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穩
明朝末年,大學士徐光啟奏請開設歷局,表示愿在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幫助下編修《崇禎歷書》。湯若望抓住機會,憑借對月食的準確測算及對望遠鏡的推廣,贏得朝堂上下的信任。
1644年,清軍入京,多爾袞命城內居民全部搬出,湯若望因要保護教堂及天文儀器、圖書資料而得以住在原處。隨后他數次奉詔入宮,向順治科普全新的天文知識,很快又成為御前紅人。順治為他新建了一個教堂,并讓他主管國家的天文臺,還稱他為“瑪法”(滿語對親近長者的敬稱)。
后來順治賜給湯若望“通玄教師”的榮譽稱號,但在詔令中只字未提宗教,只是肯定他編修歷法之功,因為大臣一致認為治國還得靠儒教。即使如此,還是有人對湯若望不滿,吳明炬曾在欽天監任職,但因被湯若望指出學術錯誤而丟官,所以一直懷恨在心,屢次上疏說湯若望的歷法根本不管用。
在他的煽動下,一批大臣紛紛向湯若望開炮,借口也從學術錯誤發展到“邪說惑眾,潛謀造反”,甚至有鼻子有限地說他在澳門屯兵。順治當然不會輕信他們,但他來不及為湯若望撐腰就死了。
接下來,八歲的康熙登基,大權掌握在保守的輔政四大臣手中,于是曾攻擊湯若望的大臣再次奏請朝廷鏟除這個“妖人”,并抓住一個“把柄”——相關官員為榮親王擇定葬期時曾向湯若望請教,結果他照搬西方歷法,選的葬期很不吉利,以致榮親王之母和順治先后去世。這招實在“穩準狠”,直接點到封建統治者的死穴——詛咒皇室還了得!
四大臣對順治生前的政策早有不滿,樂得順水推舟,命禮部和吏部會審湯若望。結果,不僅新歷被廢,已中風癱瘓的湯若望還在飽經折磨后被判凌遲。但就在判決當天,地震、大火、彗星齊發,臣民議論紛紛,認為這是上天的警告,于是湯若望被無罪釋放,而徐光啟在崇禎年間培養的一批漢人天文專家則被斬殺干凈,相關官員也被罷黜,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康熙歷獄”。
湯若望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出獄兩個多月后就去世了,尸體因沒地方安葬而不知所終。
以吳明炬為首的“幕后推手”重新接管天文事務,但他們沒得意多久,朝局再次發生變化。
1667年,14歲的康熙親政,與曾被多爾袞壓制的順治一樣,他也對四大臣的專斷早有不滿,而且向來對湯若望頗有好感,所以為湯若望平反成了他奪權的切入點。
康熙命吳明炬與西方傳教士南懷仁分別用東西方的歷法測算日影,吳明炬試了幾次都錯漏百出,而南懷仁的測算結果準確無誤。吳明炬辯稱是自己的儀器出了問題,但意識到這個借口太蠢,立刻將靶心轉向意識形態,說:“‘堯舜之歷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怎能被‘天主教歷取而代之?陛下如此行事,必將有損國祚、不利子孫。”這下正撞在康熙的槍口上,他下令將吳明炬革職查辦,其他人或處死或流放。
這年,康熙制服鰲拜并掌握朝局,南懷仁上了幾道奏折為湯若望喊冤。康熙很快回應,不僅親自為湯若望重辦隆重的葬禮,當年在冤案中受害的官員也都相繼復職,“兵不血刃”地為朝堂洗了次牌。
面對滿朝“自己人”,康熙深感欣慰,為湯若望寫悼詞時甚至掉了眼淚,使南懷仁等西方傳教士感激涕零。他們以為自家學術思想終于得到認可,卻不知皇帝更看重的是“你的學術思想能否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