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
沈河區位于沈陽市中心,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城區。區域內土地資源匱乏、發展空間狹小、資源利用低效是制約城區發展的主要原因。近年來,該區及時調整發展思路,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立足區域實際,努力盤活存量、做優增量、釋放空間、激發活力,以各類問題的攻堅“解扣”,切實提高存量產出效益。
盤活潛在價值,構建文化IP產業鏈
沈河區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美譽,轄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僅盛京皇城內就擁有沈陽故宮、張氏帥府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文物古跡遺址57處、歷史風貌建筑42處、歷史胡同56條、非物質文化遺產16項、中華傳統老字號企業11家。今年以來,該區搶抓機遇,按照“縱向延伸挖內容、橫向融合構生態”的發展思路,圍繞資源挖掘盤活、文旅商融合的發展脈絡,大力加強盛京皇城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 細化制定了《2020年盛京皇城綜合保護利用實施項目表(52+N)》,最大限度讓文化資源活起來,讓文化產業建起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
恢復歷史風貌。復建成親、肅親、睿親等“三王府”,業態涵蓋主題文化酒店、文博展示展覽、文化休閑等。目前,老久華地塊(成親王府酒店)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由上海驢媽媽旗下的沈陽錦嵐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沈陽皇城置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
推進資源活化。盤活歷史建筑,推進奉天青年軍官俱樂部、盛京城址、東三省總督府博物館改造提升,目前奉天青年軍官俱樂部擬規劃建設展陳館、咖啡廳和浸沒式劇場,預計近期開工;盛京城址(西北角落)擬建設公益性博物館,已進場施工;東三省總督府擬規劃建設文化旅游綜合項目,業態涵蓋文化展覽展示、非遺表演等,正在積極推進。用活“老廠房”和閑置地塊,實施精密儀器廠、算盤廠、制帽廠等多個“廠房、廠區、地塊”項目改造工程,打造盛京皇城博物館、高端文化產業園和網紅孵化基地等特色主題文化園區,由香港美達商務公司接手投資1.5億元的沈陽美達未來生活體驗館項目已正式進場施工,擬打造以未來科技沉浸感為主題特色的文化商貿綜合體。
打造特色胡同。以美食、樂器、酒吧、藝術、文創等特色為主題,重點推進耳朵眼等6條特色胡同改造。目前,由沈陽薈華樓珠寶有限公司投資近億元打造的官局子胡同和孫祖廟胡同項目已進場施工。
推進業態提升。圍繞中街步行街深度打造,對滯后的產業業態實施轉型升級,通過引進網紅、游戲動漫、體驗休閑、文創產品等新業態,深挖故宮、帥府兩大IP,吸引各類文創企業集聚。目前,由上海復星集團投資近1.5億元提升改造的盛京龍城文化休閑廣場項目和由深圳益田商業集團投資1億元提升改造的沈陽益田假日世界項目已成功轉型升級;三克油網紅媒體基地、上星網紅基地已正式進駐;測繪局宿舍和同仁醫院地塊打造的特色民宿已與中青旅達成初步協議。
大力發展夜經濟。打造“盛京皇城不夜城”主題,以文創集市、文化演出、街頭藝術演出等形式,制造夜間網紅打卡地點,目前中街IP引爆活動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盤活傳統產業,加速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沈河區服務業增加值884億元,占全區GDP的90%,占沈陽市服務業增加值的1/4,是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核心區。今年以來,該區積極適應現代消費新模式,把握疫情對服務業結構的影響,加速推進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優化產業布局。在前期確定金融、商貿、文旅三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對標學習其他中心城市城區先進經驗,重新研判產業結構、發展定位、前沿趨勢,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合理調整產業布局,確立了“金融、文旅、商貿”三大主導產業和科技服務作為培育產業的發展格局。
細分產業領域。緊緊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工作要求,對主導產業和培育產業細分領域進行產業鏈研究,精準篩選出了22個有一定基礎、發展前景較好的細分領域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謀劃產業集聚、促進措施、路徑和政策,促進產業全鏈條轉型升級和集聚發展。今年以來,在金融產業方面,已推動華林證券遼寧分公司、新湖期貨遼寧分公司、丹東銀行沈陽分行等4家傳統持牌金融機構和沈陽市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1家新興金融機構落戶;在商貿產業方面,15個項目完成落地,其中浙江恩敏實業有限公司以5.5億元于5月25日成功收購廣宜樂購,擬打造集商貿旅游于一體的新型商業綜合體,成為沈河夜經濟亮點。目前,沈河區已擁有全市64%的中資銀行、61.5%的外資銀行、70%的省級保險分公司、67%的金融要素市場以及包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內的1000余家金融服務企業,金融產業集聚優勢明顯、產業鏈條完善;擁有中街、五愛、南塔以及北站、金廊共5個商圈,商貿業氛圍濃郁,產業鏈條全面激活。
推動產業轉型。今年以來,因疫情影響,傳統商貿業受沖擊較大,沈河區積極施策,主動對接供應鏈企業,改善網絡基礎設施,引導商戶線上銷售,推動傳統商貿模式向新零售轉型升級,穩定了實體商鋪基本運轉,減少了商家庫存。一季度,五愛、南塔商圈內累計培訓商戶300余戶,開展直播銷售約880戶,網絡銷售額突破10億元。
盤活閑置樓宇,傾力打造特色“億元樓”
沈河區地域面積狹小、樓宇眾多、商貿繁榮,該區堅持向樓宇要空間,向空間要效益,做好“空間拓展”這篇文章,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全力打造“豎起來”的產業園,盤活用好閑置樓宇。
分級定位。依據樓宇區位、物業管理、周邊配套等綜合信息,對全區商務樓宇進行分析評定,將全區閑置面積較大的商務樓宇分為重點樓宇、特色樓宇和普通樓宇三級,并按照“一樓一業、一樓一策、一樓一團隊”的標準,有針對性地制定激勵措施,提升樓宇吸附力。
搭建平臺。學習先進地區樓宇管理經驗,開發建設樓宇經濟管理系統,實時跟蹤分析掌握區域樓宇經濟發展動態,全面監測樓宇經營信息和入駐企業經營狀況,實現一鍵推介和可視化展示。
強化包保。采取“1+1+N”模式,即每棟樓宇一位區級領導牽頭、一個經濟園區負責、區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包保機制,壓實樓宇招商包保責任,推進樓宇經濟發展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出臺《樓宇招商工作考核辦法》,提高職能部門積極性。
定向推介。聚焦金融、商貿、文旅、科技四大產業,堅持“一樓一特色、一樓一產業”的發展思路,依托沈陽茂業中心、市府恒隆廣場等重點樓宇,包裝打造特色產業樓宇,啟動精準招商。去年以來,新啟動樓宇面積13.48萬平方米,注冊率達到86%。
盤活停緩項目,培育發展壯大新動能
沈河區堅持把解決企業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抓手,敢啃硬骨頭、攻難關,鎖定停緩建項目形成問題,理順各級各部門管理權限,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倒逼問題加快解決,加速啟動停緩建項目,解決了許多沉積多年的遺留問題,使老項目煥發新生機。目前,已成功啟動停緩建項目8個,總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總投資額172.5億元。這些項目中,停緩建10年以上項目4個,5至10年項目4個。其中,對因開發公司資金鏈斷裂問題閑置28年的富麗華爛尾樓,積極引入萬科集團整體收購了該項目,大樓主體已于今年5月20日成功爆破;因未能實現晾地問題沉寂11年的萬德地塊,積極引入美的置業,以12.6億元整體收購原開發公司正匯股權,項目地下部分已完畢,正在進行主體建設,已建至地上4層;因凈地不凈問題停滯8年的越秀二期項目,進一步加大用地整理推進力度,并幫助企業解決環評問題,順利取得了建筑許可證和規劃許可證等一系列手續,項目正在進行主樓外立面室外保溫和涂料施工。這些項目的復工贏得了企業的認可,也堅定了投資的信心,讓歷史包袱成為了發展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