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強 邱洪濤



6月10日,特斯拉的股價大漲,總市值達到1839億美元,一舉超過豐田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作為一個成立至今也不過17年的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在汽車行業算是個名副其實的“后浪”。可如今這股“后浪”奮勇襲來,很多“前浪”都有被它拍倒在沙灘上的趨勢。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僅憑Model 3一款車型單月銷量就超過了奧迪A4L+寶馬3系+奔馳C級+雷克薩斯ES的銷量總和;在中國市場,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也也超過了寶馬5系、奧迪A6、奔馳C級,奪得中級豪華車市場第一。
在特斯拉恐怖如斯的挑戰下,傳統汽車巨頭紛紛覺醒,針對性地推出了不少重量級車型,包括奧迪E-tron、奔馳EQC、寶馬i4、福特Mustang Mach-E、保時捷Taycan等,在研發資源、資金投入上更是優先保障。那么它們的競爭力如何,具備挑戰特斯拉的實力嗎,本文就帶大家簡要分析一下。
特斯拉之所以讓傳統造車公司如臨大敵,是因為它根本不和你在品控、做工、質量等優勢領域開展競爭,而是瞄準自動駕駛、電池管理、移動互聯等全新領域。 以傳統造車眼光來看,特斯拉的內飾廉價、做工較差,但是對于那些喜歡新事物的消費者來說,其獨有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超長的續航里程帶來的用車體驗是傳統車型根本沒有的。因此,我們在分析車型的競爭力時也不能從外觀、內飾、動力、操控等傳統指標進行比較,而是挑選續航及充電、智能駕駛輔助、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價格等4個指標,從全新維度進行對比。



續航及充電:☆☆☆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2019年11月上市的奧迪E-Tron,基于專門的電動平臺打造,是奧迪品牌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也是奧迪品牌應對特斯拉挑戰的開山之作,其目標對手為特斯拉Model X。從外觀、內飾、動力和做工等方面來看,奧迪E-Tron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車型,但和特斯拉的一些優勢指標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在電動車最為關鍵的續航里程方面,特斯拉Model X高續航版最高續航里程為575km,奧迪E-Tron在WLTP測試標準下續航里程則為400km,相差了100多km。充電速度方面,奧迪E-Tron 實力不錯,支持150kW 級的直流快充,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80%的充電;特斯拉Model X采用專門的超級充電樁,15分鐘可以充滿200km的續航里程。加速性能方面,奧迪E-Tron的百公里加速為5.5s,這對于一款全電動SUV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但與特斯拉Model X最高3.1s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在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2017年奧迪A8上市時曾推出了世界首個量產級L3級自動駕駛技術,但因為政策、成本等種種原因,后繼遲遲未推廣到其它車型上,直到最近更是宣布放棄L3自動駕駛。具體到奧迪E-Tron上,作為新一代電動車平臺,其在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仍然比較保守,僅配備了轉向輔助、車道輔助、自適應巡航輔助系統等常規的駕駛輔助技術,唯一的亮點是城市輔助系統具有交叉路口輔助、后方交叉交通輔助及變道和出口警告等功能,這和特斯拉獨有的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E-Tron采用的是全數字虛擬座艙,兩個大尺寸高分辨率顯示屏分別為10.1英寸和8.6英寸,此雙屏幕幾乎取代了所有的傳統開關和控制裝置,搭載奧迪獨有的MMI觸控反應操作系統,操作迅捷、可靠。與之相對比的是特斯拉標志性的17英寸大屏可以控制一切,并可通過OTA軟件升級不斷獲得新功能并提升性能。在這方面,只能說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奧迪E-Tron在國內的價格并未公布,但從北美售價74800美元來計算,約合51.3萬元,和特斯拉Model X 75D為93.34萬元相比便宜了不少。


續航里程:☆☆☆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奔馳于2018年發布旗下EQ品牌首款純電動SUV車型——EQC,該車基于奔馳全新的MEA電驅平臺打造,2019年初在德國投產,定位于中型SUV。該車也成為奔馳邁向純電動化時代的戰略產品,被寄予了很多希望。但跟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相比,EQC仍是一款典型的“奔馳”車,其核心亮點更多的在于豪華感、做工等方面,而在續航里程、駕駛輔助、信息娛樂系統方面建樹不多。以至于很多人都形容其為“GLC電動版”。
奔馳EQC的電池容量為80kWh,其NEC綜合續航里程為415km,從廠家的角度來看,這足以滿足大多數場景的用車需求了;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它卻難以破解里程憂慮。與之相比特斯拉model X高續航版則可以達到575km,讓消費者開起來放心不少。
在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奔馳EQC也是非常保守,不僅沒有特斯拉那樣炫酷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就連預警系統(ADAS)也是選裝包,被詬病與時代脫軌。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奔馳EQC保留了奔馳燃油版車型的一體式雙屏設計、柏林之聲音響等,中控屏與儀表盤采用一體化設計,搭載奔馳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營造了奔馳品牌獨有的豪華感。這和特斯拉17英寸大屏的簡潔設計相比稍顯傳統。
價格方面,奔馳EQC則更有優勢,新車共推出2款車型,補貼后售價為56.38萬元和60.68萬元,和特斯拉Model X相比便宜不少。


續航里程:☆☆☆☆☆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當電氣化大潮來臨,以駕駛樂趣自居的寶馬也不能例外。早在2013年,寶馬便發布了新能源i品牌,然而在i3、i8問世后的數年之中,卻未見寶馬在純電動領域有所動作,直到最近情況才有了轉變。不久前,i4概念車緊隨iX3步伐而至,標志著寶馬進入純電動中型車市場,直接競爭對手就是特斯拉model 3,該車將于2021年正式上市。
寶馬i4最大的亮點是搭載了容量為80kWh的動力電池組,WLTP工況中續航能力將達到600km,這和上代的i3、i8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進步。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僅為544km。單從續航里程上看,i4已經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超越。此外,寶馬i4搭載了第五代eDrive系統,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s左右。充電速度方面,該車的最大充電功率為150kW,較特斯拉Model 3稍遜一籌,不過放在全行業來看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寶馬i4的全液晶儀表與中控屏幕連為一體,并采用了曲面設計,中控屏稍稍向主駕駛傾斜,繼承了一貫的家族設計理念。旋鈕+觸控的iDrive操作系統得到了保留,顯示出寶馬對于全觸控方案仍抱有謹慎態度。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寶馬i4還沒有透露相關信息,但以寶馬目前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進展及審慎的態度,預計寶馬i4將很難搭載L3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
2021年,寶馬i4量產版將在慕尼黑工廠投產,開創了德系進軍純電中型車市場的先河。這款新車雖然有著電動車身份,但骨子里依舊繼承了寶馬對純粹駕駛樂趣的追求,保持了游走于傳統與未來之間的精妙平衡感。


續航里程:☆☆☆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保時捷Taycan于2019年9月發布,由保時捷最新的J1自主電動化平臺開發。不同于著重于低成本和高覆蓋率的大眾MEB純電動模塊化平臺,J1平臺目前只面向保時捷Taycan與奧迪E-Tron等高端純電動車型,其競爭對手為特斯拉Model S。
保時捷Taycan發布后立刻收獲了超3萬臺訂單。比爾蓋茨甚至在大夸特夸一番特斯拉之后,毫無顧忌地表明,“我剛買了一輛保時捷電動車Taycan,它很酷,這是我第一輛電動汽車,我非常喜歡它。”然而它真的那么出色嗎,還只是一個土豪的玩具?
續航里程方面,根據美國環保局(EPA)的數據,保時捷Taycan Turbo車型在充滿電的狀態下續航里程僅為323km,比特斯拉Model S高性能版車型(560km)低了42%。充電速度方面,保時捷Taycan是首款使用800V電壓系統的量產電動車(目前最高使用的電壓僅為400V),22.5分鐘可以完成充電量的80%,和特斯拉相比不大,只是其充電樁數量則遠遠不如特斯拉那樣多。加速性能方面,Taycan Turbo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2s,而Model S高性能版只需2.6s。
在智能駕駛輔助層面,保時捷Taycan僅提供了自適應巡航定速控制系統(1.62萬元)和車道變換輔助系統(0.72萬元),這2項選裝。與特斯拉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保時捷Taycan也是基本延續了燃油車的特點,車內仍保留了一些物理按鍵,中控屏UI設計風格與燃油車型類似,只是采用了四塊大屏。這和特斯拉的OTA軟件更新、觸摸屏控制、手機遠程控制等也不在一個層級。
盡管動力性能明顯不及,但在售價上,Taycan卻高達Model S的兩倍。Model S長續航版售價為79.39萬元,而Taycan Turbo則要149.8萬元。


續航里程:☆☆☆☆☆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2019年11月,福特汽車公司在洛杉磯發布了新款電動跨界SUV野馬Mach-E,該車將于2020年底上市。野馬Mach-E最受關注的對手就是特斯拉公司的電動跨界SUV Model Y。
野馬Mach-E上市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第一時間表示祝賀,“特斯拉的首要目標就是加快可持續能源對化石燃料的替代,包括鼓勵其他汽車制造商推出更多電動汽車。野馬Mach-E的發布將激勵對手們從汽油車型過渡到電動車型。”
對于電動車最為關鍵的續航里程方面,野馬Mach-E和Model Y的最高續航里程均為483km。充電速度方面,Model Y在其超級充電站充電15分鐘就能行駛270km,而野馬Mach-E在直流電快速充電站充電10分鐘能夠行駛約76km,顯然特斯拉的充電速度要快的多。加速性能方面,Model Y從0加速到96km需要3.5s,野馬Mach-E時速從0加速到96km花費的時間位于“3秒鐘區間的中間值”,但沒有給出出具體時間,兩車也不分伯仲。
智能駕駛輔助方面,野馬Mach-E將配備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Co-Pilot360 2.0,可以選裝自動駕駛輔助功能(ACTIVE DRIVE ASSIST),該功能幫助駕駛者在特定高速公路路段做到雙手離開方向盤,腳離開踏板的“準自動駕駛狀態”,緩解長途駕駛帶來的壓力和疲勞,這也是福特旗下首個具備“解放雙手”功能的車型。
信息娛樂系統方面,野馬Mach-E似乎受到了特斯拉的啟發,許多設定都是通過一塊15.5英寸觸控屏控制,能夠接收OTA軟件更新,車主也可以通過手機打開汽車。而這三項特性很早以前就已經登陸特斯拉汽車,也將加入到Model Y中。
價格方面也是Model Y更為便宜,野馬Mach-E和Model Y都有多種配置。最便宜的Model Y車型起售價為3.9萬美元,野馬Mach-E低配版起售價為43895美元。


續航里程:☆☆☆
智能駕駛輔助:☆☆☆☆
車載信息娛樂: ☆☆☆☆
價格: ☆☆☆
為了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快速轉型,也為了更好地適應純電動車的發展,大眾推出了全新的模塊化電驅動平臺——MEB平臺,ID.3就是該平臺下的首款車型,該車2020年夏季開始交付,大眾也很明確的將對手鎖定在特斯拉Model 3身上。
續航里程方面,ID.3并沒有太大的優勢,歐洲版的ID.3提供三種不同容量的電池供選擇,分別為45kWh、58kWh和77kWh,與之對應的WLTP工況里程分別為330km、420km和550km。而Model 3的標準續航版則為386km,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的WLTP續航里程為544km。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大眾ID.3則頗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帶有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系統等之外,還支持主動變道功能——當開啟輔助駕駛功能時,檢測到前方慢車,大眾ID.3能夠主動變道,但車速需要在大約88km/h以上。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大眾對標特斯拉進行了大幅提升。具有語音識別、全液晶儀表盤、整車OTA升級等配置,更搭載了一個非常炫酷的增強現實HUD裝置,不僅能夠顯示實時車速、道路限速,還能根據導航信息顯示行進路線,當需要轉彎的時候會有明確的光學信號通知車主朝哪個方向轉彎。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傳統廠商的純電動車型其在續航里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方面尚無法實現對特斯拉的全面趕超,但這并不意味其就沒有競爭力了,畢竟其在可靠性、操控性和作工等方面還是有自己的專長的。由于特斯拉切入的是豪華車市場,因此最先作出反應的主要是德國和美國汽車品牌,而日本幾個主要汽車廠家目前尚無直接對標特斯拉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