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才
(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在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3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等5個方面共18項措施,被通信業界看作是2020年中國5G發展的“總綱領”[1]。根據運營商的投資計劃,預計在2020年年底完成建設50萬座5G基站的目標。電信運營商5G建設計劃如表1所示。政府層面的密集性政策支持、運營商的天量投資計劃以及近期涌現出的“云監工”“遠程診療”等5G應用新需求,也給通信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在5G基站方面:5G基站是5G網絡中投資最大、工程建設任務最重的部分。5G設備產業鏈遍布全球,隨著我國新基建的加速,設備供貨問題將更加凸顯。從近期5G基站建設進度統計數據看,基站主設備分批到貨后短短幾天內就能安裝開通完畢,各建設工地普遍存在站址已具備安裝條件,但缺少基站主設備的情況,設備供貨是最大的建設進度瓶頸。
(2)在5G核心網方面: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5G無線網共建共享對核心網提出新的要求,SA網絡設備共享使得基站必須同時接入兩個運營商的5G核心網,要求設備支持載波共享等新功能,設備廠家研發、測試和優化也消耗更多的時間和投入。
在現有站址天面改造方面,普遍無空余抱桿安裝5G天線,需對現有天面進行整合改造,如用4488多頻天線進行替換收編[2],以騰出空余抱桿安裝5G天線。根據對某地市運營商勘察結果的統計,近一半站點有天面整合改造需求。在電力改造方面,5G基站設備功耗較大,單站功耗接近4 kW,是4G基站的3~4倍,20%的站點外電引入容量不足需改造,實施困難較大,將嚴重影響5G基站的建設進度。4G與5G基站主設備功耗實測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

表1 電信運營商5G建設計劃

表 2 4G與5G基站主設備功耗實測對比情況
5G網絡工作在2.6 GHz,3.5 GHz,4.9 GHz頻段,需要超密集組網,站址需求數量更多。因此,除與4G基站共址外,尚需新增站址。但城市規劃限制、高額選址物業協調費、群眾對基站電磁輻射誤解而抵觸建站等諸多原因,導致新址基站建設進度緩慢,嚴重影響5G網絡的建設進程。
按照3GPP之前的規劃,5G標準Rel-16將在2020年6月完成標準凍結。3GPP目前仍在努力爭取按計劃完成,但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將向后推遲3個月左右。對于中國5G運營商,尚面臨新協議、新頻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2020年3月的3GPP第87次接入網全會上,中國廣電700 MHz頻段提案獲采納列入5G國際標準。4月初,工信部發布了《關于調整700 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給中國廣電掃除了政策上最后的障礙。與此同時,后續任務還相當艱巨,從清頻工作、網絡建設、設備研發測試等方面,到整個產業鏈的完善尚需要時間。另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建5G無線網,帶來2.1 GHz頻段的使用策略變化,新的超級上行補充頻段的采用,協議需相應更新,設備廠家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發和測試。上述因素都會給5G網絡的建設進程帶來較大的挑戰。
通信行業廠商適逢5G新基建“春風”,將收獲大批5G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訂單,行業上下游廠商的發展空間將大大增加,產業鏈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國內設備廠商應進一步利用國內5G先行發展和規模發展的優勢,擺脫高頻基材、微波介質陶瓷、半導體尤其是高端芯片等通信產業鏈“卡脖子”的技術依賴,搶占5G核心技術,抓住機遇登上通信技術至高峰。
共建共享、租金減免、電費補貼等5G推進政策密集出臺,將進一步降低運營商5G網絡的建設和運維成本;近期涌現出一系列如“云監工”“遠程診療”(如5G網絡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高效便捷的應用)、“遠程教育”等示范應用以及遠程辦公需求,都有利于提高公眾對5G網絡的信任和支持程度,契合了運營商快速建網的實際訴求。新的5G應用需求提高了運營商擴大投資、加速建網的信心,為5G加速發展增強了原動力。隨著5G網絡商用提速,運營商作為5G新基建的引領者,可進一步發揮渠道優勢、技術優勢,引導商業模式向用戶端場景化的通信服務運營、生產端物聯連接專用切片的行業賦能轉變,擺脫流量管道經營的困境。
通信網絡咨詢、規劃設計、施工等傳統業務服務企業,受服務單價下降、競爭加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面臨巨大的發展壓力,投資額巨大的5G“新基建”,有利于穩定其傳統業務。另外,在傳統運營商的5G網絡建設之外,社會各方基于5G應用場景下推進的例如智慧路燈桿、V2X專網、智慧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遍地開花”,在政府部門以及電力、交通、教育、醫療等“5G+”行業應用方面,亦有廣闊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1)設備廠商。希望設備廠商加強研發力度,加大復工力度提高產能,對于國內廠商,這既是壓力也是機會,希望能借此契機進一步掌握核心技術,逐漸降低對國外核心技術的依賴程度。
(2)電信運營商。作為5G“新基建”的引領者,應充分利用共建共享、租金減免、電費補貼等政府支持性政策,加速5G網絡建設進程,推進5G應用落地[3]。
(3)通信建設服務企業。應加大復工復產力度,全力支撐5G網絡建設與部署。同時,在“5G改變社會”的大背景下,轉換業務模式,聚合伙伴能力,構筑綜合性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實現對行業客戶端到端的服務,提升業務競爭力。
(4)希望政府、垂直行業、民眾等各方廣泛支持并深度參與5G網絡建設與實踐應用,形成良性循環,多方共同推進5G“新基建”工作落地,這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