。此外,食苦不宜空腹或過量,以免苦寒伐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傻事五: 晨練要趁早
夏季早晚氣溫相對較低,不少老年人趁著這個時候來到公園晨練,但這段時間其實并不適合鍛煉。因為在日出之前,綠色植物由于缺乏光合作用,非但沒有多少新鮮的氧氣,反而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身體健康。此外,清晨也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期,建議將鍛煉時間改為涼爽的傍晚。傻事六: 養生一把抓
夏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不少人非常注重養生保健?!按合酿B陽,秋冬養陰”“冬吃蘿卜夏吃姜”……這類養生諺語數不勝數,但這些并非適合每一個人。無論是夏季養生,還是其他時節養生保健,都要根據個人的體質有針對性地進行,不要盲目跟風,如果自己拿不準,一定要先咨詢專業的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