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超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0二隊,湖南 長沙 410000)
近幾年來,我國建造出了眾多的惠民工程,給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關鍵的保障。不管是在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還是在資源開發的過程當中,都應該開展巖土工程的施工建設。
由此可知,使用高效的地質防治技術以及措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措施,對于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具備關鍵的作用。
滑坡和泥石流的引發原因有諸多近似之處,首先均會受地質挖掘活動的影響,若開采的水平和開采的地點不準確,便會毀壞山體的總體性,導致山體上端不牢固,為此產生砂石或者山體滑落等問題。
此外天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暴雪、暴雨,大量的江水會對山體脆弱部位造成嚴重沖擊,會導致砂石一同滑落,對于山下來說,泥石流突然爆發,人們無法在短時間內離開,最后造成惡劣后果。
地質外部的巖土突然出現了地面陷落,產生了較大的坑洞,這就是所謂的地面塌陷。地面變形指的就是地下巖體出現了壓縮或者是位移情況,進而使得地面出現了下沉、塌落以及裂縫等情況。
引起地面塌陷以及變形的因素很復雜,或許是人為因素,或許是自然因素。人為因素通常包含眾多的地下開采活動,比如抽取地下水、采掘礦石等;自然因素重點是因為地表巖溶活動異常引起的。

圖1 泥石流示意圖
一般地質災害具有顯著的不確定性特點,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便會出現。周邊的人在遭遇地質災害以后,由于缺乏準備,最后造成生命財產損失。與此同時,地質災害出現的速度十分快速,加之威力較大,使得人們能快速反應并且做出改善變得非常困難,為此一旦地質災害產生,便會造成嚴重后果。

圖2 地面塌陷示意圖
地質災害會導致重大物質損失。無論是泥石流,亦或是地震,一旦產生,在瞬間便可以導致房屋倒塌,處于災害發生范圍的建筑通常無法幸存,這會導致重大的經濟后果。另外災害爆發期間是無法開展經濟實踐的,這便致使受災之后,物質的損失通常是巨大的、難以估量的。
影響時間較長。若發生了地質災害,對于受災地區來說,清理是困難程度較大的一項工作,另外在地質災害產生之后,災害中出現的廢棄物會妨礙重建工作的開展,而且災害造成的構筑物殘骸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災后重建工作,進而干擾社會經濟發展進程。
我國某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北部地質比較低平,并且分布著四條主要河流,北部是平原。該地形特征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給該省帶來地質災害隱患,重點包含滑坡、泥石流、塌陷以及崩塌等。接下來結合該省近幾年來對于地質災害的處置經驗,總結了下述幾點應對地質災害的具體措施以及技術。
植物稀少,或者山體不夠穩固均是泥石流的誘發原因,為此對泥石流的預防應當注重下述幾個方面:在作業期間,需要使用到蓄水設施時,應當對山體進行增固,另外建設的時候應當運用不滲水的設備加以填充,不然蓄水如果出現漏水問題,較易導致山石不牢固。在施工期間應當重視山石的總體型,特別是發揮支撐功能的部位,應當對其加以增固。山體比較高的部位,不可放置廢棄物,另外不可隨便在山腳施工,在作業期間,在山體比較脆弱的部位使用鐵絲網加以保護,避免產生山石滑落問題。碰到降雨天,應當采用增固舉措,另外對積雪加以清除,避免其誘發泥石流。
山崩以及山體滑坡產生的原因比較類似,在防治方面也能夠進行相關借鑒。因為兩者出現的因素是通過多個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因此在防治方面還應該具備針對性的對策。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對于山體開展整體上的勘察,進而防止山體當中由于地質構成以及另外的工程因素出現山體斷裂的狀況。
在施工之前要對于山體斷裂部位開展加固,可以利用拉鐵絲網亦或是使用水泥開展灌注的方式把山體開展加固。如果產生比較嚴重的斷裂問題,就可以通過爆破等形式把災害限制在一個能夠接受的限度范圍內,如果是爆破后果比較嚴重,就應該盡快對于人群開展疏散,與此同時另外尋找地址開展工程施工。對于山腳開展探測,特別是由河流流經的地方應該開展勘測,對于河道侵蝕的山體應該有一定的了解,與此同時對于工程開展計算,最后決定工程開發的可能性。
因為當前人們對于地下資源開展不斷的開發,特別各種石油資源以及礦物資源的開發使得地下產生了很多的空洞。再加之人們針對地下城市以及地鐵等的建設施工,導致本來就脆弱的土層變得更加脆弱,最后致使地面塌陷的情況常常產生。另外,人口增多導致對地下水的需求數量大幅增多,導致地下水的補充速度落后于運用的速度,致使地下出現了諸多空洞,假如沒有及早發現,就將會引起地陷的產生。在地面塌陷的防治方面,需要著重考慮工程在建設過程當中對于地下的支撐,只有把支撐工作做到位,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防止地陷的出現。對于地下原有的空洞開展填補工作,避免產生地陷對于人的生命財產帶來威脅。地下水過度開采產生的空洞,在離地面比較近的位置,開展填補即可;較深的位置要強化對其關注度,防止出現地質災害,與此同時要準備好應急預案,確保一旦產生問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予以解決。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具備非常大的破壞力,并且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威脅。所以,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一定要通過使用高效的防治對策以及防治技術來降低地質災害出現的概率,進而確保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
與此同時,這也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長久、穩定發展的保證措施,對于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具備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