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悅 朱哲灝 方田紅

摘要:昆曲是蘇州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同時,蘇州又是知名的旅游城市,將昆曲元素運用在旅游插畫上能有效提高地方戲曲的認知度,推動昆曲的傳播,促進昆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首先,文章對昆曲插畫元素進行分析,將昆曲元素分為物質元素、制度元素和精神元素;其次,將插畫的表現方式歸納為直觀性、故事性和寓意性;最后,分析昆曲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以使昆曲能夠得到進一步傳播。
關鍵詞:昆曲;旅游插畫;旅游載體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7-0114-02
戲曲是地方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隨著我國對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日益增長,戲曲文化傳播的多元化也受到人們關注。插畫表現性豐富,以插畫形式傳播地方戲曲文化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昆曲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傳統戲曲,是蘇州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將昆曲以插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并與旅游紀念品包裝、旅游導示系統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1旅游插畫概述
1.1旅游插畫
旅游插畫是插畫集中在旅游行業的延伸,它從視覺層面展現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通過旅游插畫對旅游者的地域印象,將文化傳播出去,從而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后發現,目前學術界對旅游插畫沒有明確的定義。因此,本研究中的旅游插畫是指以插畫的表現方式,展示旅游地的風土民情、飲食習慣、歷史傳說、景觀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技術等的視覺圖像;其視覺圖像可應用于廣告宣傳、旅游紀念品包裝、服飾、導視系統等載體之上。
2昆曲元素分析
昆曲是中國古老的戲曲劇種,誕生于元末,盛于明清。其蘇州獨特的水磨調、柔美的身段和富有文化性的曲目,使之在當時成為全國范圍內最有影響力的戲曲。昆曲的文化內容豐富,匯集了中國的文學、美術、舞蹈、音樂、武術等傳統文化。根據昆曲內容和傳遞的文化內涵,將昆曲元素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物質元素、制度元素和精神元素。
2.1物質元素分析
昆曲的物質元素是物理意義上能被看見的資源,是昆曲演員經過一次次的表演后,提煉出來塑造人物形象和幫助觀者感知戲曲角色的元素,主要包含了配飾、服裝、臉譜、道具、角色等。配飾包括了發飾、首飾、帽子等相關飾品。不同的行當有不同的配飾,如頭飾中銅錢頭是最為典型的圖案元素,主要用于旦角。其柔和圓形在額頭部位形成了一條曲線,顯得角色端莊淑女,還能修飾角色臉型。昆曲臉譜經過長期的發展,色彩和圖案形成了程式化的語言。昆曲臉譜色彩是判斷角色善惡的標志,不同的圖案、線條都蘊含其特定的意義。昆曲的服裝以明清穿著為原型,經過藝術化的改造,成為昆曲表演的藝術化的服裝。服裝上較多的采用了傳統美好寓意的圖案,如龍鳳呈祥、梅蘭竹菊、牡丹、蝶戀花等。服裝和配飾的組合,反映了人物的階級地位。昆曲的道具使用是為了輔助角色更好地表演,突出人物形象,如《單刀會》中的關羽手拿青龍偃月刀、《牡丹亭》中柳夢梅手拿柳枝等。昆曲中每一個角色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其角色的共性,通過不同物質元素塑造昆曲中人物的外在形象。
2.2制度元素分析
昆曲的制度元素是在昆曲表演中形成的規范性、模式化的規則和要求,包括四功、五法、唱腔、曲詞和行當等。四功和五法是昆曲演員必要具備的基礎,其中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這九字融合了戲曲的精髓,昆曲演員不僅要掌握,其中每一個字都需要演員花一生的時間不斷提升、精進,將程式化的內容揉碎了與演員融為一體。而載歌載舞是昆曲區別于其他戲劇劇種的重要特點之一,每個演員伴著歌有不同的動作、眼神、步伐、手勢等。行當則是昆曲角色的分類,規定了每一個家門的基本特征。有旦行、生行、凈行、末行、丑行和雜,每一個行當下面又有細分,是中國戲曲中行當細分最多的戲種。
2.3精神元素分析
昆曲精神元素是昆曲中表現的忠、孝、仁、義的優秀民族傳統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昆曲的精神元素概括為傳統民俗、故事傳說和人文信仰,其中傳統民俗就是民間的習俗,如《牡丹亭-勸農》一折,杜寶春耕時節下鄉勸農,一片熱鬧喜慶的景象,成為重要的一出折子戲。故事傳說是民間流傳的宣揚正義、剛直不阿的故事,如《鐘馗嫁妹》中鐘馗的故事家喻戶曉,雖然相貌奇特,但是滿腹經綸、正氣凜然。
3昆曲元素在旅游插畫中應用的意義
隨著文旅融合戰略的推進,各界人士正運用各領域的知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播,使它們在現代社會能夠得到進一步地發展。昆曲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成果,成為中國“雅文化”的代表之一。如果將精神文化內涵轉化為可視化的插畫作品,讓人們能夠通過圖案、色彩和線條去感受傳統文化。因此,昆曲應用在旅游插畫中,能將昆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覺化,有利于昆曲文化的廣泛傳播。并且,昆曲文化的視覺化傳播能夠進一步豐富城市的旅游資源,增加城市文化底蘊。
4昆曲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分析
昆曲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要根據昆曲元素分析,對圖案、色彩和線條,以及傳遞信息和文化內涵等合理提取,結合旅游地實際情況進行插畫創作。此外,插畫設計的表現方式眾多,通過整理,將插畫的表現方式概括為直觀性表現方式、故事性表現方式和寓意性表現方式。直觀性表現方式是運用物質元素進行插畫創作,使觀者在看見插畫的瞬間,便能夠迅速了解到插畫傳遞的信息。故事性表現是提取制度元素進行插畫創作,這一表現層面傳遞的昆曲信息更加豐富,包括劇本內的故事情節展現或者昆曲與現代社會的聯系等,主要是讓觀者能夠獲取信息。寓意性表現則是傳遞昆曲的文化精髓,它涵蓋的領域更廣,是前兩種表現的升華,能夠反映昆曲的精神內涵。昆曲元素結合插畫表現方式,能夠好地傳播昆曲,激發人們對昆曲的興趣。
4.1昆曲物質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分析
昆曲物質元素直觀地傳遞關于昆曲的基本信息,對配飾、角色、服裝等的昆曲元素的旅游插畫設計能讓觀者快速地了解昆曲。昆曲是蘇州文化資源中獨具魅力的一株奇葩,應借由蘇州旅游業的發展傳播出去。旅游導示系統是輔助游客在旅游地順利活動的重要導向標,也是旅游插畫的一種表現形式,良好的信息導示系統能夠使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更快地辨別方向,增加在旅游過程中的愉悅感。在旅游導示系統信息傳遞良好的基礎上,導示系統也應該成為具有旅游地地域文化的宣傳廣告。將昆曲人物插畫結合蘇州的旅游導示系統,這樣能夠使游客清楚地感知昆曲在蘇州旅游資源中的存在。如圖1,將昆曲插畫人物運用到蘇州旅游導示牌上,通過游客直觀感受,本能的感知到昆曲是蘇州獨特的地域文化,主動把昆曲與蘇州的旅游印象緊密地聯系起來。
4.2昆曲制度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分析
昆曲制度元素是在物質元素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表現昆曲文化。結合昆曲物質元素,對昆曲的制度元素中規范性、制度性的內容應用到旅游插畫設計中,能夠更深一層地傳遞昆曲信息。雖然,昆曲中制度元素的變化并不大,但是,昆曲所處的時代已經發生巨大的改變。目前,在蘇州的部分園林有昆曲實景演出,游客可像過去的園林主人一樣,坐在園林里欣賞昆曲表演。然而,很多到蘇州旅游的游客并不知道昆曲的實景演出活動。因此,可將昆曲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規范性動作蘭花指和蘭花掌融入,結合現代觀眾在園林里愜意地吃著糕點、觀賞昆曲的場景進行插畫設計。再將插畫作品與蘇州的特產美食包裝結合,既能夠向游客傳遞欣賞昆曲的渠道,又能使蘇州特產包裝具有地域特色,如圖2。
4.3昆曲精神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分析
昆曲精神元素是昆曲的精神文化的內核,結合昆曲的物質元素或制度元素進行昆曲文化內涵表達。在這一層面的旅游插畫設計中,應考慮昆曲中大部分劇目為愛情劇目,例如將“蝶戀花”插畫運用到與愛情有關的旅游紀念品包裝上,如圖3,既能夠對旅游紀念品包裝起到裝飾作用,又能幫助購買此產品的人以傳遞愛意。以“文人”的方式表白,增加人們對旅游城市的印象。
5結論
昆曲元素作為蘇州旅游插畫的表達主題,不僅是實現昆曲視覺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廣蘇州旅游文化資源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闡述了旅游插畫的含義,分析了昆曲插畫元素,歸納了插畫表現方式,并分析了昆曲元素在旅游插畫中的應用,并將旅游插畫融入與游客密切接觸旅游視覺載體中,以期能進一步傳播昆曲文化,擴大昆曲影響范圍,為昆曲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