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和第二屆監事會監事。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代表302人出席會議。
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偉平在會議致辭中指出,我國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必須建設并依靠水庫大壩等基礎設施,合理調蓄、有效開發利用水資源,防治水患。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水利水電事業,新中國成立70年來,遍布全國的各類水庫在抗御洪旱災害、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清潔能源、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現場
他強調,中國大壩工程學會作為水庫大壩領域的高端智庫和對外窗口,要努力發揮學會社團功能和專業學術功能,為水利水電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提高水庫大壩的安全性和綜合效益,不斷推動再造有壩河流的良好生態,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推動科技進步。開展高質量學術交流,推廣先進技術,舉薦優秀科技成果,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不斷引領世界壩工技術的發展;三是強化服務支撐。為水利決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撐,為學會會員和廣大水利水電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技術交流平臺,為社會積極做好科普宣傳;四是加強國際交流。講好中國治水故事,宣傳我國水庫大壩建設成就,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水利水電領域的影響力;五是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激發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推進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組織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學會掛靠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汪小剛在會上宣讀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來的賀信。賀信中表示,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是中國科協所屬210個全國學會的優秀代表。長期以來,學會在歷屆理事會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并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當前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科技治理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希望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在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科技社團發展道路,堅持以創新發展和開放合作的理念搶抓機遇、應對挑戰,以建設世界一流學會為目標,打造世界一流學術品牌和學術期刊,加強高端智庫建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學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等85家全國學會也向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發來賀信。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秘書長、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總工程師溫續余對此賀信進行了宣讀。兄弟學會表示,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緊密團結和帶領廣大壩工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宣傳、推廣中國大壩建設成就,打造國內外交流合作平臺,不斷促進大壩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大壩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為中國壩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提升和安全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做出了積極有效的貢獻。祝愿學會以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為契機,繼續發揮優勢、開拓創新、凝心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