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地鐵上線“戴口罩刷臉乘車”系統
乘客下載注冊“智惠行”應用,綁定支付方式,并進行人臉識別認證完成線上注冊后,即可刷臉進出站。針對疫情防控需要,系統同時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據悉,哈爾濱地鐵是全國首條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過閘進出站的城市地鐵。
陜西省銅川市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正式啟用
智慧銅川建設以“1+5”工程為主要內容,即一個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和城市運行管理、協同辦公、銅城辦APP、新型智慧社區、大數據市場監管五大應用系統。其中,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作為智慧銅川大數據中心與運行指揮決策中樞,是銅川智慧城市建設重中之重。
山東省“5G產業聯盟”和“智慧燈桿聯盟”正式成立
兩大聯盟將圍繞5G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搭建合作促進平臺,聚集產業中堅力量,推動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綜合共享。
美團與上海閔行區市監局合作推出食品經營許可證“云申秒批”功能
這是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與互聯網平臺聯合推出的“在線辦證”試點,只需4步就能完成:商家登錄美團APP完成實名認證;根據申請的業務選擇相應許可申請事項;上傳現場視頻及申請資料;審核通過后領取許可證。這種模式將通過美團APP推廣到全國30多座城市。
韓國啟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駕照
7月起,韓國27個駕照考場申請更新或辦理駕照時,可用電子駕照代替實體駕照。為確保電子駕照真實有效,移動運營商的認證系統和警察廳的駕照管理系統將以區塊鏈網絡為基礎實現聯動,可同步驗證手機用戶信息真偽。
杭州城市大腦推出“線上行政服務中心”
該中心可通過省、市、區(縣、市)、鎮(街)四級聯動,打通相關部門間的數據壁壘,把“無感”智慧審批納入城市智慧治理體系,進一步節約企業和政府的人力成本。
智慧科技助力鐵路防洪
據悉,鐵路部門通過運用“無人機+衛星圖片”自動監測外部環境變化,可及時獲取鐵路沿線2至3小時大風暴雨等天氣預報,加強應急布控;還可運用雨量監測系統、電子圍欄等科技手段,密切監控鐵路沿線設備狀況和雨情變化。
太原迎澤區今年將建200個智慧小區
據介紹,作為太原市迎澤區率先建成的智慧小區之一,湖濱麗景小區具有除“刷臉”進門、智能垃圾分類設施等功能外,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打造了未來社區體驗之家。未來,迎澤區計劃年內共建設200個智慧小區,利用
“互聯網+”方式提升小區管理水平。
華為發布智慧交警解決方案
華為發布智慧交警解決方案,全面應用AI、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為交通執法、車輛查控以及交通管控場景提供ICT技術解決方案。
南京溧水智慧城市平臺助力防汛搶險
溧水區智慧防汛綜合應用系統實現了“一屏感知”全區河流水庫水位信息,并可通過視頻,在指揮大廳實時了解各水域關鍵點的狀況。該系統中除了綜合信息、實時監測,還具備防汛調度功能,可以一鍵了解溧水區防汛指揮體系、各鎮街及河流的防汛要素情況以及應急響應流程,還可一鍵切換“城市預警聯動”平臺,此平臺包括險情、水情、城市治理、民生訴求、警情數據等信息,可24小時智能預警。
工業互聯網杭州空港引進跨境工業互聯網平臺
該平臺將全面整合國內外供應鏈、跨境貿易、進出口關務、海外零售等業務場景,融合資本鏈、物流鏈、數據鏈,打造“訂單-資金-物流”的全鏈路閉環管理的跨境電商平臺。目前平臺已與西班牙華人超市、Yipins、美國WISH、亞馬遜等開展合作。
中國聯通成功入圍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實驗室
該實驗室依托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多維能力,圍繞工業網絡技術、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技術、工業網絡安全技術三大方向開展研究。
騰訊云張家港工業云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騰訊云(張家港)工業云平臺是騰訊云(張家港)工業云基地的線上服務平臺和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批已與沙鋼、永鋼、陶氏、華昌、東華能源等52家企業簽訂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協議。同時,基于平臺的能力也對10余家企業開展了智能制造診斷及政策咨詢服務。
工信部與應急管理部攜手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
近日,工信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赴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調研,攜手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強調,要圍繞“共創平臺、共享數據、共育生態”,從安全生產問題最突出的行業入手,以點帶面,大力推動試點示范;以人為本,全面提升從業人員能力素養;以重點龍頭企業為牽引,探索構建產業聯盟,努力培育產業生態,多方發力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在安全生產領域融合創新。
深圳首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
落地昨日,龍崗區政府與華為簽約,聯合打造龍崗區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該中心是龍崗區與華為在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創新應用合作上的重要里程碑。雙方將積極為區內企業“量體裁衣”“分企施策”,加大工業互聯網政策扶持力度,助力龍崗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
智能制造神州控股與柳州人民政府、云墾智能合作打造智能制造國家級產業基地
根據協議,神州控股將依托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領軍者經驗,與柳州市政府和云墾公司充分合作,加強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合作,助力柳州市成為國家級數字經濟產業高地。
中車四方打造高鐵核心智能工廠
近日,中車四方所承擔的“高鐵核心機電系統產品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順利通過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組評審驗收。該項目可使企業生產效率提高63%,運營成本降低26%,產品升級周期縮短39%。
5G信息美的、中國電信、華為“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暨5G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立
三方將基于美的制造車間和物流倉庫的實際應用場景,利用電信和華為在5G領域的技術優勢,以解決業務痛點、滿足實際生產訴求為出發點,攜手構建5G在離散制造行業的集成解決方案。同時,三方共同成立了“5G聯合創新實驗室”,基于美的實際生產環境,打造5G與云和AI的應用創新方案研究和測試驗證平臺。
愛立信5G合同超越華為據愛立信官網顯示,其已經獲得
95份5G商用合同,成為全球5G商用合同數量最多的企業。而華為5G商用合同依然保持在2月份公布的91份,目前尚未有相關增加合同信息。
NB-IoT正式納入5G標準
國際電信聯盟召開的ITU-R WP5D會議于7月9日圓滿結束,本次會議對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做出重大決議:3GPP技術正式被接受為ITU IMT-2020 5G技術標準。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亮點是NB-IoT和NR一起正式成為5G標準,這是全球科技產業的一個重大歷史時刻!至此,5G三大場景核心支持標準已準備就緒,為5G加速商用奠定基礎。
中興通訊聯合廣州移動嘗試5G室內外協同
廣州移動聯合中興通訊在廣州率先完成5G室內外協同方案的外場驗證。數據表明,在無需任何新增投資的情況下,該方案可以解決5G現網中低負荷時的室內外同頻干擾影響,可提升室內外交界區域終端用戶約10%的性能增益。
上汽“5G+L4”智能重卡啟動準商業化運營
上汽集團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5G+L4”智能重卡已經在上海洋山港啟動準商業化運營,今年計劃完成2萬個標準集裝箱運輸任務。上汽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整車技術和智能技術的優勢,將洋山港建設成集智能駕駛、智慧物流于一體的智能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