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雋 高慧瑩

起居室里,上海舊式ArtDeco椅子、扶手椅、咖啡桌、漆凳以及靠墻的祭壇桌,均是Oliver從跳蚤市場尋獲的。靠墊來自長堤空間視覺,面料由4 SPACES提供。地毯來自佳布爾,純手工制作。掛在祭壇桌上方的照片由Alexandra Diez de Riviera拍攝。

咖啡桌上的粉色和綠色茶杯來自上海米氏西餐廳(M on the Bund)。

主人Chloé和女兒Eloise的合照,連衣裙來自意大利品牌La DoubleJ。
這棟位于市中心的里弄住宅,幾乎像是另一個世界,不受這座城市快速的節奏擾動。
生活在像上海這樣的國際都市,世界如同已來到身邊,背景各異的人們在這里產生交集。但要說真正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或許沒有誰比Chloé Reuter、她的丈夫Oliver Tittmann以及他們的一雙兒女,現年13歲的Orian和11歲的Eloise,更趨近無界之境“,全球化”在他們身上猶如與生俱來,仿佛就刻在他們的DNA中。
Chloé出生于盧森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和北京等地接受教育。“我曾在布魯塞爾的歐洲學校(European School)念書,那里的學生必須同時學習4種語言。搬到亞洲后,我又開始學中文、日文。”她的職業發展軌道曾先后將她帶往日本和英國,并最終在2005年初把她帶到了上海。而仿佛為了讓她圓夢,那時已經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出生于布魯塞爾的Oliver,竟在Chloé抵達上海僅僅4天后就遇見了她。她笑言,“我經過了那么遠的路途來到中國,結果我遇見的這個人,卻是在比利時的一個曾離我只有10分鐘路程的地方長大的人。”
在近16年中,這對夫妻已在他們稱之為“家”的上海建立各自的事業,也在這里養育了兩個孩子。對身為Gusto Luxe創始合伙人的Chloé來說,在工作與家庭責任之間尋求平衡意味著每一天都必須全心全意,因此當需要重蓄能量時,她的解決方式是回到摯愛的家:一棟位于靜安區的里弄住宅。“我們是在11年前搬來的,當時我正懷著Eloise。我們在一個月內快速地完成了翻修,從原來每層都是一間獨立的公寓轉變為一間三層的住宅。”Chloé解釋道,“我們安裝了中央供暖系統,改變了廚房的位置,重做窗戶,等等。”翻修的工作量相當繁重,但夫婦兩人在挑高3.5米的優雅房頂、寬闊的窗戶和足夠大的面積中看出了巨大潛力。弄堂生活的吸引力及伴隨而來的社區意識也很加分“。鄰居非常親切友善,我們有一個乒乓球桌,經常把它抬到巷子里,大家會帶著球拍過來一起打乒乓球。”她補充道。
房子跨越三個寬敞樓層的布局,提供了充裕的生活空間。起居室、廚房和飯廳設在一層;孩子們的房間在二層;主臥套房位于頂層。室內陳設是不同風格的調和,Art Deco風格家具與出自設計師之手的地毯相襯,從本地購買的現代家具也混搭在其中,例如一張來自家居品牌Maison Dada的秘書桌。混搭的還有Oliver收藏的中國古代墨硯、繡著Chloé和Oliver名字首字母的刺繡桌布、祖傳的大燭臺和銀器,以及來自日本的迷你陶瓷作品。
家中還有品位獨特的藝術品收藏,包括裝置藝術家何安的兩件燈光作品,以及劉勃麟的一幅畫作,這位藝術家善于以變色龍一般的隱形方式把他自己畫進作品中。而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懸掛在客廳里的巨幅家庭肖像,“我喜歡被那些能讓我想起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能觸動回憶的物品環繞著的感覺。”Chloé指著這幅家庭合照說道。在這幅由她的西班牙攝影師朋友Alexandra Diez de Rivera拍攝的肖像中,夫妻兩人坐在一輛邊斗三輪車上,當時還很小的孩子們被放在一個上海特色的舊行李箱里,身后就是他們的這棟里弄住宅。
常年忙于拓展事業版圖,令家庭生活和工作無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于是這座房子也在Chloé款待客戶和朋友時扮演著核心角色。她坦言,“讓人們在家里相遇、相聚,是我們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我們很喜歡款待朋友,如果把大部分家具搬出去,客廳就可以坐得下26個人。”其中的樂趣也包括觀察外人第一次踏進這座房子時的反應“,有的人初次來到這條巷子時會又驚訝又困惑,好像在暗自揣度:‘我這是在哪里?這很有趣。”在沒有宴客安排的時日,Chloé很享受家中的平靜。“這里是我充電的地方,就像是市中心尚存的一小片綠洲。”當她需要最大限度的“停機時間”時,她會上樓回到自己的臥室。“這個屬于我的空間能讓我保留一些暫停的片刻。我會聽播客,在床上看書,我們的狗Daisy在旁邊陪著我。”這種“重啟”能讓她以更好的精神迎接第二天。
Chloé和Oliver也將對全球化理念的熱忱傳遞給了他們的孩子。在Orian的臥室里,有一面墻完全被一張巨大的壁紙地圖覆蓋住,它并非僅為了裝飾。“Orian從小就很愛看地圖,我想這種癡迷源自他的父親,Oliver也有一個裝滿了舊地圖的大箱子。”Chloé說,
“我喜歡去探尋未知的地方,但也很喜歡一再重返同一個地方。在過去的10年里,我們在莫干山有一間簡單的農舍,作為一個能讓人偶爾逃離上海的短途去處非常理想。”
在Chloé眼中,家的概念終歸是很靈活的,而且家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當然還有他們的狗“。無論我們身在哪里,我都會把它稱為家。我沒有‘自己來自某一個地方的概念。”她解釋道“,我想,我們無論去到哪里都能擁有朋友也能感到很自在這一點,真的是一種可貴的優勢。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那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
“我喜歡被那些能讓我想起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能觸動回憶的物品環繞著的感覺。”

飯廳餐桌上鋪著為Chloé與Oliver的婚禮派對定制的桌布,設計靈感來自中國鐵路標識。桌上擺放Chloé家族祖傳的銀器和盤子。墻上是藝術家何安的圓形藝術品。一對相匹配的燭臺,來自Oliver祖母的贈予

女兒Eloise的房間,壁紙購自淘寶。

經過修復的木制樓梯

主臥里,紅色秘書桌名為“Confidence of a Cloud”,來自Maison Dada。床上方的紅色藝術品《想你》出自何安。

兒子Orian的房間,地圖壁紙購自淘寶。地毯來自佳布爾。

在沙發背后,來自緬甸的漆藝容器是主人在那里度蜜月時發現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