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潞



【摘 要】賽博朋克文化是這幾年來電影、設計中常常見到的一種文化風格。本文分析了賽博朋克文化的起源與特點,以及對這類文化現象做出了解析,并研究其在服裝設計中的設計表現以及具體應用。當下,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在賽博朋克文化中提取靈感,將服裝設計與高科技技術、新型面料相結合,并融入了復古元素,使整件服裝看上去前衛又不浮夸,也讓服裝設計不再是單純的穿著設計。
【關鍵詞】賽博朋克;服裝設計;美學;
中圖分類號:TS941.1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52-04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普通的服裝追求,而越來越注重服裝的款式、色彩、元素、細節、搭配等等問題。多元文化的滲入,以及經濟條件的改善,讓人們開始重視精神領域的問題。賽博朋克是一種新穎的、透露著神秘感的新時代文化。在描繪賽博朋克的各種小說、電影里都充斥著科技與人類的沖突。賽博朋克文化中的視覺沖擊和想象空間給予了人們許多服裝設計上的靈感,除此之外,其中的一些“功能性”也可以運用到服裝設計當中。文章立足于賽博朋克文化的起源與特點,結合現代服裝設計案例,分析、總結賽博朋克文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作用以及價值。
一、賽博朋克文化
(一)賽博朋克文化的起源
“賽博朋克”,也被稱之為數字朋克或電腦朋克,最開始出現在科幻小說中,是科幻小說家布魯斯·貝斯克的小說名。賽博的英文單詞是CYBER,貝斯克在使用這個單詞的時候,即給這個單詞下了兩個定義,第一個定義是“生物與機械的關系”,第二個定義就是“技術對社會的控制”。
而賽博朋克逐漸傳播開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冷戰和中東戰爭的爆發使得整個社會產生動亂,而隨著工業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似乎又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希望。這種現實的困苦、災難與對未來的期盼形成了一種矛盾,這個社會中絕望與希望并存著。
賽博朋克文化真正的起源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時興起了科幻小說文學運動,賽博朋克文化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文化。“高科技,低生活”就是這個文化的“口號”。這一類型的小說以社會矛盾、社會秩序受到影響的反烏托邦世界為背景,展現位高權重的人群、社會底層的人群與人工智能的矛盾,亦或者描述外太空的未知科技與人類。
(二)賽博朋克文化的特點
賽博朋克為何會變成主流文化?因為賽博朋克文化作品與反烏托邦作品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反烏托邦作品所透露的是人們活在看起來平和穩定美好的世界里,但卻有著骯臟、黑暗的社會事實,而賽博朋克文化作品透露給人們的訊息則是在黑暗的世界里也會有希望和光明。
拒絕沉悶和拒絕“干凈”是賽博朋克的一個特點。歷史上一些小說家們對傳統科幻小說所言的整潔、秩序的實驗室與統一的服裝產生疑問,要把原來一個完美的場景變成一個消極、黑暗的場景(這也是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的),但是在這些場景之中,卻又透露著希望、積極的內在,由此催生了賽博朋克。所以,我們認為賽博朋克是一種表示殘缺,但是又透露著美感的文化。
賽博朋克所描述的并不是完全的高科技世界,其中仍然會有老舊的事物存在。
二、賽博朋克文化的視覺美學特征分析
(一)賽博朋克文化的視覺美學特征分析
一般人認為,當信息技術、電腦進入了每個家庭乃至于普遍全球之后,再繼續以之前的形式去寫賽博朋克小說就顯得有點“老土”了,于是,賽博朋克的漫畫、電影熱潮就來臨了。
賽博朋克在電影中的“首秀”,非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莫屬了。其中呈現出來的畫面,讓人們不再停留于想象,而感受到了強烈的視覺效果,成功地詮釋了賽博朋克。《黑客帝國》,被評價為“豐富的內涵與華麗的場景相結合”。《頭號玩家》、《第五元素》、《愛,死亡和機器人》、《銀翼殺手2049》以及由漫畫改編為電影的《攻殼機動隊》等電影,更是把賽博朋克推上了熱潮,人們被其中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給吸引了。
1.場景
賽博朋克的電影有獨特的美學格式:場景偏好于冷色調,鮮少有白天的場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閃爍的霓虹燈、舞動的全息影像、高空的行駛工具成為了冰冷街景的點綴,除了這些看似熱鬧、繁華的場景之外,還有連綿的雨夜、殘缺的大樓、臟亂復雜的地下室、陰暗的小巷、狹窄的樓間距等,不同場景形成了強烈對比。雖然電影中的主體基調沒有發生改變,卻依舊能感受到“外在”場景(表面上的世界)與“內在”場景(真實的世界)之間的矛盾性。賽博朋克所描述的世界并非如眼前一般先進,仍然有一些落后的、被破壞了的東西,比如老式電腦、故障電視機、disco球燈等我們認為比較古老的事物。這說明了賽博朋克的后現代風格并不是只有高科技、金屬感、工業感,也有濃厚的復古感。
在色彩的運用上,賽博朋克的電影往往會使用一些飽和度較高的顏色或者亮度較高的顏色來進行點綴。即使這些色彩十分鮮艷,但是大基調是黑灰色,讓電影始終保持著“黑暗美學”的風格,以此來呼應賽博朋克的反烏托邦的悲觀主義色彩。
賽博朋克的設定場景中經常會出現許多東方元素,比如東方服飾、紋樣、文字,甚至是日本藝伎形象,就連街景也可能有上個世紀的香港或者東京的感覺,不過融入了后現代高科技的畫面,給人一種“又新又舊”的感覺,甚至有人把這個定義為“拼湊美學”。說到底,這都是現代多元文化的體現,是經濟、科技發達以后,文化交融的結果。
導演維倫紐瓦認為《銀翼殺手2049》是“美麗的哀傷”,這句話總結了賽博朋克的黑暗美學基調,這一基調不僅僅表現在電影呈現給觀眾的內容中,也表現在視覺呈現給觀眾的效果上。
2.人物
(1)人物形象
賽博朋克電影中,大量出現仿生人、半仿生人,而且還經常會出現“半人身、半機械”的“殘缺人”,這體現了賽博朋克的世界里人類與機械密不可分的矛盾關系,也符合上述所說的“拼湊美學”。
(2)人物服裝
在人物服裝的設計上,大都喜愛純色、素色,或者偏機能、軍事風格的服裝,這跟電影本身的故事有關。為了方便角色行動,這些服裝基本都有幾個特點——修身、機能、多功能,總的來說就是功能性服裝。另外一種常見的服裝就是素色的長款風衣外套或者大衣,簡單、大氣。
類似于場景設定,在人物服裝的設計上,穿著帶有東方元素的服裝的人物也不少,如《銀翼殺手2049》中大反派的穿著就是極具東方風味的,他長期穿著開襟道系服裝。另外,賽博朋克電影中的科幻故事與太空站、實驗室密不可分,不過在設計這類場景中的人物時,服裝款式上會做出一些改變,常使用中國傳統服飾的門襟設計。
機械、裝甲的元素在賽博朋克的服裝設計中也非常多見。賽博朋克領域中有一個專用詞匯叫做“賽博格”,“賽博格”是英文Cyborg的音譯,翻譯過來為義體人類、生化電子人,是用機械替換人體的一部分,用機械連接大腦。除了義肢以外,影片也會用形似“機械人”的機甲服來表現“賽博格”,顯得服裝有“未來感”。
另外,在電影當中,為了凸顯出服裝的科技感,在面料的選用上會比較特殊,比如選用PVC材料或者其他的反光、發光材料。這種面料光滑、防水,并具有反光性,如同透明雨衣,老版《銀翼殺手》中的女主角就穿過這種面料的服裝。
賽博朋克風格與其他的風格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賽博朋克風格是未來科技感與復古感相結合的產物,因此電影當中有不少復古造型。
(二)賽博朋克元素、特點的提取
1.從場景中提取
分析了賽博朋克文化的視覺美學特征之后,可以從場景美學中提取出賽博朋克的幾個元素、特點:(1)高明度點綴色彩;(2)金屬感、機械感;(3)破壞、殘缺、分割元素;(4)扭曲、拉伸、故障的圖形;(5)不對稱元素;(6)東方文字元素;(7)復古元素;(8)科技未來感。
2.從人物造型中提取
賽博朋克人物造型中服裝的幾個元素、特點:(1)使用金屬感面料、涂層面料;(2)素色;(3)有稍許機能風;(4)東亞元素;(5)機甲元素;(6)未來感;(7)復古元素;(8)局部機械化。
三、賽博朋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賽博朋克的風靡,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也嘗試在服裝設計中融入賽博朋克元素。這種元素的融入不僅僅體現在服裝本身的設計和造型的搭配上,還體現在秀場的整體設計與一些概念設計裝置上。
(一)服裝設計中的賽博朋克元素、特點與表現形式
1.金屬感、機械感
各大品牌的賽博朋克風格服裝,按色彩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極具未來感的素色服裝,如圖3-1,一般使用素色無紋理的面料;第二種則是在服裝中運用一些涂層、珠光等帶有反光作用的面料,這種面料會使服裝具有“金屬”質感或者說是“機械”質感,模特的動態也會讓服裝的顏色有不同的變化,呈現炫彩的效果,如圖3-2。這兩種風格的色彩讓人聯想到干凈的太空空間站與從事高科技行業的工作人員,符合上文提取出的“機械感”、“金屬感”特點。
圖3-3模特頭上戴的是金屬漸變棒球帽,從材質上改變了人們對棒球帽固有的設計思維,金屬的材質體現了金屬、機械感,并且為觀眾呈現了未來感。
2.機甲元素
從結構細節上來說,機甲元素是設計師常用的元素之一。如圖3-4、圖3-5,將機甲的設計運用在其中,與電影《攻殼機動隊》中主人公的服裝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圖3-5中機甲胸衣的搭配,使得整體服裝松弛有度,十分有層次感。
3.復古元素
賽博朋克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復古元素的運用,將其融入到科技感之中。在一部分服裝當中,復古元素體現在圖案上。如圖3-6,設計師運用了波點圖案,波點元素是永恒的經典,永不過時,又透露著一些法式復古風情;圖3-7的條紋圖案,呈現在具有科技感的反光珠片面料上。在復古元素的使用方面,設計師不會將其運用到整套服裝中,而是通過搭配或者拼接使兩種不同材質、不同感覺的面料相互碰撞,使這種拼接美學呈現出震撼的視覺效果。
而圖3-8則是在版型上體現復古,墊肩收腰小西裝,以及模特的整體造型,會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disco造型。
4.東亞元素
賽博朋克離不開亞洲文化,迪奧19年早秋的男士系列服裝將這一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從秀場的布置到服裝的設計,甚至到大秀的邀請函,都有日本傳統“櫻花”元素的融入,如圖3-9的櫻花包和櫻花襯衫。
從款式上來看,圖3-10的馬褂形式的上衣,圖3-11的門襟設計,圖3-12的腰封設計,圖3-13的漸變染色衛衣裙以及內嵌百褶裙,還有圖3-14的斗笠設計,這些都是從亞洲服裝中提取的元素,營造了東方復古風情。
5.機能元素
傳統款式與前沿科技感巧妙結合,使得服裝與賽博朋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比如,圖3-15模特手中拿的“槍式馬鞍包”,還有圖3-16模特身上穿戴的“軍事風技能背帶”,而這些設計也改變了以往的固有思維,采用了漸變皮革面料。圖3-17的機能馬甲雖沒有在面料上進行創新,但是與造型怪異的方塊增高鞋搭配在一起,整體感覺較為前衛。
(二)場景中賽博朋克的表現形式
場景布置是營造整體造型的重要前提。圖3-18明顯地運用了賽博朋克的美學風格,兩旁昏暗的街道、潮濕的地面、懸掛的廣告牌……整個場景從裝置到色彩都與賽博朋克電影的視覺效果相仿;在燈光的顏色上,運用了紫色、紅色、藍色等高明度點綴色;秀場的走道上方高掛著寫著中文“復制人”的燈籠,運用了東方文字元素,呼應了主題與整體造型。
圖3-19的秀場布置上,明亮的彩色射燈為全場營造了氣氛。空山基專門打造的巨型女機器人像極具動態感,矗立于中央,以一種超現實的未來主義形式展現了人體美和賽博朋克美學,充滿科幻色彩。
不僅僅是秀場,圖3-20的lookbook場景布置從整體風格來看,運用了“霓虹色彩”,呈現出由熒光紫到熒光綠變化或者說是有漸變色彩效果的背景。在布置上,背景十分簡單,僅僅是用了一輛破舊但形狀超前的汽車當裝飾。另外還有一些場景用了塊狀燈光作為背景(圖3-21),為整體的造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四、總結
賽博朋克是科技發展的同時,人類添加以想象而出現的文化,當這種文化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與追捧的時候,就會滲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科技發展、社會矛盾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賽博朋克除了給予人們美學視覺以外,還闡述了人們對未來的恐懼與期許——即使世界是黑暗的,但還是有美好的事物。另外,賽博朋克所描繪的高科技世界也為人們在服裝設計與科技的結合上擴大了想象空間,使服裝設計充滿了更多可能性。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將更多的“功能性”帶入到服裝設計當中。
參考文獻:
[1]黃瑩.美國電影<銀翼殺手2049>的哲學命題和美學體驗[J].名作欣賞,2018,(33):139-140+161.
[2]程婉秋.淺談三維動畫中的賽博朋克風格[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11.
[3]游宇熙.從賽博朋克看后現代主義美學中的文化融合[J].大眾文藝,2017,(15):282.
[4]周全,周小儒.論基于賽博朋克精神內核下的視覺藝術表現[J].大眾文藝,2018:130.
[5]金璐.賽博朋克在平面設計中的美學表現[J].戲劇之家,2019,(27):102.
[6]王文娟.淺談賽博朋克風格在服裝中的特點及表現[D].中國傳媒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