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若
幾經波折的彰化縣萬人血清調查報告終于在27日公布。有島內輿論嘲諷說,報告除了證明臺灣防疫成效外,更重要的是證明了“只有當科學研究的結論正好‘順時中(順著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研究者才有安全”。
彰化縣衛生局和臺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的新冠肺炎病毒血清抗體檢測,原定25日公布調查結果,不料突然喊停。27日上午,臺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共同發表血清抗體報告,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和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等人一同出席記者會。葉彥伯稱,此次調查以二、三月份疫情高峰期最有可能感染的人為對象,初步完成4841人抗體檢驗,包括確診病例接觸者、入境居家檢疫者、醫療工作者及防疫相關人員。調查發現,這些目標群體的感染率很低,只有萬分之八點三,顯示一般小區民眾的感染風險更低,而確診病例均產生中和抗體,表示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
臺灣聯合新聞網27日稱,自從彰化縣通過精準篩檢確診一名自美國返臺少年后,葉彥伯就遭到當局的“無情碾壓”,從蔡英文到綠營“立委”和網軍全面出征,陳時中更下令對葉展開政風調查。綠營很快又發現,更大的箭靶其實是萬人血清調查,報告可能戳穿臺灣“防疫神話”,對當局構成了巨大威脅。結果在民進黨的強大壓力下,原定25日公布的調查報告突然喊停。文章披露稱,簡要版報告日前先送到防疫指揮中心,陳時中發現“數據很樂觀”,“既然調查結果正好可以被拿來證明指揮中心‘英明,那么除了發現彰化安全、臺灣安全外,更大的發現是‘葉彥伯應該也安全了”。
對于這樣的血清調查報告,島內不少人不相信。民進黨“立委”林靜儀27日拋出四點質疑稱,如果是以“2月至3月疫情高峰期”的高風險者為調查對象,那么8月還不斷被叫去抽血的返臺個案是另一個研究嗎?如果不是,報告研究到底做完了沒有?不少網友留言表示,“經過政風調查再蓋牌,再被迫揭牌,還是原來的內容嗎?可疑!”還有人直言,“被政風人員打壓過后的數據,鬼才相信”。《中國時報》27日評論稱,不到兩天,情勢全面逆轉,“如果沒有政治力介入,恐怕很難做到”,果然“順時中和逆時中,結局大不同”。▲
環球時報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