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光 張永紅
2017年3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次載入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習近平主席的這一理念受到世界多國領導人的廣泛贊譽。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自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來,中國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開展深入合作,展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實踐擔當。
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致力于推進同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進程。亞吉鐵路順利開通成為蜿蜒在非洲大陸的鋼鐵巨龍,中馬友誼大橋如期通車為馬爾代夫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瓜達爾港成功修建被譽為中巴友誼最新成果,中歐班列“朋友圈”越擴越大將亞歐大陸緊密相連,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力促進了當地的民生建設和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中國積極建設融資平臺,為“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017年5月,中國宣布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分別提供1300億元和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金融、能源等項目建設。截至2019年9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同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累計超過6萬億美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目前,已經有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在這一倡議框架下,中國已同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超過190份合作文件。這充分表明,“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工程。中國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受益者,同時也是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繁榮發展的貢獻者。
中國在諸多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世界向前發展,展現出大國的領導擔當。在經濟領域,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穩定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在國際安全方面,中國致力于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努力推進烏克蘭問題開啟政治對話,堅定支持并維護伊朗核協議,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為世界和平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減貧事業上,中國取得巨大成就,改革開放40年以來累計減貧7.5億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被世界銀行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同時中國積極幫助他國解決貧困問題,從1950年至2016年,累計對外提供援助資金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人民立場和世界情懷,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真理力量和正義光輝。
(選自2020年第3期《求知》,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