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潔
(運城市中醫醫院,山西 運城)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的總稱,患者臨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等癥狀,臨床治療根據患者疾病的分型和預后,實施針對性的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干細胞移植等,合理的綜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質量[1]。
收集整理歷年診治的的患者臨床資料,按照本研究目的篩選本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診治的20 例白血病化療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將所選患者按照其所以接受的護理方法,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健康教育)。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數據在分組后的組間差異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1 對照組
患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
患者在實施基礎護理措施的同時,增加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
(1)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緒變化,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其產生不良心理狀態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和安撫,同時,通過向患者講解白血病和化療的相關知識及其他療效顯著的患者治療經驗,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正確地面對疾病、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2];(2)在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護理人員應注意靈活性和語言態度,可通過宣傳冊、短信、微信小視頻等方式,在面對面的宣講時,應耐心和藹,讓患者充分理解化療可能出現的一些身體不適和藥物不良反應,提前做好心理和生理的準備,同時理解該病癥是可治、可控的[3];(3)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化療前1h 禁食,日常飲食應增加營養攝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以保證身體機能的迅速恢復[4];(4)指導患者預防并發癥,如注意個人衛生、少出入人群聚焦的場所、飲食前后及時進行口腔清理、定期進行肛周和外陰的清潔等,以避免發生出血和感染[5]。
1.3.1 生活質量評分
該指標包括角色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四方面指標[6],對所選患者在接受相關護理前后分別進行各項指標的打分評價,統計記錄患者的各項指標評分結果,計算并對比兩組各項指標的評分數據均值;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3.2 不良心理狀態評分
使用焦慮測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測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進行打分評價,統計記錄患者的兩項指標得分,并計算比較兩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均值。分值與不良心理狀態成正比,得分越高表示不良心理狀態越嚴重。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角色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四項生活質量相關指標評分較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較護理前的指標提升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患者在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更好的改善,P<0.05。見表1。
如下表所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的不良心理狀態評分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在接受護理干預后,患者兩項項指標評分都有所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SDS 兩項指標評分較護理前的降低降低幅度更大,表明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P<0.05,數據統計學差異明顯。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指標對比(±s)
注:a 與對照組護理前相比,P>0.05;b 與對照組護理后相比,P<0.05。
指標項目 對照組(n=10) 觀察組(n=10)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 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角色功能 70.25±4.50 75.35±3.35 <0.05 71.50±5.45a 83.50±5.50b <0.05心理功能 73.45±5.05 82.45±3.50 <0.05 73.05±4.50a 91.50±4.25b <0.05社會功能 70.15±5.25 85.65±5.50 <0.05 68.45±5.50 a 90.05±6.35b <0.05軀體功能 68.35±4.50 79.05±4.45 <0.05 69.50±5.35 a 87.85±4.50b <0.05
表2 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組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組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 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對照組 10 57.45±6.50 43.45±5.45 <0.05 63.45±3.50 45.25±3.25 <0.05觀察組 10 58.50±4.50 35.25±3.50 <0.05 62.50±2.25 39.50±4.05 <0.05 P 值 - >0.05 <0.05 - >0.05 <0.05 -
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因疾病和化療反應,會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生理痛苦,患者往往會因此出現情緒和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嚴重的患者會喪失對疾病治愈的信心,抵觸甚至放棄治療。因此,在對白血病化療的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格外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避免因患者產生負面的心理而耽誤治療[8]。
健康宣教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與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讓患者了解白血病和化療的相關知識,認識到通過合理科學的綜合治療可以穩定病情,獲得更好的預后生活質量,消除患者因化療副作用出現的身體不適而產生恐懼、不配合治療,引導和幫助患者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樹立治愈的信心。本次研究的相關指標數據分析,對健康教育在白血病化療患者中的積極作用給予了充分證實。
綜上所述,對實施化療的白血病患者給予健康宣教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認知,極大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從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