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焱
摘 要:2018年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通過語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首個“AI合成主播”橫空出世。全方位,無差錯,低成本,效果逼真程度高的智能主播讓眾多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深陷憂慮。5G時代下AI 技術的快速成長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良性發展,那“AI合成主播”究竟能否取代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答案不敢確定。但本文將通過傳播學的角度來探討5G時代下播音主持如何以“主觀能動性”迎戰“AI人工智能”。
關鍵詞:主觀能動性;意見領袖;議程設置
一.AI智能的上線在哪里?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又贏在哪里?
“主觀能動性是一個哲學概念,亦稱‘自覺能動性,它指人的主觀意識和實踐活動對于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人們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二是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在實踐的基礎上使二者統一起來,即表現出人區別于物的主觀能動性。”[1]因此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與“AI人工智能”最大而且最關鍵的區別就在于主觀能動性的有無。AI人工智能是機器,他的一切功能都在于人是怎么賦予的,因此他不能夠主動的認知外部世界,更不能夠主動的改造世界,因此它不是受眾的引導者和影響者,而是服務者。每一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的任何一場節目或者欄目或者晚會中,實際上都是一種大眾傳播,而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其中應充當的是“議程設置”和“意見領袖”的作用。
何為議程設置?“在特定的一系列問題或論題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問題或論題,在一段時間內將日益為人們所熟悉,他們的重要性也將日益為人們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較少注意的問題或論題,在這兩方面則相應地下降。而且受到某種影響的受眾成員會按照該媒介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調整自己對問題的重要性的看法?!盵2]而議程設置最成功的傳播效果就是它會逐層影響人的認知,態度和行為。通過AI智能的傳播可以達到這種效果但大多數并不是理想狀態,原因就在于對于事件和事物AI智能沒有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更沒有自己的見解,它的一切反應都是在人類某種信號的刺激下產生程序性的執行而已,人是情感動物,因此他無法以最大程度影響人們的認知。AI人工智能無法對所有已知信息進行獨立的加工和整合出自己的認知以及觀點,因此大部分它只是一個信息的載體,而不是“意見領袖”。
AI智能的上線在哪里?AI智能的上線是最終以一個高級而且完備的信息服務載體而出現,而并不是與人一樣的個體。這里最重要的區別就在于AI智能不能夠主動的改造客觀世界,也就是它不能有主觀能動性,這里并不代表著技術上達不到,而是基于一種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人道主義的考量,這樣才符合現階段和未來很長時間內人類的集體利益。
二.AI合成主播出現后為什么播音主持行業如此憂慮?
近年來隨著“藝考熱”現象的加劇,藝考生人數整體呈現逐年增長之勢,到目前占到全國普通高考生總人數的10%,也就是100萬人左右。[3]
其中播音主持更是大熱門,如此巨大的考生數量,面對的幾乎是100:1的錄取結果,因此眾多藝考機構更是屢見不鮮。播音主持行業的從業人員的聲臺形表往往都是大部分機構以及本科課堂的全部授課內容,而許多播音主持生更是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這些基本功上,往往忽視了該如何培育自己的人格魅力。太過于系統化和模式化的培養模式,導致眾多播音主持生猶如從工廠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趨同性的發展就導致了大部分播音生主觀能動意識的喪失,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們感覺如今的主持人少了一點人情味。如果我們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是以極其標準的普通話和無差錯的播報為訓練目標的話,那在5G時代下就一定會被AI合成主播所代替。以徐熙娣—小S(中國臺灣)和謝娜為例, 兩個人極其豐富的外化語言表達和非常鮮明的個性化性格,讓大家不僅忘記了兩個人在發音上或者是其他基本功上的一些不足,反而更強化了她們在大眾心中的印象。再以汪涵,董卿,撒貝寧為例,幾個人都是具有極強的基本功和反應能力,但他們并不是生平僵直的去主持節目,而是采取更加口語化溫柔的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隨處可見幾個人的才氣逼人,在他們的言語中更是可見他們作為一個個體的立場和態度。他們這一批有立場有態度有學識有個性的主持人是AI人工智能永遠無法代替的。
而如今的我們擔心AI合成主播將會對播音主持行業造成沖擊,其實事情的本質在于,近十幾年來播音主持行業培養出來大部分不是有著鮮明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而是越發專業而且高能力的播音主持機器人。所以在如今的我們必須要對我們的教育模式發生改變,否則AI人工智能終會將占據所有市場。
三.5G時代農業類電視節目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如何迎戰AI人工智能?
應對貿易戰而產生的“央視銳評”,最近在各大網站火爆,央視主播一句“讓人噴飯”更是成為網絡流行用語,隨后幾乎每天的央視銳評幾乎都在微博熱搜。央視新聞聯播一改往日刻板正派的作風,突然變得“有脾氣”了,這不僅讓大家眼前一亮,更是為所有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樹立了一個標桿。固執死板只會讓播音主持走進死胡同,最后被AI合成主播所代替,唯有個性化的表達才會讓觀眾明確的感知到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與AI合成主播是不同的。
AI人工智能將永遠扮演著服務人類的機器人的角色,AI合成主播也不會代替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反而是以往的我們把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培養太過于程序化和模式化,如今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想在5G智能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就必須打破現在僵硬的格局,讓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找回“個性”和“人情味”。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更多的進行文學教育,讓其豐富自己的內涵,讓我們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更“專業”。在教育中要讓每一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明白我們是“黨的喉舌”更是“觀眾的孩子”,在堅持“黨性原則”的同時更要時刻“貼近觀眾”,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大眾傳播中“議程設置”的作用,做好一個“意見領袖”。達成高效率,高效果,高質量的傳播效果應該是每一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屑努力的目標,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更是應該時刻放到實踐中去。5G時代下播音主持要以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迎戰“AI人工智能”。
參考文獻
[1] 百度詞條.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主觀能動性/694878[J].
[2]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第六次印刷版第194頁
[3] 重慶藝考.《聚焦兩會 藝考熱該徹底降溫!2020年藝考或成轉折點!》[J].搜狐首頁 教育 03-06 http://m.sohu.com/a/299889883_737410?strategyid=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