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星期二發布新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與往年的報告不同,這份報告罕見地提出中國有“略超過200枚”現役核彈頭,并且預測中國將在10年內將這個數字“至少擴大一倍”,從而將國際輿論聚焦在了中國的核武器上。
中國從未公布過核彈頭數量,這與中國奉行低調的核政策一脈相承。中國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對無核國家進行核威脅的核國家。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的核武庫規模,但這樣做的主要是智庫等民間機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那些智庫就大多認為中國有200枚以上核彈頭,這個數字總的來說變化不是很大,新近的資料顯示,斯德哥爾摩的國際和平研究所和美國科學家聯合會認為中國有320枚核彈頭,被引用得比較多。對這些數字中方從未證實過。
美國國防部已經出了二十期《中國軍力報告》,但這是第一次在報告中給出對中國核彈頭的數量評估。五角大樓這樣做,顯然有影響人們對中國核武庫規模認識的意圖。
我們認為,“略超過200枚”這個數字低于人們對中國核彈頭實際保有量的通常認識。而且這是一個有意的低估。與此同時,該報告強調中國會在未來10年里將核彈頭數量至少增加一倍,向美國和世界公眾傳遞了中國正在加快擴大核武庫的緊迫性,這同樣是故意的。
五角大樓這樣談論中國的核武庫有兩個目的,一是削弱中國核威懾,尤其是削弱中國核力量對美國社會對華態度塑造的能力。當前美國對華實施強勢戰略打壓,導致南海、臺海局勢趨于緊張,美國軍方希望淡化他們這樣做在美國社會中引起的不安,強調美國對華終極戰略優勢是壓倒性的,無論美軍如何挑釁,美國社會都無需擔憂。
五角大樓的第二個目的是要把國際社會對中國核力量的基礎性認識鎖定在“略多于200枚”這個數量級上,用它作為未來強迫中國與美俄同步核裁軍的基數,壓縮中國強化核力量的空間。迫使中國 在與美國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加入核裁軍談判,這是華盛頓的強烈意向,其目的是永遠保持對華不成比例的終極軍事優勢,在關鍵時刻壓倒中國的意志。
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目的完全是用于自衛,所以中國不會追求與美國同等量級的核武庫規模。但是中國的核威懾必須是強大而有效的,隨著美國對華軍事壓力不斷增加,中國的核力量必須同步提升,對沖美國的壓力。
特朗普上臺后對美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大核武庫之一仍不放心,繼續專項撥款升級核力量,在美國將中國列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認為它這樣做的矛頭同時也指向了中國。
中國保持核力量的發展壯大,使隨之上升的核威懾足以應對中國面臨的戰略壓力和挑戰,這是確保中國國家安全的關鍵事項之一。美方稱中國會在10年內將核彈頭的數量增加一倍,中國的這種能力不容置疑,但中國是否會那樣做,將取決于美國在多大程度上威脅中國的安全,即取決于中國加強核力量的緊迫性。
美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歷來宣揚中國軍事威脅,這一次也不例外。不過新《中國軍力報告》暗藏了一個壓制中國核威懾的圖謀,相信中國的核政策制定者們一定能看穿這一點。中國該如何發展核武器,這是中國的議程,我們熱愛和平,同時很清楚和平不是求來的。華盛頓休想用它的輿論戰牽制中國的核政策。▲
環球時報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