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王孟和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入,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建設逐漸顯露出了其不足之處和一些不可忽視的漏洞。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對于精神層面的規劃重視度不足,反而更加在意物質形態的建筑規劃,使得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很嚴重的缺陷,對于今后的發展和進一步的建設造成了阻礙。在許多城市的設計規劃中,一味的追求現代化、高科技,使得城市原有的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視程度,使其規劃具有合理性,嚴密性,并能夠與當前我國不斷發展的經濟文化水平相適應。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發展
自我國城市化進程開始至今,對于如何找到適合我國的城市建設仍舊缺乏明確的認知。在已有的城市規劃建設中,往往只是單純的照搬其他國家已有的城市化建設方式,缺乏自己的思考與獨立的設計。在目前的城市規劃設計中,不僅要求增強城市的使用功能,更要注重城市原本的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城市最重要的藝術構成的組成部分,城市化建設對于一個國家的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須在實踐發展中對其進行細致的規劃和充分的引導。
一、城市規劃的主要設計原則
(一)社會原則
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原則之一——社會原則,由兩個方面來體現。
其一是要辯證的處理城市經濟建設與城市環境建設兩者之間的問題。在進行城市規劃中,要著重保護城市原有的生態環境,并在此基礎上擴大城市的綠化面積,建設生態城市。防止和避免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及時處理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減少其對環境的破壞。更要注重保護城市原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傳統的城市風景以及獨特的地方特色景觀,不能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而忽略了長遠的綠色生態效益,造成了不可逆的環境破壞。
其二是要辯證的處理城市設計的近期建設與長期發展之間的關系。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有不斷更新換代,改造舊建筑的過程。城市的近期建設直接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道路,因此,在進行城市的近期建設設計時,要科學合理的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做好規劃,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有著準確的預測,才能使這個城市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能夠更快的適應城市化進程。
(二)經濟原則
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經濟原則。在對于城市化建設中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商定中,更要慎重考慮,聽取多方意見,具體的分析每一種情況可能帶來的后果。切忌一人專政,倉促決定,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浪費許多物力、財力,引起當地群眾的不滿,造成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管理人員要學會科學的規劃城市中所用的各類資源,堅持合理規劃,節約用地的原則,做到不浪費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并且要積極開墾荒地,利用荒地,盡量減少對于農田尤其是良田的占用,才能使經濟效益達到最高。
二、在當前的城市規劃中可實施的措施
(一)注重城市生態的設計
在一座城市的城市規劃設計中,往往會被許多外部因素所干擾,如能源問題,環境問題等等。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大量的開采,造成了我國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進而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這個背景下,城市規劃的設計者應更加注重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建造綠色城市,生態城市,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創造良好舒適的生態環境。
(二)與本土特色的風俗文化相結合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首先就要去了解他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傳統建筑。中國地大物博,由56個民族共同構成。不同的地域,具有自己不同的民族特色。例如,貴州的苗寨文化,西雙版納的傣族文化等等。這些地區的文化特征往往具有非常強烈的少數民族特色,在此基礎上,與現代城市化建設相結合,設計出了既具有當地風土人情,又不失現代化的風格建筑,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這樣的城市規劃設計,不僅能使當地人民依舊感受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還能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三)城市中公共區域的設計
一個城市所具有的公共空間主要分為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兩部分。外部空間包括了公園、樹林、山河等等。合理的城市規劃設計應該讓群眾充分的享受到公共空間所帶來的利益,分布合理、規劃優美的外部空間,可以使人們緩解心情,得到精神上的放松。除此之外,也應加強對內部空間的建設。例如,在社區建設老年活動中心,使居民可以有一個放松、娛樂的場所,增強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舒適度。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內外部空間的整體性,避免群眾感受到強烈的違和感。
(四)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標志性建筑
我國的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民族特色。中國在世界上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有著綜合性極強的多元文化氛圍。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應以本地區的文化特色為基礎,建立獨特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物,作為一個城市的“門牌”,不僅可以使城市規劃更具特色,還能吸引其他地區的游客前來參觀,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增加當地的經濟收入,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這就要求城市規劃設計者在進行設計中要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與當地文化的內核與精髓相結合,設計出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專屬標志。
結 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城市規劃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將城市設計得更加復雜、龐大,而是要在不斷跟隨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基礎上,與當地傳統的文化特色相結合,進行合理的、有內涵的城市規劃。我國幅員遼闊,具有多種各具特色的文化,要將這些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與當地的城市規劃建設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充分體現當地的地域特征。這就要求城市規劃設計者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城市規劃設計的基礎上,推動當地文化建設的發展,以達到促進城市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席廣亮,甄峰.基于大數據的城市規劃評估思路與方法探討[J].城市規劃學刊,2017,01:56-62.
[2] 丁國勝,魏春雨,焦勝.為公共健康而規劃——城市規劃健康影響評估研究[J].城市規劃,2017,4107:16-25.
[3] 武廷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城市規劃初論[J].城市規劃,2019,430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