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萱
【摘 要】文章針對動畫片中除常見的幾種畫面構圖形式如九宮格構圖、十字形構圖、三角形構圖、S形構圖、水平構圖等之外的幾種特殊構圖形式進行總結與分析,總結動畫片中鏡頭畫面構圖的原理,并在美學距離法則的基礎上,圍繞這幾種特殊的構圖形式進行總結歸納,闡述在動畫片中使用幾種特殊構圖形式的方法與意義。
【關鍵詞】動畫鏡頭;構圖形式;美學法則
中圖分類號:J93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33-02
動畫片的本質是電影,因此動畫片在鏡頭畫面表現方面必須符合電影藝術的表現規律。蒙太奇是動畫片制作中基本的表現手段。在動畫片中,構圖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常見的構圖形式有九宮格構圖、十字形構圖、三角形構圖、S形構圖、水平構圖、垂直構圖。除此之外,在動畫鏡頭設計中,還有封閉式構圖、開放式構圖、框架式構圖和空白式構圖,這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這幾種構圖形式對提升動畫畫面的空間感和層次感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深入地探討與研究。
一、動畫片中鏡頭畫面構圖的幾種特殊形式
(一)封閉式構圖
在封閉式構圖中,動畫片中的角色被精心設計,以達到畫面平衡。封閉式構圖的場景畫面是相對獨立、封閉的,畫框內外空間有著嚴格的界線,內外空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畫框作為一條分界線將內外空間客觀地分割開來。在封閉式構圖的場景中,事物的運動局限于畫框之內,所表現的內容只局限于畫面之內。封閉式構圖更習慣于把主體放在幾何中心處,注重畫內空間視覺元素的布局,注重視覺形象的穩定、均衡與和諧。封閉式構圖的畫框限制了事物的運動范圍,強調了畫面的完整性,在人物特寫鏡頭中,雖然表現人物局部鏡頭,但也具有畫面的完整性。封閉式構圖是畫框內的形象展現,對觀眾的思維干涉程度較大,場景內部要表達的情感在一定范圍內被限制,屬于一種相對被動的接受方式。因此,封閉式構圖的畫面比較寫實,場景給人一種視覺重量感,觀眾能夠明顯地感覺到畫面是被小心安排和刻意建構的。封閉式構圖更加注重畫面空間的平衡感,對光線的應用和對構圖嚴謹均衡的要求,能讓觀眾依靠直觀的視覺形象完整解讀畫面的信息,觀眾通過對畫框內信息進行分析思考從而產生共鳴。因此,封閉式構圖較為完整地展現了場景,清晰、明確地交代了場景中事物的運動和關系。
(二)開放式構圖
開放式構圖是在長鏡頭理論出現后誕生的一種新的構圖方式。在電影領域,開放式構圖多應用于紀錄片中,畫面中的許多元素超出攝影師的控制范圍。開放式構圖的特點表現為動畫中有些角色局部的身體可能會被畫面的邊緣切掉,或被前景的實物遮掉。隨著人們的審美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有時候隨著動畫鏡頭畫面的切換與轉變,我們很難區分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開放式構圖在安排畫面中的視覺元素時,注重表現畫面外部的沖擊力與視覺張力,強調畫面空間由內向外的延伸。它打破了場景畫框的限制,將場景內外看作是同一個表現空間,使角色和場景擺脫畫框的束縛。在開放式構圖中,主要強調畫面的連續性,但并不是將所有的動作和場景放在一個鏡頭中表現。因為單幅畫面會出現一些不完整、不統一的現象,開放式構圖更加注重的是畫面以外第二空間的存在與想象的延伸,從而使構圖具有更強的自由性和延展性,以傳達更多的畫面信息。開放式構圖與封閉式構圖相比,主要優勢是突破了鏡頭的限制,形成了鏡頭外的畫面延伸,留給了觀眾一定的聯想空間,仿佛身臨其境,使聯想與想象有效地彌補了畫面本身表現的不足。
(三)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是動畫片中一種常見的構圖形式,畫面利用前景的幾何關系,能形成集中的視覺,營造第一人稱的現場感。在實際拍攝中,作為框架的物體有很多,比如樹枝交叉構成的框架構圖、窗戶、洞穴口等,可以營造各種氛圍。
通常我們可以應用光線照射形成的局部高亮與周圍暗部形成框架式構圖,比如動畫片中常用的追光燈,以光照區域邊界為框線,形成明暗反差的框架。運用對稱、豎直平行,或者人們熟知的事物結構(門框、窗框等),再運用畫面邊界以及人們對事物的印象進行補全,也可以完成框架的構建。在框架式構圖中,我們要打破以往尊崇傳統框架的思維模式,窗戶與常用交通工具的門窗等等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框架模式,利用畫面邊界與場景里的事物完成創意框架式構圖需要創新與思考。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細節觀察,在建筑群體里突破以往的門窗框架式構圖,多與建筑內的輪廓相配合,比如樓道、中庭,調整取景的拍攝角度,通過低角度或高角度鏡頭構建成一種框架式構圖,比如對旋轉樓梯的俯拍,形成完美漂亮的漩渦框架式構圖,這也是對傳統框架思維的創新與突破。框架式構圖不僅僅是平面二維的一種構圖模式,它可以從多角度、多空間去詮釋。在動畫制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畫面的縱深程度,利用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房頂,形成遠近不同的距離對比,這些都是框架式構圖的創新表現形式。框架式構圖可以是一種無形的表現形式,它可以是一大塊色彩、一大塊陰影,這些都是框架式構圖展現出來的畫面形式美。
(四)空白式構圖
空白是場景構圖的重要法則之一。空白也稱留白,“留白”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它指的是在傳統書畫等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為使整幅作品在畫面的章法、構圖上更為協調乃至精美,有意地在畫面上留下一定程度的空白,通過空白營造出一種空靈含蓄、富有東方美學氣息的意境美,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在動畫場景構圖中,空白的本質是要給予觀眾一定的發散思維與想象的空間,從而讓觀眾在動畫片中尋找到與自身價值觀念相符合的主旨思想。動畫場景畫面中一定會構建一些空白的部分,這些部分并不是純粹的白色,而是由單色調作為畫面背景,起到烘托主要視覺元素的作用。空白雖然不是畫面主要表達的部分,但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空白的存在可以表現構圖美感、畫面意境、視覺空間。不同的空白構圖方式能使畫面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比如主體周圍的空白能夠使主體更加鮮明、突出;大面積背景的空白能夠營造氛圍與意境。可見,在場景畫面構圖中留有適當的空白,不僅可以突出主體以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對于動畫片的信息傳達也是十分關鍵的。在動畫片中,虛化鏡頭也是空白式構圖的一種表現手法,運用焦點的虛化處理,簡化構圖,凸顯畫面主體,營造意境,從而增強情感。
二、美學距離法則
各種構圖形式最終都要遵循一種美學法則,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指出,在審美中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它在審美經驗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而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離說”,即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保持適度的、非功利性的心理距離,審美才能夠進行。所以要利用合理的空間距離來表達情感。在動畫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需要的是把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我們需要達到的距離,是更接近于藝術家本人的創作思維,將觀眾與被拍攝的主體置于一種物理關系之中。這涉及到每個場景的景別,鏡頭的運動與鏡頭角度相互配合才能創造一種舒適的視覺距離。想讓觀眾身臨其境般地置身于鏡頭當中,就需要藝術家在鏡頭設計方面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和展現充分的美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美)史蒂文·卡茨.電影鏡頭設計[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