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嘉瑋 王軍民* 白 宇
(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430000)
螺旋鋼管廣泛用于石油工業,承擔油氣集輸任務,也用于橋墩碼頭結構支撐套管中。螺旋鋼管表面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往往出現劃痕、腐蝕、孔洞等不同程度的缺陷,降低了螺旋鋼管的質量與性能。
缺陷的檢測工作往往是由人工完成的。隨著生產量的提升,人工檢測效率低下、成本高的問題越發突出[1]。為滿足現代工業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的趨勢,研究缺陷自動檢測技術,對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能源消耗、保障管道運行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表面缺陷自動檢測系統設計方案如圖1 所示。工業相機置于待檢測的螺旋管的上方開始采集原始圖像,將圖像傳輸至Raspberry Pi 4B,經圖像處理模塊分析后,得到缺陷的判別結果。如果原始圖像存在符合缺陷特征的區域,則向指示燈傳遞信號,提醒存在缺陷,需要人工修補;同時Raspberry Pi 4B 通過無線傳輸將缺陷圖像與圖像采集時間同步記錄,上傳至服務器存檔。

圖1 缺陷檢測系統示意圖
由于生產線的環境存在大量電焊弧光干擾,在相機鏡頭前夾具了650nm 帶通濾光片過濾雜光。為防止圖像丟幀紊亂,工業相機與Raspberry Pi 4B 采用長屏蔽線傳輸。
缺陷檢測系統需要符合生產線時序規則,為保證檢測效率,選用Raspberry Pi 4B 新型嵌入式系統開發套件[2]。4B 型采用64 位四核Cortex A72 處理器,主頻1.5GHz,支持C++、Python語言開發。與上一代3B+型相比,處理器速度顯著提升,擁有更充裕的內存和更先進的計算機接口,如圖2 所示為具體硬件性能對比。

圖2 兩代Raspberry Pi 的硬件性能對比
Raspberry Pi 4B 的核心是圖像處理模塊。
圖像處理模塊的流程如圖3 所示。原始圖像的輸入是亮圖像,用亮度矩陣來表示原始數據。為了抑制與缺陷圖像無關的信息,應對其作預處理。
由于現場環境光照不充足,缺陷區域圖像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使用線性單值函數,對圖像的像素做線性擴展,增強視覺效果[3]。設圖像灰度級大小為G,設定長為G 的數組H,圖像大小表示為M*N。對圖像每個像素點p 掃描,得亮度為gp,將gp導入數組H,當H[g]>0 時即為圖像最小灰度級gmin,依次累積得到直方圖Hc 為,設定:

將T[gp]重新寫入圖像即得到空間域灰度級變換結果,如圖4。此時原始圖像已被覆蓋,設定閾值P,將圖像像素點以P 為零界點設置為0 或255,得到二值化圖像,突出缺陷與背景。
圖像二值化后傳入Canny 邊緣檢測算法模塊,利用線性高斯濾波器(Gaussian filter)對所有像素點平均加權[4],過濾噪聲。接著計算水平、垂直、對角的梯度幅值方向,通過非極大值抑制的邊緣細化方法,保留各個梯度最銳利的部分,將其傳入OpenCV 輪廓提取函數庫中得到缺陷的分割輪廓。當OpenCV 檢測到缺陷時,向4B 通用串行總線發送缺陷提示指令,同時將缺陷輪廓、備份的原始圖片上傳至服務器備份。
在實地測試中,由于現場工作環境惡劣,弧光電磁、煙塵焊料經常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采用了軟導體PVC 絕緣線外加屏蔽層和PVC 護套的多芯軟導線,屏蔽線單端接地的方式將嵌入式設備和現場環境隔離。

圖3 圖像處理模塊流程

圖4 灰度級變換圖像
試驗現場及檢測結果如圖5 所示。實驗表明,自動缺陷檢測系統能較準確的檢測到螺旋鋼管上的缺陷位置,同時能提取、標記缺陷輪廓,輪廓基本符合缺陷外圍特征,對于小區域連成片的缺陷也能起到較高的識別度,算法魯棒性良好。
在螺旋鋼管生產線上,自動檢測設備與人工校驗結合,在不增加其他成本的同時大幅延長有效工作時長,不僅提高檢測效率,也能保障成品質量。
隨著計算機、自動化領域的飛速發展,螺旋管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是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和指標。實驗說明了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較好,但仍有諸多細節以待改進[5]。期望在圖像處理模塊上,改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深度學習方法加以實驗驗證、對比;期望在嵌入式設備上跟進領域最新開發設備;期望重構系統實現代碼,減少亢余。

圖5 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