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力孜·買合蘇提
摘 要:從總量上來看,我國有著豐富的土地及水資源,這是我國農業能夠出現的比較早且得以獲得較大發展的重要前提。可一旦切換成人均的角度,就會發現我國農業發展其實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局面,特別是水資源,絕對不能夠隨便浪費。而農業的發展又離不開水,怎樣在保證農業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節約水資源就成為多年以來在我國頗受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本文即從農業水利灌溉的模式、農業水利灌溉的節水問題及節水措施三個主要方面,對該領域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業水利;灌溉模式;節水措施
隨著經濟水平及農業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不僅基本解決了本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也為世界的糧食穩定供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一個歷史上長期重視水利工程的國家,農業水利灌溉對于我國取得這些成績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創造除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灌溉技術和灌溉模式。有些直到現在仍在發揮作用,甚至在技術力量的幫助下煥發出了更大的生機。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比較粗放的現象,造成了水資源利用不充分,浪費比較多的情況。長遠來看,這種現象對我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是一種阻礙,需要及時解決。
一、農業水利灌溉模式
要明白問題出在哪里,首先就要了解當前比較常見的農業水利灌溉模式,然后才能找到切入點。第一是渠道防滲技術模式。這種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對灌溉渠道進行防滲處理,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該種模式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且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其次是噴灌技術模式,這種模式在我國也不少見。該種模式是對灌溉用水進行加壓處理,然后通過噴頭較為均勻地噴灑在農田上。它的灌溉效果比較好。不過,其所依靠的移動式管道或固定式管道具備不同的優缺點,要因地制宜地應用。如固定式管道操作簡便,但前期投入比較大;移動式管道明顯更加靈活,設備利用效率更高,不需要太多的前期投資,可需要更多的人力,對技術的實際應用人員本身的素質能力有較高要求。
第三種是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模式。相對于噴灌技術模式來說,它是通過低壓管道直接將水輸送到田間地頭,作為農作物的灌溉用水,優勢比較明顯,能夠有效降低水的滲漏與蒸發,節省人力,管理方便。
二、農業水利灌溉節水問題
可以看出,以上三種模式雖然在節水方面的效果并不一致,但只要得到了嚴格落實,不斷進行技術的升級更新,都能夠產生巨大作用。可問題恰恰出在落實上。第一,雖然我國的耕地面積總量不算小,但每戶農民占有的面積是有限的,再加上部分地區的資金不足,限制了先進技術的有效推廣。
其次,有些地區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節約用水的緊迫性沒有那么強烈,因此也沒有對節水提起足夠的重視,缺少完備的管理機制。這就導致節水措施的規劃與利用都不夠科學,實施不到位,相應的較為具體的管理措施也有所欠缺。
再次,某些地區不論是政府單位還是當地農民群眾,過于依賴以往的經驗和過去留下來的農業灌溉工程,而這些工程很多已經比較陳舊,其技術水平是無法與先進的現代化技術相比的。在這種盲目依賴的情況下,其對于現今節水灌溉技術的引進進度明顯落后于技術本身的發展腳步,有時甚至剛剛引進其技術已經過時了。
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涉及到了主觀與客觀,歷史遺留與現代發展等多個要素,在解決時必須要依靠多種手段多管齊下。
三、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措施
第一,必須建立起充分考慮節水需要的灌溉制度,讓有限的水量能夠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發揮作用,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根層儲水的轉化效率。任何違背灌溉制度的行為,都要有相應的處理措施。
第二,建立起灌溉系統的自動信息管理機制。通過各種電子傳感技術對灌溉所需要的水資源和各種灌溉設備進行全方位監測,以自動化的方式管理灌溉系統,以技術的手段保障灌溉制度的落實。
第三,完善農業灌溉節水管理體系的建設。在這方面地方水利部門及工作人員要擔起責任,不能只考慮農業的產出,也要考慮水資源的“輸出”。對于已經被事實證明造成了水資源浪費的灌溉方式,必須及時加以改進,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步伐,協助其他相關部門做好技術因地制宜地改進與應用。還要與其他部門進行合作,加大對普通農民群眾的宣傳工作,培養起他們現代化的農業灌溉節水觀念與節水習慣,依靠群眾的力量強化先進制度和技術在基層的落實力度。
第四,在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還要進行農業水利灌溉的預報,即讓農民群眾或灌溉技術的實際操作人員能夠清楚掌握灌溉的時間和灌溉量等,而不是單純依靠經驗去進行灌溉操作。
總而言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離不開農業強有力的支持,也離不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資源。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加強自身學習,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推動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全方位的發展,也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穎宇.農業水利灌溉模式與節水技術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46(12):121-123.
[2] 梁小霞.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