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伯陵
“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諸葛亮和黃月英的婚姻,被時人編成段子嘲笑了很多年。諸葛亮身長八尺、才氣側漏,荊州牧劉表是叔叔的故舊,姐夫是荊襄望族之一的蒯祺,雖算不上有什么資本,但娶個美女想必不難。
那他娶黃月英到底圖什么?
諸葛亮從二十多歲起就刻苦學習政治、經濟、軍事等專業知識,積極和青年才俊交朋友,也非常留心時事,對自己的定位是管仲、樂毅。由此可知他極度看重事業,想俘獲他的心,僅靠顏值是遠遠不夠的。
黃月英有什么競爭優勢呢?她的父親黃承彥是荊州最知名的學者之一,名流晚宴、慈善拍賣、參政議政……都少不了名流學者的支持;她的母親出身于荊州最有勢力的家族之一——荊襄蔡氏,劉表夫人是其親妹妹,大將軍蔡瑁是其親哥哥。
僅看這些外部條件,黃月英也是荊州地區top1的小公主。對于從山東流亡到荊州的諸葛亮來說,當地的深厚資源恰是他最缺乏的,只要娶了黃月英,他就可以把文化界、政界、軍屆的人脈和資源過渡到自己手上,助推事業發展。
諸葛亮娶了黃月英后,自然要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了。
劉表的次子劉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所以蔡夫人和蔡瑁都不喜歡劉表的長子劉琦,時刻想畫個圈圈詛咒他,然后扶持劉琮繼位。劉琦跑去向諸葛亮問計,諸葛亮說:“你不如向父親申請做太守,在外邊避禍吧。”于是劉琦做了江夏太守,后來江夏成了劉備的避難所,這是偶然嗎?
再腹黑一點地分析,諸葛亮把劉琦打發出去,荊州就成了蔡氏的江山,而諸葛亮和蔡氏是什么關系,他和劉備豈非如魚得水?而讓他們兄弟二人禍起蕭墻,劉備是不是就有了火中取栗的機會?
在以后的蜀國人才庫中,荊州人士一直是諸葛亮的嫡系。可以說,諸葛亮的千秋偉業和劉備的人生轉折,起碼有一部分功勞要記在黃月英的名下。
那黃月英圖什么呢?見慣巨大財富、顯赫權勢的她,普通男人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她需要的是能帶自己看更廣闊世界的男人,并攜手闖蕩世界。
雖然諸葛亮在婚前的人脈資源不多,也沒職位和前程,但這些東西黃月英都有;而諸葛亮治國安邦的能力,恰是黃月英的短板。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了——諸葛亮出能力、黃月英出資源,兩人在亂世攜手闖蕩了一輩子,也看了一輩子星辰大海。
豪門貴女那么多,想做黃月英卻很難。諸葛亮是在用命博江山,功成名就只是偶然,身死族滅才是常態,這就需要妻子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而黃月英正好渴望這種刺激的體驗。
除了資源和人脈,黃月英還有一個有趣的靈魂,能在諸葛亮工作之余和他聊聊詩書,讓他放松身心。她很可能還懂一點時事,諸葛亮工作事無巨細,或許會為一些拿不準的事情而愁眉苦臉,黃月英可以稍微勸誡一下。
而且諸葛亮的私德極好,跟著劉備轉戰西南,最后出任丞相整整14年,去世后居然家無余財,只有15頃土地和800株桑樹,關鍵是沒納妾。
他們這一輩子生活得很幸福,除了復興漢室,人生大規劃都一步步實現了,從朝堂回到家中也不乏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