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桑雨

Marcel Wanders怪誕有趣的設計風格在其工作室空間中展露無疑。在這里能見到不少限量作品,包括他為米奇90周年誕辰創作的雕塑,以及由Moooi出品的超大號Bell鈴鐺吊燈。

被特意保留的若干老建筑磚墻,頗富韻味。下圖 MarcelWanders

(右)與其同名工作室的創意總監Gabriele Chiave(左)。
去年,Marcel Wanders工作室搬離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入駐位于城市東南部的新址。阿姆斯特丹植物園就在新辦公室斜對面,歌劇院和倫勃朗故居也在步行范圍內,最重要的是,它還面朝運河“。窗外有運河、陽光、綠地,這份景觀有時讓人無心工作。”工作室創意總監Gabriele Chiave打趣道“,工作室有一條專屬小船,現在下班后登船游河、暢飲更方便了!”
工作室所處的四層小樓落成于19世紀,外觀呈阿姆斯特丹建筑的典型樣式,門面狹窄,不加留意難免錯過,這時擺放在大門上方的一對代爾夫特藍小瓷人起了作用——這一看就是Marcel Wanders的小心機,他的辦公室在這兒準沒錯!這幢建筑最早的功能是學校,雖然建筑立面不寬,但進深長,里邊別有洞天。而在工作室入駐前,這里空置已久,裝修起來有一定難度,由Marcel Wanders與Gabriele Chiave親自擔綱的翻新工作耗時足有一年。
二人的首要任務是對老化的結構進行加固,但除此之外,他們在硬裝上保留了不少原來的磚墻與實木橫梁,并且在挑空中庭置入一座白色旋轉樓梯,作為銜接所有樓層的點睛之筆。“每個樓層在功能上有所區分,視覺上亦構建起獨立的主題與敘事,旋轉樓梯加強了它們之間的呼應關系。”Chiave介紹道。從專供接待之用的一層出發,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二層是繪圖與產品設計部門;三層則由室內設計團隊占據,Wanders與Chiave的辦公室亦設置于此;頂層在面積上最為寬闊,得益于屋頂天窗,自然光也格外充裕,因此這里被用作團隊的共享空間。除了會議室及材料圖書館,設計師還往這兒填入了廚房、餐廳及休閑空間“。先前的辦公室位于大平層,呈開放式布局;相比之下,新辦公室為每個部門提供了更多的專注空間,同時也保留了共享集體時光的一方天地。”
軟裝就位后,空間頓時變得充滿“Marcel Wanders風格”——無法以單一詞語概括他豐富多元、繽紛俏皮、特立獨行的設計語言,只好將他的名字用作形容詞描述之。當然,風格之所以十足“Wanders”,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里充盈著他的經典之作。“家具、雕塑、壁紙、地毯......各類項目我們均有涉獵。自家設計能將空間填滿,正是工作室多元特質的自然展現。”如非要梳理出一個主題,空間中的重點選品大多富有荷蘭的本地特色,譬如大尺幅“代爾夫特藍”壁紙,抑或是受弗萊芒靜物畫啟發而來的巨型花卉地毯。“根植阿姆斯特丹,我們的作品與城市乃至荷蘭的藝術及設計傳統一脈相承。”Chiave說道,“作為設計師,如果不了解過去,就無法創造未來。荷蘭先輩為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的藝術財富,學會欣賞、傳承、演進,這才是締造未來之道。”

自然光充足的頂層被用作整個團隊的共享空間,材料圖書館與休閑區皆設置于此,實現勞逸結合
“我們始終擁抱多元,這一核心價值也助力我們走到了全球各地。”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工作室集體開啟居家辦公模式,而限令一放松,大家都迫不及待回到了辦公室。“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現場觀看、觸摸、調試各種模型和材料,這些工作無法遠程完成。”Chiave說道,“而且我們的團隊觀念很強,大家都享受同一屋檐下共同創作的集體氛圍。”
每年,工作室的每位同事都會收到一片“生日面包”,這片“生日面包”的設計主題來自當年某個重要項目,并用手工雕刻、3D打印等特別工藝制成。“面包”上刻有一句雙關語——“Each crumb makes a bread.”——寓意雖然個人力量看似有限,但每位成員都是團隊必不可少的組成。“荷蘭黃金時代開啟后,阿姆斯特丹一度是世界上種族最多元化的城市。如今,工作室的同事也大多來自異鄉,但既然選擇了荷蘭,這里就是他們的新家,我們希望他們能在阿城、在Marcel Wanders工作室里找到家的歸屬感。”Chiave說道“,我們始終擁抱多元,這一核心價值也助力我們走到了全球各地。”

設計師在中庭置入白色旋轉樓梯,提升樓層之間的呼應關系

地毯、燈具、座椅,空間中的絕大多數設計都是自家品牌Moooi出品

辦公室里也不乏彰顯本地氣息的設計,如靈感源自荷蘭黃金時代靜物繪畫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