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移動微課堂學習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從轉變學習理念、轉變學生學習習慣、更新教學手段等方面入手,以期促進高校教學改革的實現。
關鍵詞:移動微課堂;碎片化學習;微信;市場營銷;教育
教學
引 言
面對增長迅速的互聯網使用人群以及在線教育應用軟件,移動學習模式(E-learning)不失為高校教育可以采用的一種新穎且有重大教育意義的方式。首先,本文將對傳統課堂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闡述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微課堂學習模式,從課程設計、課程反饋、學習需求和學習效果等多個角度的深入分析微課堂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最后對移動微課堂學習模式在高校學生中的使用效果及應用評價進行介紹。
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
在互聯網大數據廣泛應用、現代化科技沖擊的背景下,傳統課堂教學主要面臨的問題諸如:教學設備滯后、學生學習教學能動性較弱、教學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因此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課本固定化、思維僵硬化、知識滯后性等問題勢在必行。從更新教學手段入手,在教育產業化升級的背景下,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輔助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老師讓我學習”轉變為“我要主動學習”,從“我被動吸收課本上陳舊的觀念”到“我主動收集互聯網時代快速流動的各種信息碎片”,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二、構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微課堂學習模式
(一)、移動微課堂設計背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8-2019年度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5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62%。各種豐富的應用場景中,在線教育需求極速增加,預計到2020年年底預我國在線教育用戶數量將超過3.5億人。在我國網民數量已近9億人的今天,借助WEB2.0模式下的微信、微博、各類視頻網站,互聯網和教育產業有效的結合從而促使廣大高校學生接觸的信息具有微型化和碎片化的特征。面對增長迅速的互聯網使用人群以及在線教育應用軟件,移動學習模式(E-learning)將成長為高校教育可以采用的一種新穎且有重大教育意義的方式。因此,E-learning是一種憑借移動設備的幫助去突破時間限制、地點限制的學習方式,更有效率的展示學習內容,深入培養并加強老師和學習者多角度的交流。其次,移動學習的學習環境是可以移動的,不僅教師、學生、研究人員可以移動,學習素材和學習信息也能夠自由地進行更新。本文提出了一種根據微信公眾平臺建立的移動學習模式,幫助高校課程內容實現學習的移動化、微型化和廣泛化,從而彌補了傳統課堂中的內容固定化、手段套路化等問題。
西方學者和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已經對移動學習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Pensrose(2008)首先提出了微課程(Micro-Lecture)概念,認為微內容——來自于知識點的深入挖掘和結構細分化——能夠激發使用者的學習自主性和信息交流能力,在互動交流和知識評測條件下,足以取得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似的學習效果(Shieh,2009)。美國New Media Consortium新媒體聯盟提出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的背景下,移動技術毫無疑問的將成長為教育領域極具發展前景、并對傳統方式帶來重大突破的頂尖技術,全球范圍內使用人數較多的移動應用包括Facebook(美國)、Line(日韓)、微信(中國)、釘釘(中國)等新媒體軟件能夠提供給學習者一個打破時間、空間、地點的學習平臺,勢必對教育行業和教學領域產生促進作用。
(二)、微課堂的具體設計
本文以《市場營銷學》作為例子,闡述移動微課堂即微信公眾平臺的學習模式設計思路,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課程,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保持對市場營銷行業最新動態的高度關注。其次,微信作為我國首個使用月活躍人數超過10億人次的應用軟件,具有廣泛的使用基礎,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得益于微信公眾平臺等功能的推廣,用戶使用率達到了85.8%。
在項目研究初期,教師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建設《市場營銷學》課程微信公眾號“漓說Liketing”,每日推送市場營銷行業最新動態和行業發展新趨勢。每周推送本周課程學習核心知識和復習重點難點并布置下一周預習作業。接下來將對平臺使用者(專業學生以及其他訂閱者)進行樣本收集、問卷分析、調查研究,分別從學習者的基本特征、學習內容、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四個方面進行統計與分系,根據學習者反饋進行平臺內容改進和結構調整。在項目研究后期,可逐步將課程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步驟、管理方式和使用細節等推廣至其他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使移動微課堂的學習模式能夠得到一定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三)、微課堂的實踐應用
通過2018-2020連續三年對課程微信公眾號“漓說Liketing”的使用、課程結構和內容的調整進行分析,超過85.7%的學生表示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構建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微課堂有助于提高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市場營銷學》課程為例,學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能夠獲得:
1、知識要求: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學生明確市場營銷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能夠從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等方面深入了解市場營銷現狀,并從顧客、企業、社會等多維角度分析市場營銷理論,提高對市場營銷學重要性認識。
2、能力要求:從填鴨式學習轉為詳略得當安排學習進程。針對課程中介紹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學生能夠闡明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策略,培養解決市場營銷問題的能力。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學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并能正確運用,舉一反三,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3、素質要求:學習收集整理并分享市場營銷類新聞、使用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等功能提高學生對新媒體知識和技術的敏感嗅覺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判斷能力。
三、教學評價及使用效果
通過移動微課堂的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從被動獲取知識進化為主動吸收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積極性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通過融合高校教學知識和新媒體技術,正確培養學生使用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習慣,進一步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和未來發展動力。同時,該學習模式進一步推動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的移動微課堂在教育領域的實踐應用,改革傳統教學理念,將教學觀念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重視學生即微信用戶的使用感受,通過學生的學習反饋和信息獲取率實時調整授課知識和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何平.移動微課堂教學設計——以《市場營銷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4-5.
[2] 王婷婷,易福蓉.移動微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以“職業英語”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6):61-63.
[3] 張茂紅,宮雪艷,楊 晶,劉 露.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J].福建電腦,2016.(7):109-110.
[4] 丁業銀.大學微信互動課堂的教學創新———以廣告學專業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13.(11):163-165.
作者簡介:張欣 女 1990.09.07-- 籍貫:廣西,學歷:碩士,職稱:講師 研究方向: 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