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爽
(遼寧豐澤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在建設工程實踐中,為了實現對工程造價的科學控制,則需要了解其重要性。首先,重視工程造價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控制好其建設中支出的成本費用,為現代建設工程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其次,重視工程造價管理有利于降低該工程的建設風險,實現既定的建設目標,實現對建設工程資金利用過程的嚴格把控。
鑒于工程進度的要求,在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往往存在招標條件不完善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首先,招標圖紙設計深度不夠,工程量清單漏項現象普遍存在;其次,從發布招標公告到截標時間倉促,沒有充足的時間在澄清階段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另外,招標文件約定不清楚,致使合同執行階段承發包雙方爭議頻繁,一些招標階段不可預見的增加工程,如樁基礎工程遇地下障礙物,合同專用條款并未對其明確,實際發生時承發包雙方爭議較大。
許多建筑施工企業重視現場工作,承接工程后對合同不熟悉,往往忽視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在施工過程中,一些現場發生的本應及時得到監理和業主方確認的工程變更或現場簽證未在合同約定的時效內得到確認,結果通常是:①最終監理和業主不予確認,施工方承擔全部損失,例如,某工程因開工初期業主未能提供施工臨時用電,合同約定基坑支護樁施工由施工單位自行發電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但由于施工方對合同不熟悉,支護樁施工完成后繼續自行發電完成工程樁的施工,此時才發現合同中有關自行發電的條款,但工程樁施工整個過程并未留下發電的原始記錄,更無監理、業主的書面確認,最后施工單位損失了這部分費用;②等合同約定的時效過了才去搜集整理資料請監理和業主補確認手續,而此時往往原始資料不齊全,這樣就造成不但增大了施工方的工作量,而且施工方在找監理和業主確認時很被動,在此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權力尋租現象。
建筑施工企業造價管理比較粗放,對現場成本控制判斷不當,對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的相關性不重視。建筑施工是由質量、進度、安全和成本多因素組成的系統工程,各因素之間存在相關性,但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常常注重前三都而不重視后者,或者四者都重視卻忽視其相關性。例如,某工程在地下室土方開挖時,為了節約成本,未按圖紙和方案的要求在基坑底進行有組織排水并布置降水井,土方開挖到哪個區域就在哪個區域挖坑排水,基坑土方開挖時恰逢雨季,結果每下一場雨,不僅要停工抽水,而且基底被水浸泡后變成泥漿,清理和外運費用、時間是土方清理外運費用的幾倍,這樣反而增加了成本,又耽誤了工期,如果最后工期超過合同工期,還將面臨業主的工期索賠,得不償失。
在合同策劃階段,招標方應重視招標條件的完備性,確保招標圖紙深度滿足要求、工程量清單完整、合同條款約定清晰,招標條件越充分,合同實施階段的變更、索賠將越少,對于承發包雙方嚴格履行合同、控制工程造價越有利。
在招標答疑階段盡量安排足夠有豐富經驗的人員對招標文件進行研究,對其中不甚理解和清單漏項等因素書面提出,避免合同在實施過程中因甲乙雙方理解偏差或清單漏項產生不必要的爭執而導致損失,也額外消耗人力物力,增加成本。針對招標文件中不合理的條文,不僅在招標答疑中要提出,在合同簽訂前一定要從有利于己方的立場據理力爭,簽訂公平合理的施工合同。
3.3.1 加強合同管理
對本企業或者其它企業一些經典合同事件分類總結,參照、借鑒類似經典事件進行合同計劃的擬定,為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預期事件的發生充分準備;熟悉合同,及時掌握變更與索賠信息,進行數據整理,形成數據庫,建立合同管理的信息平臺,重新回到合同事件分類歸納、循環運轉系統,爭取應得利益,使工程造價風險可控。
3.3.2 提高索賠管理
分析爭議事件,看是否需要索賠,如果在索賠范圍內,從合同中尋找依據,把握好索賠尺度,編制索賠文件,在合同約定的時效內提出索賠;一旦索賠最終被正式確立,應及時檢測總工期是否受到影響,測算綜合索賠費用,進行正規談判,按程序處理索賠[1]。
3.3.3 重視質量、安全、進度與成本管理
施工質量的優劣對工程成本影響也較大,好的工程質量雖然使施工成本有所提高,卻可以避免因為質量差導致的返工、返修,節省了大量的返工費用,高質量的施工可以使工作高效,降低了造價。反之,施工質量的低劣造成了人工材料的浪費,也使工作低效,從而導致施工成本失控。進度管理方面。施工的工程進度與工程造價密切相關,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要創造條件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此外,因設計變更、不可預見因素造成的簽證、索賠等事件的處理會延長施工工期,導致工程成本增加,影響造價,這種情況應考慮同時進行工期索賠。加強安全管理,安全生產事故一旦發生,損失巨大,因此,安全生產也是企業效益的保證。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承發包雙方的經濟效益,施工項目承發包雙方要對施工造價的科學管理進行不斷探索,才能對工程造價進行良好的管控,從而實現更加優異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