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藏語有復雜的語法現象,其中詞性變化是藏語語法中一個重要特征。隨著語言環境的不同變化,動詞變為名詞的現象在藏語詞性變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論文從動詞變為名詞的形式,兩種詞性的性質、特點以及與其他詞性的關系、語音差別等方面進行了略述。
關鍵詞:動詞;名詞;詞性變更
一、動詞和名詞的語法語義
隨著人類社會的的發展,實詞也在不斷規范化、系統化。在西藏也有歷代譯師所寫的有關語法文章和譯著推進了語法理論化的歷史價值。藏語中名稱的語義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馬進武老師說:“包含幾個音素表示某事物的本質。”[1]沒有多大區別。雖然詞的分類也有很多,但馬進武老師把詞分為名詞和形容詞、動詞、數詞四類,對藏語來說內容真實,不復雜,所以藏學語法學者們都以這說法為標準。藏語中名詞是指動物、物體、事物和意識等整體和部分性質形象的全部名稱。[2]例如:“風、水、火、土。”藏語中動詞是表示動物的勞動和實體的變化。[3]例如,寫、喝、教、降落、飛。”
二、表述動詞變為名詞
藏語中詞組之間的性質變化中動詞經常轉變為名詞,轉變形式多變且具有復雜性。而且動詞能否指示自己和兩個動詞合成后有沒轉變成名詞要認真觀察。另外名詞的性質變更有名詞變為動詞,形容詞變為名詞,數詞變為名詞等種類有很多,但藏語中動詞變為名詞的現象占重要的地位,因此下列只談論動詞變為名詞的現象。
2.1動詞未加后綴時變名詞
動詞成句時可以加后綴也可以不加得看整句的邏輯,單獨用時一定要加后綴,不加會有不少誤認為是名詞。[4]這就得知動詞后可以按詞性變化加后綴或不加也可以,但是單獨使用時不加后綴,就會誤于名詞。由此可見,許多動詞如果不加后綴就變成了名詞。例如:心(sems)、寫(bris)、隔(?hod)銬(sɡroɡ)、東(?ar)、西(nub)、講(ɡsus)等動詞。父母想子女(pha ma bu la sems)、此文老師所寫(r?om ?di rɡan ɡjis bris)、間隔被墻隔(bar m?hams ɡja? ɡis ?hod)、野人被鎖銬(mi rɡod l?aɡs kjis sɡroɡ)、日出日落(?i ma ?ar da? nub)、喇嘛講(bla mas ɡsu?)時擔任動詞。我心有我管(ra? sems ra? ɡis ɡnon)、前世學者的文體(s?a rabs mkhas pa?i bris)、房間間的隔板(kha? miɡ bar ɡi ?od)、野馬馴服的銬(rta rɡod ?dul ba?i sɡroɡ)、方的東和西(phjoɡs kji ?ar da? nub)、佛的經書(ston pa?i ɡsu?)等時是名詞。
2.2動詞后加后綴 p或b后變名詞
動詞后添加 p或者b在句子隨語句的變化而變化,變成名詞的也不少。例如:自守領地( ra? sa ra? ɡis sru? ba)、享受所望(?dod pa lo?s su spjod pa)、獻佛塔(sku ɡsu? thuɡs rten ?bul ba)、看學術經典( tiɡ pa?i ɡ?u? la lta ba)、顯出一切美好( jod ?had bde bar sna? ba)、地球往右轉(ɡo la ɡjas su ?khor ba)連上團結的手(mthun pa?i laɡ zu? ?brel ba)、掩蓋整理(bden don rɡjb tu ɡsa? ba)、指向幸福的道路(skjid pa?i kha phjoɡs bstan pa)、趕往拉薩(lha sa?i phjoɡs su ?ɡro ba)等句子的守( sru? ba)、享( spjod pa)、獻(?bul ba)看( lta ba)、顯( sna? ba)、轉(?khor ba)、連(?brel ba)、掩(ɡsa? ba)、指(bstan pa)等是動詞。守衛包圍(sru? bas mtha? ?khor skor)、道德文明(spjod pa ja rabs ldan)、獻上禮品(?bul ba jar la phul)、觀點告訴別人(lta ba ɡ?an la b?ad)、窮人無憂無慮(med bo?i sna? ba skjid)、陷入世間(??iɡ rten ?khor bar lhu?)、漢藏關系好(bod rɡja?i ?brel ba bza?)、秘密外傳(ɡsa? ba phji la b?ad)弘揚佛教(na? ba?i bstan pa bskja?s)、與人相斗(?ɡro ba mi da? ?thab)等也由原來的動詞隨造句的語境、詞組、連接詞變為名詞。這些詞大多是前加屬格或施事詞,這就有了區分力。《藏語語法深義明釋》中提出屬格的前后加動詞,動詞會變為名詞詞性或作用詞,這些詞不能提出實際動作但要有屬格的屬性。[5]如國家的機密(rɡjal khab kji ɡsa? pa)中連接詞kji的前面是名詞,后面是動詞,這能知道屬格的連接詞可以分辨是不是動詞詞性變為名詞詞性。屬格的連接詞還在這句中起到名詞的作用這是因邏輯的次序中得知。
2.3動詞后加上主格[6]會變成名詞
動詞之后加上指示物的音或主格會變成名詞,比如:藏語中筆稱為書寫工具(smju ɡu la ?bri spjad)、從事活動的人稱為活動者(bja ?ɡul soɡs spel ba?i mi la spel mkhan)、生神及護法神稱為守護神(ɡ?i bdaɡ da? ?hos skjo? la sru? ma)、手寫的文字叫寫本(bris pa?i ji ɡe la bris ma)、做出來的東西叫制作片(bzos pa?i ?a laɡ la bzos ma)、用來裝飾寶石稱裝飾品(brɡjan bjed kji rin po ?he la rɡjan ?ha)、配制的藥物稱配料(sman sna bsdebs pa la sdeb ka)、喝的水稱飲品(?thu? b?i ?hu la ?thu? bja)這種動詞只能在名詞后面加上表示物的音或主格才能表示名詞,動詞本身并不能成為名詞。
三、結尾
世間萬物皆無常,并非永恒不變,實物相互有聯系,并且變化也存在一定的規律。詞性變化也一樣詞與詞之間存有聯系,變化有規律,因此藏語詞性變化中同樣有規律可尋。藏文詞性變換的因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外需要在學習和研究分析中探索總結。比如:東方的人叫東方人(?ar phjoɡs kji mi la ?ar ba),太陽的升起叫日出(?i ma ?ar ba la ?ar ba),其中東方人(?ar ba)和日出(?ar ba)雖然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有一種間接的聯系,不能聯系不能認為沒有。另外實詞的詞性變更中,有名詞變動詞,形容詞變名詞,數詞變名詞等有很多種類,但藏語中動詞變為名詞的現象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只談論到了動詞變為名詞的詞性變更現象。
注 釋
[1] 馬進武.《藏語語法明燈》【M】.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1
[2] 馬進武.《藏語語法明燈》【M】.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1
[3] 馬進武.《藏語語法明燈》【M】.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1(4)
[4] 馬進武.《藏語語法四種結構明晰》【M】民族出版社,2008
[5] 多識.《藏語語法深義明釋》【M】甘肅民族出版社1987年12月
[6] 此文主格表示主語的虛詞或名稱后綴成分叫主格
作者簡介:求吉尕哇(1996-04-),男,藏族,籍貫: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西藏大學文學院19級研究生學生,學歷:西藏大學19級碩士研究生,職稱:學生。研究方向或從事工作:方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