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家里墻面選用的每種色彩都有其道理,都是為了讓家具與藝術品被襯托得更耀眼。”

當代藝術巧妙地為老公寓增添了現代氣息。幾乎每一面墻上,都有令人贊嘆的藝術作品。

橘紅色調的起居間是屋主夫婦最喜歡的空間,白色沙發與橢圓形咖啡桌出自意大利品牌AZUCENA。兩幅大型油畫是RainerFetting的作品。

玄關鋪著一張古董地毯,右方巧妙嵌入墻面的紅色定制柜子用于外套與鞋子收納。
這是典型的具有柏林Berliner Zimmer式樣公寓格局,房間相互連接,中間有通道,形成了既富有私密性,又方便互動的室內生活動線。

餐廳也是會議室。主人與設計師特別到米蘭國際家具展親自挑選家具,最后選擇了Baxter的餐桌與邊柜,不同色彩的扶手椅出自Cassina;墻上的四幅油畫是Hellmut Seegers之作。

連接開放式臥室和衛浴空間的一角,墻上掛著藝術家Marc Desgrandchamps的作品

男主人的辦公室連接圖書室;墻上深藍色調的繪畫是藝術家Karl HorstH?dicke的作品,中間的米白色單人沙發是GisbertPoeppler特別設計定制的,為空間帶來柔和的氣氛。

.巨幅彩色地毯是起居室的主角。

典型柏林老公寓格局,互通的大房間,通透的光線,流動的氣氛

photographer Wolfgang Stahr
柏林夏洛滕堡區(Charlottenburg)當地人最愛的黃金地段Savignyplatz一帶一直有著舊西柏林穩重、優雅的氣息,這里也是德國商人Karl與以色列籍妻子Sigal在漢堡、普羅旺斯長期生活之后的落腳處。熱愛藝術的兩人在這里找到了一間典型的“Berliner Zimmer”公寓,這是一種誕生于19—20世紀初的柏林特有的住宅格局,通常面積很大,房間相互連接,中間有通道。在當時的富裕人家里,這些互通的大空間被作為起居間、音樂室與小型圖書室。
Karl與Sigal夫婦請來室內設計師Gisbert Poeppler操刀,用兩年時間大興土木翻修裝飾,就像是將埋藏在灰塵里的寶石細心打磨雕琢,讓珍寶重綻光芒,一如百年前的美麗氣派。“我們很著迷于這棟建筑的歷史。它所在的街道是一百多年前普魯士皇帝的御用建筑師設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里是猶太人活躍的社區,居住著多名知名藝術家、作家;這棟建筑經歷了戰爭、幾次買賣后成了我們的家......我們還找到了曾經一任主人的名字呢,想著去聯系他們家族的后代,多聽聽房子的故事。”至今,建筑物的立面還是百多年前的原始立面,雖被戰爭中的轟炸損壞過,今日卻顯意義非凡。提到歷史建筑物的翻新,設計師Poeppler認為,能巧妙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不著痕跡地接軌過去與未來才是高明。當然,設計還要反映主人的品位與性格。
女主人Sigal非常懷念家鄉特拉維夫充沛的陽光,于是,設計師將串連“柏林房間”的門都增高擴大了,得以讓公寓正面與中庭的日光涌進室內。坐在以橘紅色為主調的客廳里,Sigal靠著窗邊心滿意足地說“: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角落了,幾個月前因為疫情,我們總是待在家里,卻從未厭倦。”一旁,男主人Karl舒適地坐在白色長沙發上,面對墻上三幅德國藝術家Karl Horst H?dicke著名的后現代主義柏林風景系列作品,說道“:這三幅畫的安排很恰當,三處不同的柏林風景就像是為家中開了另外三扇窗。”
起居室里的橘紅色墻面是經過反復討論與嘗試后做的決定。設計師解釋道,地上的彩色大型地毯是主人一見鐘情且一定要放在這個空間里的,于是,地毯成了決定室內設計其他元素的關鍵“。我們并不是拿著色卡就選了墻面的顏色,而是在日光下看、在燈光下看、搭配著其他家具看......每個空間都是這樣決定主色調的。每種色彩都有其道理,都是為了讓家具與藝術品被襯托得更耀眼。”
在這座充滿當代藝術收藏與現代家具的公寓里,還保留著原汁原味、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董天花板。當我們抬起頭,贊嘆就算在柏林也顯得很奢侈的4米挑高的浮雕天花板時,Sigal解釋道“:我們請來古跡修復師,用了六七天,一層一層將天花板上的舊漆去除,直到最原始的那一層重現。雖然顏色有些泛黃,但它非常漂亮,對于愛藝術的我們來說真像是發現了寶藏!”
Karl不喜歡稱自己為“藏家”,但這間公寓猶如一間私人美術館,幾乎每一面墻上,即便是客人用的浴室里都有令人贊嘆的作品。他與Sigal和城中藝術家來往頻繁,熟識各大藝廊,也經常前往包括Art Basel等重要藝術博覽會。對這對夫婦來說,藝術品在空間里的呈現與公寓的室內設計一樣重要。兩人如經營私人美術館般,特地為家里請來一位藝術顧問,陳列、擺放、策展全交由專家決定。設計師Poeppler坦言,有不少獨特的藝術陳列哲學、哪幅作品該在哪個空間里等專業藝術觀點都是設計師無法替代的。于是,專業講究的室內設計,加上學院派藝術指導,讓藝術收藏在這個家里有了最佳舞臺,他們也經常根據公寓布置的變化進行調整。
這個看似渾然天成的家原來經過了如此一番精心雕琢,Karl、Sigal與Poeppler不約而同地表示,裝飾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公寓里有太多值得被介紹的微小細節“,我們住在這里幾年了,但總有新想法想放進空間里”。
主人的浴室是復古色彩和金屬機理的融合,這里和臥室之間沒有阻隔,令家中的氣息開放、流動。

定制化妝臺,位于開放式臥房與浴室中間,為女主人帶來更方便、講究的裝扮體驗

客用浴室的墻面有著特別的弧度,被昵稱為“小小的修道院”;鏡子里映出的是Walter St?hrer的作品。

客臥里,Cassina小邊桌與Tobias Grau壁燈帶來了一點兒工業感。

主人的浴室是整間公寓里裝修工程最浩大之處,從無到有重新安裝水管與暖氣;用西西里島黑色火山石制成的洗手臺、Gisbert Poeppler定制的圓形地毯都讓這個私密空間特別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