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淑
(河北省泊頭市醫院產科,河北 泊頭)
妊娠期女性臨床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即是妊娠期糖尿病,嚴重危及妊娠期孕婦的身體健康以及母嬰生命安全[1]。該病癥臨床通常表現為高血壓、水腫、羊水過多等癥狀,極易造成胎兒畸形,嚴重時會導致胎兒死亡[2]。為確保母嬰安全,本文探究分析給予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治療方法及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選取的80 例本院臨床治療資料為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需進行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將其以每組40 例均分為兩組,未對癥治療組與對癥治療組。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見下表1 示,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
未對癥治療組患者為未及時入院,且未能及時接受對癥治療,而對癥治療組患者為及時入院,且及時接受對癥治療措施。
兩組患者入院時間雖不相同,但采取的治療措施是相同的。主要治療措施:一是治療前檢查[3]。患者入院后,即給予其實施全面檢查,尤其是血糖檢查,即分別在患者三餐前半小時、餐后2h 及零點進行。二是給予患者實施血糖控制[4]。依據患者血糖檢查監測結果,制定符合患者實際情況及其身體需求的飲食療法,以此將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確保患者腹內胎兒正常發育,同時,滿足患者身體日常所需的無機鹽及維生素。三是給予患者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5]。指導患者進行太極拳、飯后散步等低能量的運動;患者餐后30min,護理人員需要求其進行釋放有氧運動;若患者體重過大,則加強、加大運動量。運動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選擇一些劇烈的運動,將患者心率控制每分鐘<120 次即可。四是若患者通過飲食及運動治療后,仍無法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則需給予患者注射胰島素治療[6]。
(1)分析評估治療后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指標為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
(2)分析評估治療后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指標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
所有分析評估中所涉及指標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3.0 進行數據輸入、分析及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 時,則表示各指標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見下表2 示,治療后,對癥治療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未對癥治療組孕婦,且經χ2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則表示并發癥發生率指標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見下表3 示,治療后,對癥治療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未對癥治療組新生兒,且經χ2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則表示并發癥發生率指標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 治療后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表3 治療后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以上觀察分析可知,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其發病主要是由于機體存在嚴重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狀態,導致患者脂質代謝出現紊亂現象,由此使患者抗血栓的能力大大減弱,從而導致孕婦出現羊水過多、產后出血、呼吸窘迫綜合征、窒息以及新生兒畸形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母嬰健康。臨床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較非糖尿病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可能性極高,若糖尿病孕婦同時伴有微血管病變,尤其是伴有合并腎臟病變時,那么糖尿病孕婦妊娠期,出現高血壓的概率就更高。因此,及早入院,及早對癥治療,對于妊娠期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多種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將大大降低[7]。
本次觀察分析表明,對于妊娠期女性,醫護工作人員在其常規產檢時,即應該加強篩查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力度,通過篩查,既可將漏診、誤診等風險事件將至最低,又利于對患有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盡早采取治療措施。患者及時入院,且及時接受對癥治療措施后,妊娠高血壓疾病及羊水過多、產后出血等各種并發癥發生風險明顯降低,同時患者新生兒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也同樣降低。結果提示,對于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而言,治療時間及治療措施是否對癥至關重要,是確保患者順利生產,新生兒健康的根本保障[8]。
綜上所述,給予妊娠期糖尿病并發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采取及時入院和及時對癥治療方案,利于患者并發癥發生風險的有效降低,同時對于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也具有積極防范作用[9],該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