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 要:對于未受招投標法律法規規制的采購業務,許多企業存在管理目標不明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采購成本高、風險不受控等問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并結合企業具體實踐,對非法定方式的招標采購探討了有關管理策略。
關鍵詞:非法定;招標采購;管理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發生大量的采購業務。除法律法規強制規定必須依法進行招標的業務外,企業應從合規管理角度出發,對其他類型的采購業務進行規范管理。企業可以參照招投標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實際制定適用于本企業的采購招標管理制度。目標是通過競爭方式進行選商,對采購業務進行規范管理,維護供需企業雙方的利益,營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防控經營風險,降低采購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一、管理應對策略
1.1? 加強制度建設。
企業應建立招投標管理制度,對法定和非法定方式的采購業務進行統一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區分具體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對于非法定方式的采購管理既要承接上級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又要符合風險防控要求。招標管理制度中要明確管理目的和依據、招標工作基本要求、管理機構設置及具體職責、招標管理具體內容,實施監督考核方式等內容。尤其要明確非法定方式招標采購應采取的選商方式,可根據業務的內容及復雜性、專業性特點,選擇通過競標、競價、詢比價等方式進行競爭性選商。對每種選商方式要提出工作要求和管理標準,規定具體工作流程,強化專業管理職責,確保依法合規開展。
1.2? 加強管理體制建設。
實現規范采購,要落實組織保障。因招標工作涉及到企業各業務部門,專業性要求高,管理職責交叉,管理流程較長,需要企業建立有力的保障機構。企業應成立公司招標監督管理委員會及招標辦公室,強化招標管理領導責任和歸口管理責任;同時也要明確監督管理、業務管理、支持保障等部門的職責,多部門協同,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的管理合力,保障招標管控體系有效運行。
1.3? 明確管控方式和內容。
有效管控方式是保障制度執行的基礎和前提。在招標制度設計時以及具體制度執行工作過程中,要著力重大事項決策、全過程監督管理、專業分工負責、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四大管控機制。重點強化責任主體職責,全面保障招標工作公開透明、責任明確、過程受控、有據可查。管控內容包括對招標管理體系、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方案、招標過程、結果執行、檔案管理、專家管理及異常管理等重點事項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1.4? ?強化監督考核管理。
監督考核管理是保障制度有效執行的動力。企業內部的監督部門如合規、審計、紀檢監督等部門,應結合部門職責和專業特長,以業務公開、專項檢查、聯合檢查等多種方式對企業的招標工作進行監督。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綜合應用組織績效考核、經濟責任處罰、組織紀律處分等激勵約束措施,引導并推動級部門共同抓好企業招標管理。
1.5? 加強保障支持工作。
要規范招標專用場所管理。通過設立集中招標場所,規范開展招標評審工作。在招標場所安裝監控設施,可對招標工作進行遠程監督,還要對招標評審全過程進行影音信息的記錄,便于日后檢查監督及解決爭議時,有據可查。
要規范專家庫管理。企業內部招標評審專家庫應根據采購業務類別設立,確保為評審提供專業支持。要建立有關管理制度,對評審專家的任職標準、工作職責作出規定。要定期對專家進行考評,形成人員流動機制,全面保障招標評審的專業性及合規性。
要建設招標監督管理系統。應用信息化手段,將招標管理制度轉化為工作流程。在信息系統中完善工作表單,嵌入管理要素,固化制度要求,加強過程管控,保障制度執行。要按照制度要求,設置審核審批管理、專家庫管理、招標場所管理、輔助管理等模塊,實現招標業務審核審批、專家隨機抽取、評審場預訂、資料檔案管理、匯總查詢等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管理。
二、結論
企業應著力抓好招標管理體制機制運行、制度宣貫和執行、監督檢查、支持保障等工作,實現依法合規選商、降低經營成本、規范業務行為等工作目標。通過以上管理策略的實施,可全面規范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打造形成費用預算管理、業務計劃審批、競爭性選商管控、合同簽訂與執行的完整管理鏈條。因非法定方式招標采購常是企業管理的盲區和短板,需要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歐陽婷.加強企業內部招標管理的思考[A].管理研究,(2019)(6):1-2.
[2] 馬健,范佳龍.大型國有企業招標管理工作探究[A].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6):82-83.
[3] 劉學欣.企業招標管理改進策略探討[J].經營管理,2019(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