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老中醫在日常養生中,總會用到一些食療藥膳,其中有一些菜品的“出場”頻率相當高。不過,這些菜可能會使大家有些失望,因為它們并沒有添加人參、蟲草等名貴中藥材,其選用的食材都非常普通。
牛肉會經常出現在醫生的餐桌上。國家級名老中醫宋祚民曾在北京衛視的《養生堂》節目中透露,自己養護血管的秘訣竟是常吃三七燉牛肉。
具體做法:準備土豆500克、牛肉500克、三七30克。烹飪時,先把三七塊敲碎,將牛肉和土豆洗凈切好備用,再把三七、牛肉、土豆放入鍋里燉熟即可。
保健功效:三七、土豆配上牛肉,有補脾、活血益氣、抗衰老、降血壓、保護心臟等功效,經常食用還可預防中風。
蘆筍是很多醫生眼中的“蔬菜之王”。國家級名中醫郁加凡分享說,用橄欖油炒蘆筍,再加點大蒜,一道集多種保健功能于一身的養生菜就成了。平時在坐診時,碰到脾胃不好的病人,郁加凡會建議他們吃點清炒蘆筍。
具體做法:準備蘆筍500克、香菇50克、大蒜20克、蠔油適量。將蘆筍洗凈切段,放進溫水里焯一下。放橄欖油,把蘆筍、香菇、大蒜都放進鍋里炒,約兩分鐘后,放入蠔油即可起鍋。
保健功效:清炒蘆筍可幫助調節機體代謝、養護脾胃、提高免疫力。
烏雞湯是女中醫們的最愛。國家級名中醫、婦科名醫何嘉琳從少女時期便常喝黃芪烏雞湯。何嘉琳的父親何少山是一位婦科名家,為幫女兒調理身體,親手配制了這道菜。平時,遇到一些有發育不良、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等婦科問題的女患者,何嘉琳也會建議她們喝黃芪歸杞烏雞湯。
具體做法:取烏雞1只,黃芪、當歸各15克,枸杞30克,紅棗10枚,料酒、食鹽、冰糖、生姜各適量。將烏雞洗凈,去除內臟和雞爪,然后放進溫水里加入料酒用大火煮;待水開后撈出烏雞,放進清水里洗去浮沫,去掉血腥味。把烏雞、黃芪、當歸、紅棗、生姜片放入有溫水的砂鍋里,加料酒,用文火燉酥。最后加入枸杞、冰糖、食鹽調味后煮沸3分鐘,即可起鍋。
保健功效:此湯適合氣血不足、身體虛弱、月經不調、不孕、發育遲緩的女性吃。春、秋、冬三季食用更佳。
在眾多根菜中,蓮藕是中醫們的最愛。資深中藥學專家、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藥房主任宋小軍分享說,自己和醫院同事們最愛吃的菜是蓮藕骨頭湯?!渡褶r本草經》中記載,藕有“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的作用。中醫認為,藕不僅是佳肴,還是一種良藥。
具體做法:取蓮藕、肉骨頭(排骨、腔骨、棒骨都可以)適量、姜兩片,黃酒、食鹽適量,另可加花生、枸杞等。將肉骨頭洗凈,用沸水焯去浮沫;將肉骨頭放入瓦罐,一次性將水添足,大火煮開,再次撇去浮沫,放入姜片與黃酒適量,轉小火煮一個小時;藕切成小塊,放入肉湯中,再煮半個小時,加鹽,再熬半個小時即可。
保健功效:蓮藕骨頭湯有補心益腎、滋陰養血的功效,可以補五臟之虛、強壯筋骨。
摘編自《每日商報》《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