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鎮的長期平穩發展是實現城鄉統籌規劃的重點環節,而小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將決定著小鎮的發展路徑,因此,本文從小鎮的含義即基本特點出發,論述了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具體內容與編制特點,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控制性;規劃編制;小鎮
目前,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有助于提升小鎮的整體發展水平,促進小鎮向著現代化城市發展,而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便是以城市帶動鄉村,以小鎮為物資節點,實現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互動轉化與物資流動,因此,做好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小鎮的發展目標,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本文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內容與小鎮的自身特點出發,對小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進行探討,旨在提升小鎮的發展水平,發揮小鎮的紐帶作用。
一、小鎮的含義及特征
(一)小鎮的含義。小鎮是介于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人類聚集地,一般而言小鎮指的是比市更小的城市,比如縣城等,而廣義上會將集鎮也納入到小鎮的范圍內;小鎮因為地處城市與鄉村之間,所以具有非常特殊的地理地位,是城市與鄉村之間信息傳遞、物質傳輸的重要中轉點,故而要重視小鎮的發展規劃,確保小鎮能夠平穩運轉,促進小鎮發揮自身作用。在一般的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研究中,都是以非縣政府駐地的小城鎮為目標進行分析探討的。
(二)小鎮的特征。小鎮是人類生活的聚集地,是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物質、信息中轉樞紐,因此,小鎮在經濟、生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獨有的特征。首先,小鎮是城市與鄉村之間聯系的紐帶。隨著城鄉統籌規劃的不斷落實,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速度正在不斷增加,城市中先進的信息技術、市場信息等都開始經過城鎮向農村流動,農村中的物質也在經過加工后開始向城市流動,從此農村打破了自給自足的經營模式,也加入到市場經濟這個大環境中,促進自身不斷發展;以此我們可以發現,農村城鎮化發展需要實現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生產力交換、物質交換以及信息交換等,而實現這些物資交換的場所就是小鎮,小鎮不僅讓城鄉互通,還讓城鄉關系更加協調。其次,小鎮的鄰里關系非常融洽。小鎮即包含了城市社區的特點,也包含了農村人際關系特點,小鎮上的人們以社區的形式分布居住,但鄰里關系是以血緣或者地緣維持,相比于城市擁有更加緊密的鄰里的關系;小鎮上的人們都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因此他們擁有從祖輩傳下來的人際關系,而且還有錯綜復雜的親戚關系,雖然關系結構更加復雜,但是人際關系更加緊密和諧,人們之間的認同感也更加強,有利于實現團結發展。最后,小鎮的發展環境不穩定,人才與資金相對貧乏。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村也加入到市場經濟的發展范圍內,小鎮也要面臨市場經濟的各種沖擊,然而小鎮的經濟相對較薄弱,因此會出現各種不確定性,導致小鎮在發展過程中只能主要依靠經驗進行判斷,而無法應用現有的各種理論進行準確預判。與此同時,小鎮所能利用的現有資源相對較少,人才和資金都比較匱乏,導致各種限制發展的因素相對比較突出。因此,小鎮的社會經濟主體是當地居民,而且主要以小商小販的模式進行經濟生產;所以,在進行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還要留下足夠的空間,以備不時之需。
二、規劃編制的具體內容
(一)落實小鎮總體發展目標。小鎮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依據便是小鎮的整體發展目標,因此,要從小鎮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向其發展目標靠近,在規劃中切實體現發展預期;這其中,對于土地的利用與規劃是最重要的內容,要合理規劃小鎮上的土地,確保各種設備、場所能夠擁有合理的布局,充分發揮各自的功效。
(二)優化社區服務設計方案。在對小鎮進行規劃編制時,要從縣級到社區逐級落實各種服務設施,其中包括公共服務設施、社區服務設施,比如交通、公園、醫療衛生等,并且要將各種配套設施也進行完善配備,確保服務設施的可以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小鎮居民提升自身的居住環境,確保小鎮發展的同時,還能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空間。
(三)確定小鎮長期發展特色。每個小鎮都應該充分展現自身獨有的特色,這樣才能確保小鎮能夠長期穩定發展,因此,在對小鎮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時,要結合小鎮的實際情況,深度挖掘小鎮的現有特色,然后結合科學的規劃方案與合理發展布局,建設獨一無二的特色小鎮,比如,依山傍水的小鎮可以提倡森林浴,打造旅游小鎮,吸引城市居民在假期來小鎮進行休息放松。只有結合小鎮自身特點,靈活使用各種規劃方法,創新設計思路,才能做出適合小鎮發展的合理規劃編制。
三、小鎮規劃編制特點研究
(一)小鎮用地布局特點。一般而言,每個省都會有相應的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指導文件對該省城市的規劃工作進行指導,但是有時候并不存在小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指導文件,這就導致在不少規劃人員在進行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時無據可依,從而導致編制難以切合小鎮的實際發展,不能有效突出小鎮的紐帶作用。因此,在面臨沒有具體文件作為指導依據的局面時,就需要結合該省的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指導文件與小鎮的實際發展情況、小鎮的規劃標準等進行合理的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小鎮規劃要從小鎮的基礎特點出發,考慮到小鎮居民之間的和諧關系與日常生活,結合地方經濟特點來進行整體規劃。小鎮主街道沿線是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并且兩側多為商民混用,因此要對街道兩側的綠化以及交通安全防護進行重點調整,確保小鎮綠化與美觀共存,同時還具有良好的交通安全性。在設計小鎮居民區時,要采用街坊模式的居民樓建造方式,加強居民之間的交流,確保居民之間能夠繼續維持良好的關系氛圍。除此之外,小鎮土地規劃時要需要重點考慮農業生產相關的設施布局,其中包含農科站、獸醫站、種子站等,要方便農民從這些單位獲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各種信息,還要能夠對農業生產進行有效管理,從農業基礎方面突出小鎮的紐帶作用。
(二)小鎮土地劃分特點。小鎮必定面臨資金不充分的局面,同時還需要考慮各種市場不確定性,因此,對小鎮土地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時候,要給土地規劃更多的靈活性,方便投資者對土地進行合理的、靈活的、有效的利用,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效率和收益;土地的靈活性體現在設置不同層次的土地使用規模,比如工業用地,可以有數公頃的大塊土地,也可以有低于一公頃的小塊土地,以此方便不同規模的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土地面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小鎮的土地需要更加靈活的規劃,如果規劃太詳細,土地劃分太細,則會降低編制的適應性,還會降低土地管理的靈活性,尤其是居民居住用地和綜合性用地兩部分,需要給與更多的靈活性,促進用地者自身完善規劃區域內的土地使用,從而確保小鎮能夠因地制宜,協調自身經濟與文化實情,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建設發展。
四、結語
小鎮的自身特點與城市和農村都不相同,但是又與城市和農村緊密相連,因此,進行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時候,要結合小鎮的自身發展特點進行框架構建,編制適合小鎮的特色規劃。本文從小鎮的含義以及其經濟、文化、人類生活特點出發,對小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內容和特點進行了講解,強調小鎮規劃編制必須結合小鎮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詳細規劃,發揮小鎮的人際關系特點,突出小鎮的紐帶作用,促進小鎮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崇文,羅紅梅.淺談山區小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利用[J].中華建設,2019(07):96-99.
[2] 吉燕寧,孫麗,陳陽.濱海旅游型小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研究[J].規劃師,2017,33(03):114-119.
[3] 史紀,劉欣欣.初探中小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J].中國建設信息,2013(14):61-63.
作者簡介:蒲喬(1982.7—),男,漢族,貴州省遵義市,本科,工程師,遵義市規劃設計院,研究方向:城鄉規劃,旅游小城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