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措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青海 玉樹)
胰腺炎是胰液腺體組織中的胰酶原,因流出通道受阻、排泄不暢而引起的胰腺炎癥,患者臨床表現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重癥胰腺炎患者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感染性休克、全身嚴重反應綜合癥、胰腺假性囊腫、低鈣血癥、血糖升高、低血鉀、低血鎂等[1]。對重癥胰腺炎患者實施生長抑素微量泵入治療措施,臨床效果顯著。本文對本院122 例重癥胰腺炎患者進行了常規治療和加用生長抑素兩種治療方法的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1 月診治的122 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所選樣本中61 例對照組患者,在本院接受了對癥的常規治療及常規護理干預,另外61 例患者給予生長抑素微量持續泵入等綜合治療措施,并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平均年齡等臨床資料的數據對比,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影響本次研究的相關指標數據對比分析結果。
1.2.1 對照組
針對患者病情及臨床癥狀表現,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
實施臨床綜合治療方式,主要包括:(1)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及病情,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注抗生素,鎮痛、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防止感染性休克、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2];(2)給予生長抑素持續微量泵入;(3)加強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口腔和飲食護理,采用禁食胃腸減壓措施,減少患者出現嘔吐的次數,同時要注意觀察監測患者的引流液、定期清洗胃管保持胃管通暢[3];(4)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的患者,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病情,與家屬共同配合、積極接受治療[4];(5)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隨時觀察和記錄患者的各項監測指標,發現異常要及時給予對癥處理;(6)結合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措施,為患者制定康復計劃,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科學的康復活動,并對飲食、生活習慣等予以建議和指導,通過患者實際的康復效果,隨時進行調整[5,6]。
1.3.1 康復治療相關指標
該指標包括腹痛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治療時間六項[7],對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康復治療指標的實際情況進行統計記錄,計算并比較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的均值。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
1.3.2 臨床治療效果指標
對兩組患者在接受相關治療后的生活質量,使用SF-36 測評量表[8]進行打分評價,并對評分結果進行小組得分均值的計算和對比,分值與生活質量成反比,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使用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所有患者進行滿意度的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按照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進行分類統計,計算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通過相關臨床指標的檢測和癥狀恢復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數據及比例關系以(n,%)表示。
本次研究所獲得的指標數據,均使用SPSS21.0 統計軟件包進行錄入處理。以組間數據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等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康復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康復相關指標對比(±s)
指標項目 對照組(n=61)觀察組(n=61) P腹痛消失時間 5.50±2.25 4.25±1.50 <0.05腹脹消失時間 6.35±2.05 4.50±1.50 <0.05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5.65±1.45 4.25±1.05 <0.05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6.45±1.35 4.50±1.15 <0.05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 6.50±2.30 4.85±1.35 <0.05住院治療時間 21.50±3.50 18.15±3.25 <0.05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相關指標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F-36 評分優于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治療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s),(n,%)]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s),(n,%)]
組別 例數 SF-36 評分 治療總有效情況 總滿意度觀察組 61 31.50±3.50 57(93.44) 59(96.72)對照組 61 47.85±4.50 49(80.33) 53(86.89)P- <0.05 P<0.05 P<0.05
不良生活飲食習慣(酗酒、暴飲暴食)和膽道疾病是引發重癥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患者發病后容易出現胰腺周圍膿腫、胰腺假性囊腫、休克、臟器功能衰竭,病情中可繼發腹腔、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感染嚴重擴散甚至會造成敗血癥、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病因,實施綜合治療措施,除已出現胰腺膿腫、假性囊腫及胰腺壞死合并感染等嚴重并發癥患者外,通過藥物預防控制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胃酸、鎮痛及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措施,輔以心理調節和飲食干預,可以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數據統計和比較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臨床內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生長抑素等措施后,臨床癥狀各項指標恢復更快、治療所用時間更少;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和患者對治療的總滿意度均大幅度高于對照組,患者預后良好,生活質量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 對重癥胰腺炎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給予生長抑素持續微量泵入治療后,可極大地減少臨床治療時間、加快患者恢復,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得到廣大患者及家屬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