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石化企業研究院海外技術推廣能力存在的問題,從改變管理機制、加強技術創新等角度對提高石化企業研究院海外技術推廣能力提出了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研究院;海外;石化;技術推廣
我國石化企業,尤其是中石化、中石油之類的大型綜合石化企業,都設有與其主體業務相關的研究院。該類研究院主要承接其集團公司內部所統籌安排的科研任務和技術攻關,一般與整個集團公司的大戰略方向的技術需求有關。同時也會兼顧市場需求,靈活針對市場問詢度高的熱點問題進行技術探索和研發。一些石化企業研究院也會進行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以求打通“全流程”,掌握基本原理到工業應用的整個過程,提高對技術掌握的深度。
隨著國內整體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我國石油工業下游煉化產業也早已開放了市場,原本受到政府嚴格保護和控制的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原油進口資質等也都已經放松或者放開了管制,大量國際知名石化企業迅速搶占國內技術市場,對石化項目展開競爭。綜合來看,在國內市場石化項目的競爭中,我國石化企業與國際同行互有勝負,但原本被中國企業單獨占據的本土市場已然被國際同行分去了一塊蛋糕,這些客觀環境都對石化企業的長期生存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石化企業只有“走出去”,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全方位的市場開發和配置資源,與國際知名石化企業競爭,增加新的潛能,才能實現我國石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1]。在石化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其研發力量,即下屬研究院,應當根據其業務和人員構成特點,發揮其智力密集優勢,做到技術先行,大力宣傳推廣其優勢技術。我國石化企業研究院在海外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起步較晚,也遇到了不少困難。要對遇到的問題認真分析,迎難而上,爭取盡快提高海外技術推廣的能力。
1 石化企業研究院海外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機制尚在制約研究院的能力發揮。目前大型石化企業多數為國有企業,其運作體制下,研究院的定位就是單純的科研單位,在海外的市場推廣上缺乏自主權和決策權。因此,盡管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和國際市場人員可能是集團內部最懂技術也最能夠推廣技術的一群人,但是在實際的海外技術推廣過程中卻非常被動,需要在集團內其他平行單位的主導下開展工作,受制于人的現象時有發生,大大制約了海外技術推廣的進行。同時,企業的獎勵機制不完善,無法很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影響了工作效率。此外,受歷史原因影響,同一技術的不同亞種分屬于不同研究院的現象客觀存在,這也導致海外技術推廣時資源無法集中,會可能先遇到內部競爭問題。
1.2 企業研究院海外市場營銷經驗不足。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技術推廣,須采取與國內市場推廣完全不同的策略。在國內市場上,石化企業研究院受惠于集團公司背景,往往是處于“上級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外人來找我談項目我就談談看”的狀態,沒有動力像民營企業一樣主動跑市場,三顧茅廬找客戶的情況幾乎不存在。當然,這也與前面所提到的獎勵機制不完善有直接關系。類似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企業在國內的市場營銷路徑更多的是靠其強勢地位、央企背景而實現,與民營、外資企業相比,其真正的營銷手段和市場策略乏善可陳。同時受制于其運作體制機制,大部分市場通行的營銷推廣手段無法施展,并不受青睞。因此當面對海外市場時,海外市場營銷經驗積累較少的石化企業研究院必須參與到高度市場競爭中,作為后來者面對國際巨頭幾乎不具備任何營銷優勢,獲得海外客戶信任的難度極大。
1.3 企業研究院的技術優勢不突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因此石化產品需求旺盛。在不少品類的石化產品上,中國都是世界產銷量最大國家之一。這些因素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石化企業技術的進步。經歷了長期的國外技術引進消化再吸收之后,我國大型石化企業的研究院如今技術實力都較為雄厚,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基本處于或者接近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在前沿技術以及現有技術的革新、升級換代上,我國石化企業研究院還處于追趕階段。技術上做到“我有人無”,讓外國同行追趕的情況不多。老技術多已經到達了瓶頸期和維持現狀期,國內國外已經沒有實質技術差距,因此加強對前沿技術的追蹤和研發才是形成技術優勢的根本途徑,目前我國石化企業研究院這方面做得還不多,技術優勢不明顯。
1.4 石化企業研究院人才結構待完善。研究院作為石化企業內部的智力高地,雖有相當數量各專業各級別的理工科專業人才,但對于海外技術推廣來說還遠遠不夠。首先,科班出身的國際商務、專業法律的人才人員相對不足,在面對國際市場時規避風險意識較差,尤其是知識產權和保密問題。企業內亟需既懂技術、外語、又懂商務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些都制約了企業研究院的海外市場開發。第二,企業研究院人才的國際化程度不夠。我們經常能夠發現國際同行的工作人員來自全球各地,不乏華人。華人能夠為國際知名公司做技術研發、開拓中國市場,但國內石化企業研究院卻很少能有外國雇員的存在,無法借助外國員工的多元文化知識背景進行海外技術推廣。
2 提高石化企業研究院海外技術海外推廣能力的建議與策略
2.1規避競爭大的市場,先從競爭小的地方做起。在國際石油化工行業中,有些新興市場正處于萌芽階段。一個地區只有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石化產品需求量才會大增,這會不可避免的帶來本土化的石化產業鏈的機會。國內石化企業研究院要抓住這些機會,提前布局,推廣技術,獲得先機。進入市場后要特別注意客戶美譽度,樹立品牌示范效應,為以后進行市場擴張打下良好基礎[2]。
2.2 轉變管理機制,向優秀同行學習。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是石化企業研究院實現海外技術推廣的關鍵因素,相關領域的改革中需對此擺正認識[3]。目前石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相對僵化,導致其研究院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顯得活力不足,海外技術推廣中更是綁手綁腳。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從轉化經營機制入手,不斷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決策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等經營管理機制,同時注重培養復合型科研人才、引進國際金融貿易市場、法律專業人才和國際化經營管理人員,善用外方專業人士[2]。
2.3 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管理。技術創新是石化企業研究院核心工作的重要一環。研究院要做好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的結合,首先要做到強化科研投入,同時應密切關注國際知名公司石化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戰略,采取應對措施。其次要注重海外先進技術的追蹤與引進,尤其是某些與已有技術相互補強的細分領域技術的研發,形成成套技術和外圍技術的整體工藝包,為海外技術推廣做好準備。最后,可以考慮與國際同行機構形成戰略聯盟。國內石化企業研究院的實力不可小覷,與國外一些同行機構的技術上下游互補性極強,國外機構也不乏合作意向。應該牢牢抓住類似機會,將自己與國外同行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帶動技術“出海”。
3 總結
綜上述,石化企業研究院的海外技術推廣能力想要得到提升,必須充建立健全管理機制體制,強化海外市場開發措施,從而實現海外市場營銷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陳鵬.提高石油企業海外市場開發能力的策略研究[J].商情,2017(8):51.
[2] 唐軍.中國石化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經貿,2008(18):27,28.
[3] 甘勇.提高石油企業開拓外部市場的競爭力[J].化工管理,2019(23):4,5.
作者簡介:劉瑞丹(1987—),男,山東東營人,碩士,經濟師,現從事國際合作事務及海外市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