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自三
對于奶奶生活的農村,她耳濡目染;對于城市生活的喧囂與焦灼,她又刻骨銘心。于是,生活所迫也好,“桃花源”般的詩與夢的追求也罷,她把目光與場景,包括品牌影像及產品形態,都定位于鄉村。借助策劃團隊,她把四川傳統美食和生活習俗拍成短視頻,通過微博、推特、微信等熱門平臺進行廣泛傳播。
與此同時,她的美食產品也受到追捧。
李子柒在線上的成功,其實就是場景營銷的成功。
場景營銷,營造的是一種憧憬、一種夢想、一種當下或未來擁有產品后的美好生活想象空間,是通過場景的可視化、專業化的表現手法,引起買方共鳴,進而促成購買的一種營銷方式。
移動互聯時代,創造場景的途徑或方式就多了,這種場景“描繪”由原來的“語言描述”(口頭介紹、產品演示、廣告、明星代言),更多的變成了“實景展示”,并體現了場景營銷的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鏈接,讓顧客可以隨時隨地地觀看,很多時候還會代入視頻中的人物,在互聯網大潮及“磁場”的共同吸引之下,購買行為就產生了。
場景營銷作為一種營銷的方式,要想真正有效果,并最終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貨幣,需要遵循一些原則、立場及注意事項。
場景化營銷,不是單純地買貨賣貨,其背后的商業邏輯,一定是將線下傳統營銷4P通過移動互聯網搬到線上。因此,作為平臺或賣家,一定要重視品牌的作用,或重塑線上品牌。但塑造品牌并不是起一個名字、注冊一個商標就完事了,而是要根據所處場景,給品牌定位,在顧客心智里插入一個獨特空間,讓顧客一有這方面的產品需求,馬上就能聯想起一個場景及品牌來。
李子柒在線上的成功,其實就是場景及品牌定位的成功。通過精準定位場景—鄉村,由此引發聯想—自然美景、傳統美食、風俗習慣、人情文化等,進而讓看到視頻的顧客產生共鳴—在生活壓力加大的情形下,誰不羨慕這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呢?為了哪怕是“虛”而并不是身臨其境的體驗,他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李子柒的品牌產品。

體驗,是場景營銷的核心要素,如果你的場景不具備可驗證性,也就注定這種場景化營銷必將失敗。無論你是通過文字“描摹”,還是通過視頻實景展示,也許這些表現形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甚至有專業設計或者刻意修飾的痕跡,但卻都要有可追溯性,如此便具有了更多的真實感,這是永續經營的前提。雖然有人質疑李子柒的短視頻,是專業化、商業化運作的結果,甚至有人質疑是心靈“雞湯”,是“遁世”和“逃離現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短視頻都算是實景拍攝,這也是其能夠引起媒體和消費者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因此,場景化營銷如同美人,可以通過適當的“妝飾”來錦上添花,但一定要具備可“親眼目睹”的屬性。因為,一旦顧客發現一切都是人為場景甚至是“假景”時,信譽的坍塌只是遲早的事情。
要想依托互聯網做強做大平臺,就一定要講究商業信譽,線上線下如一,價格價值匹配。作為平臺運作方,不能抱著“賺一把就跑”的投機心態,要立足平臺,誠信經營。低品質高價格,或者低品質低價格,都不能長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制定合適的價格,尤其是保持較高的性價比,在時下會獲得顧客的特別歡迎,也會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為長遠發展營造人氣氛圍。
線上離不開線下,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又都離不開市場供應鏈。在一次論壇上,某著名紅棗企業的總經理表示,他們構建了“中華棗園”及紅棗文化節,建立了大量的線下品牌專賣店,在“雙11”大力度促銷后,產品銷售呈現“井噴”狀態。但問題出來了,訂單太多,產品無法及時配送到位,怎么辦?企業不得不與某中專學校合作,召集了一大批學生,并快速實施崗位培訓,將他們分派到一些區域和市場,與物流、快遞公司一起擔起配送員的角色。因此,場景營銷的背后,要有強有力的市場供應鏈—要選擇有品質保障的合作方或貼牌方,要聯手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商,要有注重效率與考核的內部管理流程等。
盒馬的新零售模式之所以成功,跟它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有關。盒馬的供應鏈、銷售、物流履約鏈路是完全數字化的。從商品到店、上架、揀貨、打包、配送等,人員都是通過智能設備去識別和作業,簡易高效,而且出錯率極低。整個系統分為前臺和后臺,用戶下單10分鐘之內分揀打包,20分鐘實現3公里以內的配送,實現店倉分離。

鏈接,是場景營銷線上傳播或售賣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鏈接設計要有原則和底線。有些線上品牌運作方為了蹭熱度,擴大曝光度、點擊率,或者為了增加流量,不惜運用一些含糊其詞、無厘頭、稀奇古怪甚至“雷人”的標題。這些標題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夸大其詞。顧客點開后,發現事實情況并不是如此,反感情緒自然產生。
其實,鏈接標題只要符合以下要求就可以了:1.突出主題,你賣的是什么產品,或解決顧客什么問題,要一目了然,30秒之內吸引住顧客。2.高度概括,根據人的記憶規律,標題以7—15字為宜,同時要簡潔明快,易于理解,不可故弄玄虛。3.標題內容要與顧客及其需求聯系起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并促使他們點開閱讀或觀看。4.可以根據目標顧客群體的喜好,在標題設計的字體、字號等方面,采取視覺化和藝術化結合,以帶給人美感。5.符合網絡文化,互聯網具有自己的文明特性及符號,因此,鏈接標題撰寫除了要符合國家法律外,還要遵循網絡文化和顧客心理特征,這些網絡語言會給人帶來親切感甚至社群歸屬感。
互聯網在帶來海量信息的同時,也摻雜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而這些垃圾信息,也跟隨著鏈接瘋狂傳播,甚至到了泛濫的地步。移動互聯下的場景營銷鏈接,要選擇好的傳播和推廣平臺,擺脫一些只為賺流量而不顧商業道德的網絡“濫鏈”行為。一些日化、洗護或保健、養生等的產品/服務提供者,為了博取顧客的眼球,不惜鏈接一些色情或違背倫理的垃圾網站或信息,最后的結果呢?平臺不但會被網監部門查封,而且會被顧客厭惡并擯棄。但也有一些賣主采取了另外一種做法,比如,某線上書店除了鏈接書名及高度概括的評論之外,還在鏈接內容里摘取書中精華部分供讀者免費閱讀,文后有購買的鏈接信息或直接付款的二維碼,這便是一種水到渠成的鏈接設計方式。
為了推廣平臺和產品,場景營銷的另一個步驟便是建立社群,通過“互傳”的倍增效應來擴大宣傳的力度,讓更多的目標顧客群體更快地看到或了解產品。于是,賣方就開始大量拉人建群,甚至通過親朋來幫忙。但是,社群建立起來后,把鏈接和產品信息發送到群里,就意味著產品可以開始賣,并且能夠賣出去了嗎?
我們通過大量的調研發現,這只是賣主一廂情愿的行為。營銷是什么?是把合適的產品賣給有需求的合適顧客。不對人群進行市場細分,不考慮品牌、產品與目標顧客需求的匹配性,這樣構建的社群有數量卻沒質量,意義不大,最后有可能成為只有產品信息推送而沒有回應的“僵尸群”,或眼睜睜看著一些人離群,而產品的銷售情況并不好。某社區門口的“O2O”便利店老板,在疫情期間,通過鄰居、朋友等把小區很多業主拉進群里,并及時發布超市果蔬、糧油、傳統糕點、速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團購信息,收獲了很多線上訂單,同時快速配送,借助口碑,社群越建越大,這是社群與顧客產品需求相適應的成功案例。
一些場景營銷的線上或線下門店賣家,也很注重對于顧客群體信息的收集,但遺憾的是,僅僅是收集而已,缺乏專業人員,或缺乏對大數據信息的分析及運用,讓辛辛苦苦得來的顧客信息變成了“死數據”或無大用的數據。平臺要想更好地挖掘和滿足顧客的需求,就必須對收集到的顧客信息充分地“解碼”,研判顧客未來消費趨勢,預防客戶流失,運籌帷幄,決戰未來。
盒馬鮮生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首先,鎖定了服務人群:晚上大部分時間在家的家庭用戶,或是周末帶著孩子去超市轉轉的用戶。其次,盒馬鮮生強推支付寶支付,其他支付方式無效,借助阿里巴巴為盒馬鮮生的消費者提供會員服務,以便消費者從最近的商店查看和購買商品,平臺借此跟蹤消費者購買行為,并運用大數據分析為顧客提出個性化的建議。
場景營銷作為一種營銷戰術,要想更好地連接線上線下,就必須堅定為顧客服務的本心,通過場景的描繪,展示一種新生活、新姿態、新水準,與顧客互聯、互通,并恪守商業規則與“紅線”,進而做強、做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