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暉,李石來
(廣西蒼梧縣木雙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蒼梧 543115)
蒼梧縣木雙鎮作為砂糖桔的老產區,砂皮病已經在部分果園發生,嚴重影響果實的顏值,降低商品價值[1],在日常的技術推廣中,發現砂皮病對單一制劑農藥已產生抗藥性,果農選用藥劑不正確,防治不適期[2],防治不規范,為了提高防治砂糖桔砂皮病的防治效果,筆者于2018年試驗推廣使用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80%WS(陶氏益農科技有限公司)+治療性殺菌劑唑醚·戊唑醇40%SC(其中含吡唑醚菌酯10%、戊唑醇3 0%)(東莞瑞德豐科技有限公司)或克菌丹50%WP(河北冠龍農化有限公司)+唑醚·戊唑醇40%SC防治砂糖桔砂皮病,兩種混配藥劑在6個砂糖桔果園(每個果園面積3畝以上)的防治效果都達到95%以上。
從木雙鎮2018年筆者調查砂糖桔春梢、秋梢,果面砂皮病綜合發生率在80%以上的6個果園作為試驗推薦使用園。
農藥使用濃度:為了達到防治目標和用藥安全,選擇廠家推薦使用稀釋倍數中間濃度,代森錳鋅700倍,克菌丹600倍,唑醚·戊唑醇4500倍。
試驗用兩種防治方法,處理1:隨機選取三個果園使用代森錳+唑醚·戊唑醇,三個果園分別用A1、A2、A3表示;處理2:三個果園使用克菌丹+唑醚·戊唑醇,三個果園分別用B1、B2、B3表示。用農用噴淋機對整樹均勻噴淋。
在2019年3月上旬開始。噴藥時間分別定在春梢長度2cm期(3月10日),落花2/3(4月7日),結合第一次保果施藥一次,幼果期結合第二次保果再用藥一次(4月23日,以后視天氣情況15d~20d施藥一次,分別于5月10日、5月27日、6月15日各施藥一次,施藥6次,在果實膨大期9月2日、10月3日施藥兩次。(為了確保用藥效果,預計1小時內有雨就不要施藥。)
每個果園按梅花抽樣法選五個點,每點兩棵樹,葉片和果實隨機選擇,每棵果樹調查葉片100片,果實100個,全年進行兩次統計,一次在7月15日,一次在11月20日。
病葉情況按新葉統計。
綜合防治效果按照病葉與病果平均值計算[3]。

表1 2019年7月15日調查6個砂糖桔果園砂皮病防治效果
到6月15日經過6次用藥,并于7月15日對6個果園進行防治效果統計,此時砂糖桔的生理落花已經結束,處于幼果期,能看到葉面、幼果砂皮病的病情級數,有少量果實、葉片感染砂皮病,均為Ⅰ級[4],從表1 可以看出,兩種藥劑的混配的防治效果都比較突出。克菌丹+唑醚·戊唑醇的效果更加有效[5]。

表2 2019年11月20日調查6個砂糖桔果園砂皮病防治效果
到11月份砂糖桔砂皮病發病高峰期已經過去,防治效果的統計數據已經出來,從各個果園的防治效果的數據可以看出,兩種用藥方案對砂糖桔砂皮病的防治效果都非常突出。最低也達到了95.8%。
經過9個月的試驗觀察,根據砂皮病的發病規律,砂皮病的防治不是在某個時期簡單用藥一兩次就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要想防治好砂皮病必須在砂糖桔整個生育周期進行合理、科學的防治,在整個生育周期中把握關鍵的用藥時間點。春梢萌芽期是砂皮病病發的初期,這個時期是防治春梢感染的關鍵時期,在謝花后的幼果期,因砂糖桔經過花期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營養,樹勢變弱,幼果抗病力差,這時正好遇上梅雨季節,溫度、濕度適宜砂皮病菌的生長,菌源豐富,幼果容易被感染[6]。殺菌劑的時效性是有限的,代森錳鋅的時效期是1-10d,克菌丹的時效性15-20d,砂糖桔長期使用殺菌劑,各種病菌已經產生了抗藥性,使用單一制劑的殺菌劑已經難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在砂皮病發生的高峰期應該加大施藥密度[7],一般15-20d用藥一次,并且復混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殺菌劑。但是這種做法必須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或經過實驗才能進行。
砂皮病易感病期有三個,一個是春梢萌芽期、一個是謝花后的幼果期、一個是幼果膨大期,砂糖桔砂皮病的防治重點是預防果面感染。在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用藥是預防果面感染關鍵時間點。9-10月是砂糖桔快速膨大期,為了確保防治效果應該繼續堅持用藥[8]。
砂糖桔春梢期用代森錳鋅80%WP700倍+唑醚·戊唑醇40%EM4500倍或克菌丹50%WP600倍+吡醚·戊唑醇40%EM4509倍,第一次保果以及在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經過多次用藥能把砂皮病控制在較低水平,根據觀察感染的病葉、病果都屬Ⅰ級輕度感染,對果實外觀影響不大。若錯過防治適期,果面已經嚴重感染對果農會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春梢萌發期、落花2/3、幼果期、膨大期是防治砂皮病的關鍵時間點。
砂糖桔砂皮病防治藥劑比較多,但使用單一種藥劑防治效果較差,生產實踐中應該用保護性殺菌劑與治療性殺菌劑混配,如代森錳鋅、代森聯、克菌丹+吡唑醚菌、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復配制進行輪換用藥。從6個果園的防治數據體現,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克菌丹+治療性殺菌劑吡醚·戊唑醇在防治砂皮病上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在生產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