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
摘 要:目前,建筑業依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而且“向天空要土地”思路決定我國建筑領域正呈現出明顯的縱向發展趨勢,鱗此櫛比的高層建筑大行其道。高層建筑的基礎、首要環節即在于樁基礎,此類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安全性主要取決于其樁基礎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施工質量。因此極有必要從理論層面入手,和施工實踐相結合來全面分析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
關鍵詞:建筑;高層建筑;樁基礎;技術分析
引 言
工業化發展、城市化進程持續提速進一步凸顯了我國土地資源緊缺狀態, 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就此成為我國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天空廣闊無垠,向天空要土地成為我國建筑領域乃至各界的一個基本觀點,高層建筑就此陸續問世。事實證明,建設高層建筑具有明顯的土地節約效果,能全面綏解建筑土地需求量增長與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可以順利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目標。樁基礎施工直接決定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高層建筑整體施工質量同樣有賴于其樁基礎施工質量。
1 樁基礎施工準備
1.1現場勘察
樁基礎施工現場勘查是樁基礎施工實踐的前置性環節,必需進行。施工條件、水文地質、土壤性質、施工環節、地形地貌、土層結構、現場地質特征等均屬現場勘察內容。施工現場附近的電纜、水管、建筑、管道同樣應納入調查、勘察范圍,應全面厘清施工現場周圍各種建筑物、構筑物等的高度、位置、結構與數量。 勘察過程中有必要全面記錄勘察數據,基于勘察數據及施工需要合理編制施工方案,奠定樁基礎施工基礎。
1.2現場清理
施工現場清理同樣會顯著影響到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因此有必要在正式施工前全面清查施工現場的各種植物、廢舊建筑垃圾等,確保可以順利進行樁基礎施工。和低層建筑、多層建筑相比,高層建筑的高度更高,即便單純從高度因素來考慮,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施工要求、施工標準同樣明顯超過低層或多層建筑,而做好施工現場清理則顯著有助于樁基礎施工效果提升。
1.3編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編制同樣應在樁基礎施工展開前完成,只有如此才能為施工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及技術標準,保證按既定程序進行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施工。從建筑實踐及技術標準來看,必需在樁基礎施工實踐展開之前從施工技術、施工現場概況、附近環境條件入手,基于高層建筑的設標準、規定來編制合理的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方案,這也是樁基礎施工質量的基本保障。應在樁基礎施工方案中明確施工進度、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施工方法、施工順序等,以便每個施工人員、施工環節均有據可依,確保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的針對性與施工效率。
2 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
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成樁方式不同,施工方式也存在相應的差異。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過程中和成樁方式通常有兩種,其一為混凝土樁,其二為灌注樁,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施工程序差異。
2.1 混凝土樁
混凝土樁也叫做預制混凝土樁,其可細分成方樁和管樁兩類。管樁施工方法有沉樁法、打入法、靜壓法幾種,需要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出選擇確定。擠土情況在管樁施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管樁施工質量會因此而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因此只要發生此類現象的苗頭即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將其迅速消除在萌芽狀態,否則將對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情況嚴重時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方樁施工過程中同樣會面臨管樁施工實踐中存在的擠土現象,因此同樣需要做好施工監測,通過有效途徑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擠土現象。
2.2灌注樁
灌注樁施工需要基于預置樁基礎孔洞展開,即在預設地樁基礎孔洞中進行混凝土澆注,以此形成高層建設的樁基礎。施工實踐中通常是以施工現場狀況和設計標準為依據,通過作業成孔和沉管成孔來構筑樁孔,并在樁孔中放入預制鋼筋籠,隨之向鋼筋籠澆注混凝土,混凝土凝結后,灌注樁施工即告完成。樁孔構筑時的成孔方式有兩種,即人工成孔與機械成孔。施工現場如果為黏性土圭質,樁孔構筑通常宜采用人工成孔策略。機械成孔方式的基本優勢主要表現在精確度高、效率高,不過此法通常運用于粉土、砂土土質場景。成孔階段如果出現地下水將對樁基礎施工構建不利影響,所以必需采用合理措施迅速排出地下水,確保樁基礎施工質量滿足高層建筑的整體需要,如期完成樁基礎施工。沉管成孔主要是指通過沖擊法和振動法來構筑樁孔,這種方法的最大缺陷是施工噪音過大,極易出現噪音污染情況,易對附近居住居民、公眾產生影響,因此如果采用沉管成孔技術,必需有配套的噪音消除策略,只有如此才不會受到公眾投訴及主管單位處罰。
3.預制混凝土樁
預制混凝土樁的入樁施工方式應基于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確定。比如,如果施工單位確定采用靜壓入樁策略,則應超前明確具體的入樁路線,如果盲目施工,很難達到既定的樁基施工標準,特別需要注意并避免之處在于傾斜、上溢和擠土這三種情況,也就是說,這三種情況必需全面規避,因為任何一種情況均有可能導致樁基礎施工質量不合格。樁基礎施工實踐中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壓樁環節應有合理的保護手段來保護樁基礎,否則壓樁進展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操作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樁基礎施工入樁環節的壓樁機偏移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稍不注意就會超出規定的施工標準,而要讓其始終按技術設計標準向前推進就必需采用合理的保護手段,否則,偏離情況將不可避免。壓樁環節同樣需要合理控制壓樁的速度,樁基施工質量同樣取決于壓樁的速度,勻速、低速可以確保壓樁時能夠有效消除混凝土樁必需承受的土地抗剪應力,因此其也是樁基施工質量的基本保障。
4 灌注樁施工
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首先必需嚴格檢查澆筑材料。因此抽樣檢測混凝土材料是施工單位的一項主要工作,混凝土材料配比不達標,樁基礎施工絕不允許展開。這實質上是對混凝土攪拌作業提出一項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混凝土攪拌應全面遵守工程施工要求、技術指標進行,這也是高層建設樁基礎堅固度、硬度的基本保障。澆筑過程中同樣應注重混凝土澆筑的均勻性,技術人員應全面把關這一要素,澆筑不均勻會就此埋下灌注樁開裂風險,導致施工質量不達標,甚至影響到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
總 結
高層建筑的整體安全性與穩定性均取決于樁基礎施工質量, 因此樁基礎施工必需成為施工單位高度重視的一個主體環節,在強調完善的施工準備工作的同時應基于施工現場狀況、設計標準完成切合實施的施工技術選擇與確定,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奠定高層建筑建設的整體質量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建康.淺談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6(16):112-112.
[2] 葉必軍.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探討[J]. 建材與裝飾, 2015, No.397(45):65-66.
[3] 卓秋梅, 葉美玲.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探討[J]. 城市建設理 論研究(電子版), 2017(18):178+200.
[4] 穆文濤, 李曉英 . 淺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J]. 山東工 業技術,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