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斐 王寶峰
摘 要: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各行業的支持和推動,而文化行業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源動力之一。新聞媒體行業擔負著傳播社會文化與信息的使命,能夠對社會公眾的思想、認知以及行為等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本文以此為立足點,簡要分析了新聞媒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作用。
關鍵詞:新聞媒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作用分析
一、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分析
1.反映社情民意
新時期新聞媒體要反映社情民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人民群眾話語權,為他們提供表達意見和看法的機會,這樣不但可以增強新聞媒體交互性,也會讓更多的受眾參與到新聞中去,還能從互動中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讓新聞媒體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新聞媒體工作者要關注民生,制作一些和民生相關的新聞節目,比如遼寧廣播電視臺《直播生活》,是一檔生活新聞類節目,通過普通市民播報的方式,犀利地反映社會現實,針砭時弊,在當地的收視率很高,受到了人民群眾喜愛。新聞節目還通過觀眾連線,以及公眾平臺留言等方式,讓受眾參與到新聞報道中,為他們提供了表達自己意見和看法的機會,新聞工作者就能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2.維護公民知情權
在國家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新聞媒體要及時報道,讓公眾在第一時間了解事實真相,這樣就能避免人民受到誤導。新聞媒體具有揭露和報道違法亂紀行為的權利,但是不能利用自身的權利報道虛假新聞,要確保公眾知情權。這是新聞媒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公眾知情權得到保障,同時對新聞媒體更加信任。
3.保障公民監督權
新聞媒體在社會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依法對國家的公共事務進行報道,這樣就能讓政務透明化和公開化,公眾就能通過新聞報道了解政府的執政情況,以便更好地行使監督權。例如在醫療改革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就相關內容進行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相關人員關注到了民意,采納了好的意見,公眾也就參與到了社會管理中,各項制度的改革也就更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群眾利益。
二、新聞媒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導向作用
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新聞媒體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最新的經濟信息、向社會各界傳達一些重大的經濟性事件及監督經濟社會發展等,這些功能從戰略意義上來講,主要是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其導向作用。
1.進行國家經濟政策的宣傳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實施的國家經濟政策是計劃經濟,在該政策的實施下,所有產業的發展都是在國家的安排下進行的,該階段的新聞媒體主要作用就是宣傳國家的經濟政策,讓國民了解該項政策的優點,使更多的人投入到該政策的生產當中,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而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政策主要是進行經濟市場的建設,新聞媒體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同樣是讓更多的人民參與到市場經濟建設當中,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過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很多國家新的經濟政策在剛剛推廣時,很多國家企業并不熟悉該政策的作用和優點,新聞媒體就必須和國家有關政策人員進行結合,在該處給予基礎性的引導,讓這些國家企業能夠更快地理解國家經濟政策。
2.為市場經濟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在如今這個經濟不斷變化的時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瞬息萬變,企業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很可能被市場所淘汰。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市場競爭力還存在一定的劣勢,并不能和一些強勢的外國市場進行競爭,如果這些外國市場在某些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就很可能嚴重影響我國某些區塊的經濟市場,新聞媒體還可通過密切關注全球經濟發展,將一些最新的有價值的經濟信息傳達給我國各企業,讓其能夠明確所處的經濟形勢,從而確立自己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來跟上世界經濟市場的發展。
三、新聞媒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作用
新聞媒體能夠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宣傳為主。
1.新聞媒體發揮經濟紐帶作用助力企業和品牌發展
新聞媒體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紐帶作用,宣傳推廣企業與品牌,使其發展壯大,并監督企業行為。這是社會各行業、各經濟部門能夠聯結合作的催化劑。首先,新聞媒體進行傳播有利于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并提升企業的信譽度、增強品牌美譽度;其次新聞媒體的傳播能夠實現企業與公眾的有效溝通,助力企業和品牌實現其經濟價值和品牌效益。再次,新聞媒體的宣傳促進品牌的快速建立、快速發展并且通過信息的有效傳遞,實現不同企業、不同經濟主體間的相互認同,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合作促進社會經濟融合發展。
2.新聞媒體使用監控機制,助力經濟調控與市場監管
新聞媒體自身具有告知性、廣泛性等特點,其憑借自身的特點對經濟社會上一些不法行為和事件形成獨特的輿論環境,對社會上的不法行為進行揭露,助力經濟社會的正常而健康的運行。
3.以輿論監督作用形成市場監管大環境
對市場的監管絕不是某個政府部門的獨立工作,而應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要形成監管的輿論大氛圍,新聞媒體對監管執法大環境、形成輿論大氛圍起到核心作用。新聞輿論是社會輿論的其中一部分,是一種最快捷、最普遍的社會心理控制機制,是一種非強制性的監督。憑借其廣泛的影響力及道德壓力,在社會上形成對企業行為、市場動態監管的大環境,也為政府監管經濟、公眾參與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依據。
結 論
新聞報道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客觀反映事實真相,用主流價值觀引導社會思潮和輿論走向,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新時期新聞媒體要增強社會責任,新聞報道要反映社情民意,維護公民的知情權,還要保障公民的監督權,讓他們參與到公共事務管理中去。
參考文獻
[1] 周翼虎.媒體的轉型動力學:新時期新聞媒介的社會責任[J].青年記者,2018(16).
[2] 李瀟.淺談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J].新聞世界,2017(6):133-134.
[3] 李衛萍.淺議新聞媒體工作者的社會責任[J].新聞傳播,2018(1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