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達 李永波
摘 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金融行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金融行業對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顯著的影響。但是我國金融行業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的風險。所以,為了確保經濟活動平穩開展,應高度落實金融公證業務,充分發揮公證業務在金融風險防范中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穩步前行,以此帶動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公證業務;防控化解金融風險;促進作用
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空前發展,金融體制、方式的創新越來越快,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金融風險發生幾率也不斷增大。如何健全完善金融管理,強化金融風險防控,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是當前金融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公證制度可以為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和國家信貸資金安全流動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辦理金融公證業務,發揮公證獨特職能優勢,對防范金融風險很有必要。
1金融風險概述
1.1含義
金融風險是金融企業運營發展中,因決策失誤或外部因素導致企業資產、信譽出現部分損失進而帶來的風險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如果得到良好解決,則企業可繼續運轉,如果不能解決,則會使企業面臨破產的危機。金融風險的出現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損失無法得到準確估算,對金融企業來說有著較大威脅。
1.2分類
金融風險種類共分為四種:一是信用風險。即借款人無法在合同規定期間內償還所欠款項帶來的風險。該風險的出現多與銀行貸款有著直接聯系。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國家給予人們的發展空間逐漸加大,貸款發放限制相應得到擴展,但對借貸人審核的不合理,導致發放貸款無法按照合同規定要求及時收回,風險系數增加。
二是流動風險。流動風險的出現與現款缺失,無法償還所欠貸款有直接關系。如果銀行不能及時填補借貸款項,會對自身運營帶來較大威脅,進而影響其他業務的開展和落實。
三是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產生與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資金管理不合理有直接關系。根據對銀行調查研究可知,當資本利用率低于5%以后,銀行容易出現財務風險,從而導致資金比例嚴重失調,盈虧差值增大,金融風險系數增加。
四是市場風險。市場運營體質對銀行運轉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能及時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做出業務及資金的科學調整,則容易增加風險出現幾率,降低銀行抵抗能力。同時市場風險的出現說明銀行抵抗外部環境侵襲的能力降低,對其發展有害無利。
2.金融公證業務
金融公證業務是行業發展中自然形成的開展金融業務或進行金融公證的相關部門和機構。金融公證業務沒有具體的含義或概念,屬于一種約定俗成的結構體系,目的是對金融業務開展中簽訂的借款合同、還款協議、融資租賃合同、票據拒絕證書、國庫券銷毀等工作實行公證和監督,屬于重要的審核和監督作業。同其他公證業務相比,金融公證業務同樣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特征,審核后的合同具備相應的法律效益,可對合同雙方加以管控和保護。而與其他公證業務的差異則在于:
首先,金融行業發展速度過快,不同類型金融產業的法律依據也存在差異性,這就使得金融公證業務在落實中存在諸多阻礙,法律條文過多,容易損害一些人的利益,造成不良的社會效果。其次,金融公證業務的主體為金融機構,因其自身特點的影響,公證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專業監管機構和部門負責監督處理,注重公證結果準確性。最后,目前金融公證業務只能針對金融機構有效,非金融機構的公證難以保障,應用范圍受限,有待進一步優化革新。
3金融公證業務對于防范金融風險的積極作用
金融公證業務為金融行業發展帶來了助力,可加大金融風險預防和控制力度,及時解決金融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做到資金的科學利用,降低信譽受損帶來的影響。
一、提供獨特法律服務保障,減少金融信貸風險金融公證,是指公證機構根據當事人申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涉及金融業務的法律行為及與金融業務有關的法律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作出的證明。其作為一項預防性的非訴訟法律制度,起著“服務、溝通、監督、保障”作用,通過辦理借款合同公證、抵押貸款合同公證、還款協議公證、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等形式,介入金融信貸工作,由于其具有的特殊職能,對加強金融部門依法經營管理,從而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回避貸款風險,確保信貸資金安全回收,最大限度減少金融信貸風險。
二、彌補合同疏漏,防范金融詐騙當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部門管理疏漏,挺身走險實施金融詐騙,嚴重影響了金融秩序穩定,如何防范化解,是擺在金融部門面前必須正視的課題。金融公證主要通過公證審查、服務、監督方式,防患于未然。通過對合同內容審查,及時且精準地彌補合同疏漏,確保內容完整、準確、合法、真實,從而避免因其在法律上存在缺陷導致不能完全履行或者不履行,從而提高履行的效率。通過對當事人的主體資格的審查,確保當事人的資格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掐斷不法分子利用虛假主體進行的詐騙活動的苗頭。通過對保證人和抵押人的行為進行相關審查,可以在確保擔保能力的同時防止保證人、抵押人同借債人合謀進行虛假擔保。通過對抵押物品進行認真核實,確保其登記情況的真實性,對其所有權進行評估,防止無效抵押以及重復抵押,防止諸如虛假抵押等行為的詐騙活動。為有效防御銀行票據詐騙貸款等行為,需要對質押票據的審核,同時需要嚴格調查票據持有人的個人情況。作為專業的法律從業者,大量金融公證實踐中,公證人員憑借自身嫻熟的業務、豐富的經驗和超強的職業靈敏度,通過對貸款合同公證材料進行詳細的審查,有效減少了金融違法犯罪行為。
(二)保護各方利益,促進金融市場穩定
首先,金融公證業務的落實對合同簽訂雙方進行了規范和保護,維護合同雙方所處位置,明確自身權利和義務,并在法律及合同約束下,對借款方實行監督和控制,使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償還相應款項,保護雙方合法利益,減少損失生成。另外,金融公證業務是在現有法律法規的作用下,對合同雙方加以監督和約束的,雙方行為和意識均應與國家規定要求相契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雙方利益,減少損失及風險的出現,為金融市場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金融公證業務對金融風險管控有著積極作用,掃清金融企業前行道路上存在的障礙,提高經濟水平,做到金融市場的科學規范。眾所周知,金融風險是阻礙金融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和管理,金融業務開展中會存在明顯的混亂局面,導致更多損失的形成。而科學應用金融公證業務,可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加強金融風險防御能力,推動行業的穩定前行。
三、憑借強制執行效力,維護信貸合法權益金融公證實踐中,如債務人未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債權人有權要求公證機構出具執行證書。如債務人出現違約行為,債權人即可憑據公證機構出具的經公證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和執行證書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即不經訴訟程序,直接進入法院執行環節,有效減少了金融訴訟。且相比于仲裁、訴訟而言,公證程序更加便捷,為當事人節省了訴訟費用,贏得了時效。公證機構通過充分發揮公證在推進金融業健康發展中的支持保障作用,進一步拓展和深化金融領域公證服務,主動對接,細化完善公證介入金融業務的具體類別和項目,結合公證機構自身實際情況和金融公證需求,大力推廣定點、定制、上門服務,發揮法律賦予的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的特有優勢,實現金融公證業務的規模化、常態化,為金融發展和金融安全保駕護航。
(四)審查與預防的作用
金融公證業務可加大對金融債券風險的審查和預防力度,并通過不同階段的科學管控,降低風險出現率,促進行業的穩步前行。具體來說,首先,做好事前管控。在金融債券關系確定前,金融公證機構會先對合同內容及具備的法律效益予以審查管理,準確了解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及款項支出情況,與接收方確認款項到賬信息,及時準確了解資金動向,減少問題的產生。
其次,做好事中控制。金融公證機構需加強法律合同或法律法規的審核,對貸款申請額度實行分析,做好審批工作,以免出現無法按時還款的現象。對于存在擔保企業的合同內容,應對擔保企業的資質和能力予以審核。
最后,事后控制。對借貸方款項來源、存在隱患進行審查和確定,在發現借貸方存在違法行為后,采取法律手段對其加以處理,保障合同履行的科學性,降低債權風險出現概率,以推動金融企業的健康發展。
4以某地區為例分析公證業務在金融風險防控與化解中發揮的作用
以下筆者以某地區為例,分析金融公證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總結公證業務的處理方式以及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關注的注意事項,以此更好地發揮和展現金融公證業務在風險防范和控制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4.1金融公證業務的開展概況
該地區處于經濟特區,金融服務行業發展迅速,十分重視金融公證業務的有序開展。我國金融業務市場革新速度快,金融管理機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多家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在金融市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受到了公證處的高度重視。對此,一方面要鞏固傳統銀行客戶,另一方面也需大力開拓和挖掘不同類型的非金融機構客戶,高度關注多種新型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從而保證金融公證業務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今形勢的變化,擴大公證服務的范圍,組織開展信托、保理和新型融資擔保、證券化業務等。
此外,金融公正業務中的強制執行類公證也尤為重要,強制執行類公證主要指具備強制執行效力的債券文書和公證,債券文書涉及貸款合同或還款協議,特別是以金融機構為債權人的貸款合同,所以,該類公證均為金融公證類業務。
此類公證業務的大規模開展對公證機構的拓展,自身地位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盡管該業務具有明確詳盡的法律依據,但是若想真正地實現業務規模化開展,還需得到法院執行機關的支持和各銀行的高度重視,使其認可公正機關服務的強制執行效力的債務文書,同時保證執行的效率。再者,各銀行也應正確認識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券文書公證制度在控制風險和成本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自覺地將強制執行內容作為格式貸款合同的主要內容,并及時申請辦理公證。
現階段,該地區公證處在日常工作中組織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多的成果。首先,相關法律政策依據、合同條款和談話筆錄等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及調整,將債券文書的范圍和被執行人的范圍作為研究的重點。其次,及時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銀行溝通交流,全方位探討合同條款和操作流程,在試點做好公證業務。再次,主動與法院執行局取得聯系,征求其對下此項業務的意見和建議,以此獲取大力支持。最后,加強公證員的業務培訓及考核工作。并利用媒體的力量,宣傳公證業務的作用與價值。向人大和政協等機構反映情況,提出科學的議案,且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展開密切溝通和交流,闡述業務在推動金融服務、控制風險及危機防控方面的作用。
4.2金融公證業務的處理方式
金融公證業務涉及到諸多專業領域,其發展和創新的速度較快,并且對公證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所以,在辦理此類業務的過程中,應當始終秉承謹慎的工作態度,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以專業負責的精神,總結公證處金融公證業務發展中的經驗,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首先,完善當事人主體資格的審查工作,對于從事金融業務經營者,審查其是否具備金融業務經營許可證,是否具備從事待證事項金融業務的資格和條件,全面關注其資信概況。在日常工作中,要將經常性客戶特別是銀行法律文件、證照和常用資料做好備案處理。例如營業執照、金融許可證、法定代表證書和身份證復印件等。若上述內容發生變化,則需對內容做好補充備案工作。
其次,若涉及到擔保,則必須認真審查擔保人的主體資格和信貸概況,如涉及抵押,則認真審查抵押物的權屬概況,物理概況、價值概況和現有債務的負擔概況及擔保概況,從而有效保證抵押關系的合法性和可能性。
再次,在公證的過程中,審查合同條款的主要內容是否真實合法,能否真實地表達當事人的意思和理念,是否在意思表達方面存在含混不清的情況。
最后,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券文書公證,需仔細審查合同當中當事人的約定是否真實且明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特別是債權關系是否真實,是否具有實現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滿足具有強制執行力債權文書公證的法律條件。當事人也需充分了解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含義和法律后果是否存在異議,明確事后的核實程序能否實現。不僅如此,當事人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也不容忽視。按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來審查履行的法律手續是否完善和齊全,如合同公證手續辦理及抵押登記過程中,存在明顯的銜接問題,則應及時提示當事人。工作人員也要在辦理涉外金融事務公證的過程中,注意審查過內當事人是否按照規定要求辦理相關的審批手續。
綜上,公證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職能作用。公證對于彌補金融信貸漏洞和監控環節的缺失,規范金融市場,維護和促成良好金融信貸秩序,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審查、服務、監督,使金融部門實現債權,降低信貸資金風險,防止金融犯罪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力維護了金融市場正常流轉,有力保障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為新時代經濟社會大發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 滑冬玲.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及其防范——基于新時代金融安全觀分析[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06)
[2] 程剛,王剛.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措施對央行金融風險監測的啟示[J].金融科技時代.2019(12)
[3] 許一鳴.推動銀行會計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發揮更大作用[J].中國銀行業.2018(09)
[4] 王艷寧.論公證在我國防范金融風險中的特殊作用[J].河北學刊.2001(01)
[5] 薄靜蘭.公證職能與金融風險防范[J].中國公證.2010(09)
[6] 姚國林.淺議公證職能與農村金融風險防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S1)
[7] 李智,董樑.公證在金融風險防控中的功能優化研究[J].法制與經濟.2020(06)
[8] 鄭善和.創新金融公證發展推動上海公證行業轉型升級[J].中國公證.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