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四川 攀枝花)
肩手綜合癥(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因某些致病因素導致肩部疼痛、浮腫,發生關節功能障礙并影響肢體正常活動的一類病癥。RSD 可給患者造成嚴重疼痛,同時發生攣縮情況,從而影響康復。頸椎病、中風、肺部疾病、心肌梗死、肩關節疾病等均可導致RSD 的發生,其中中風為最常見的原因。RSD 有原發性的,也可因急性中風、心肌梗死、中樞神經障礙等其他因素引起[1,2]。該病癥影響患者肢體的正常活動,并可對身體其他部位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患者殘疾。研究顯示,RSD 患者中只有20%能夠完全恢復正常活動。RSD 臨床表現主要有肩周疼痛、活動受限、患側手關節疼痛、腫脹、發紅、手部皮溫升高等[3]。另外,患者患側手指以伸展位表現居多,存在屈曲障礙,被動屈曲會導致患者疼痛感強烈,隨著病程進展,可發生關節攣縮邊形,活動受限,導致患側上肢工能發生明顯運動障礙,影響康復。很多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中由于難以耐受疼痛而選擇放棄,因此康復效果受到極大影響。目前RSD 康復治療療法主要是運動療法,包括保持良肢位、負重訓練、被動運動、誘發主動運動等。但在進行運動治療前,患者手部疼痛感強烈,很多患者因難以耐受疼痛而抗拒運動療法,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不但影響康復,還可加重病情。為了讓患者更好地接受康復治療,我們對RSD 患者先用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方法進行消炎鎮痛,然后聯合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這樣可使患者痛感明顯緩解,從而提升治療依從性。筆者從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以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為治療組,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為對照組進行對照治療,取得了較明顯的對比療效。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本研究入選的為本院門診或住院偏癱RSD 患者,共入選96 例,均拍攝X 線片將關節脫位情況排除。分成兩組,治療組(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共有48 例,另外48 例納入到對照組(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患者中共有61 例男性,35 例女性,年齡區間為49-80 歲,病程最短2ld,最長1 年半。患者疾病類型:腦梗死患者共有58 例,腦溢血患者共有38 例。
1.2.1 治療組
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組:
(1)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480 mg/次口服,每天3 次,共治療 4 周 ,停藥后繼續觀察 2 周。
(2)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使用日本us-700超聲波治療儀,參數設置:頻率2KHz,效率0.75w/cm2,時間20min,通過接觸移動法對患者患側肩關節和相應的疼痛區域進行緩慢作用。超聲透入量2cm/次,1 次/d,20 次/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觀察療效。
1.2.2 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為對照組
超聲藥物透入治療方法同治療組。
用國內常用的臨床治療標準進行療效評價,痊愈:患側肩手疼痛,腫脹消失,排除癱瘓因素,活動不受限,無關節僵硬,無手肌萎縮。好轉:患側肩部、肢體疼痛、腫脹情況明顯好轉,關節活動疼痛程度較輕。無效:疼痛、腫脹等癥狀無明顯改善,關節僵硬明顯,仍存在活動障礙。
使用SPSS16.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并行χ2檢驗,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 表示。
兩組療效比較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偏癱患者容易發生RSD,多出現在偏癱后1-3 個月,據統計,發生率可以達到74.1%。有研究人員認為RSD 的發生和偏癱早期肩腕關節發生損傷,進而導致上肢體液回流泵機制有關,也可因肩關節周圍損傷、大腦中樞損傷后血管運動神經麻痹等使得末梢血流增加而引起[4]。RSD會使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受到極大影響,或是使患者患肢殘存功能喪失。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RSD 有利于促進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復[5-8]。治療RSD 的關鍵是緩解疼痛、水腫、強直等癥狀,從而促進患肢運動功能的恢復,并使受到破壞的神經反射弧能盡快建立[9]。
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氨基單糖的衍生物,是軟骨基質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能夠抑制膠原纖維的拉伸力,從而使關節軟骨有吸收沖擊力的功能。在肩關節發生疾病的早期,聚集葡萄聚糖的生物合成會有增多表現,但是隨著病程進展,其合成會減少。因此軟骨彈性會逐漸降低,使得最終出現關節疼痛等相關癥狀。氨基單糖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具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糖蛋白,抑制膠原酶等可損害關節軟骨的酶,抑制某些非甾體類抗炎藥、皮質激素對軟骨細胞的損害及減少損傷細胞的內毒素因子的釋放。在關節疾病的發展進程中,進行外源性氨基葡萄糖的補充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體外試驗結果顯示,補充氨基葡萄糖后,形成軟骨的多形細胞合成聚集葡萄聚糖的量會明顯增加。進行動物實驗,發現氨基葡萄糖能夠抗氧化,使損傷細胞的超氧化物自由基的生成受到抑制。在以上機制下,氨基葡萄糖發揮直接抗炎作用,使關節疾病疼痛癥狀得到顯著緩解,關節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并可阻止骨關節疾病病程的發展[10]。
研究證實,肩關節疾病患者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直接發揮抗炎、鎮痛的效果,使患者關節功能得到改善,患肢腫脹程度明顯減輕,促進偏癱RSD 患者的預后。
超聲藥物透入治療的鎮痛解痙效果較好,還能夠使結締組織彈性增加,促進膠原纖維的分解,實現松解粘連、改善攣縮情況的效果。依托芬那酯屬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組織胺和補體活性透明質酸酶釋放,實現抗炎鎮痛效果。通過超聲藥物投入治療,能夠提升藥效,提升患者痛閾,更好地實現鎮痛。
對RSD 患者開展康復運動訓練時,通過活動患側肩、肘、指關節喚發“肌泵”作用,促進靜脈回流,緩解疼痛和腫脹,促進偏癱患者RSD 治愈。
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發揮對肩關節的直接抗炎作用,并可鎮痛,改善關節功能,聯合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透入可對患側肩、肘、指關節喚發“肌泵”作用,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肩區疼痛癥,減輕手部腫脹,促進病癥治愈。因此,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依托芬那酯凝膠超聲藥物透入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是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