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真



摘? 要:該文利用某地區的近岸海域水質實測數據,采用模糊數學法綜合評價了各點位的海水質量狀況。結果表明,使用模糊數學評價近岸海水質量,更好地利用了數據,結論可信度更高,評價方法可行。
關鍵詞:模糊數學;評價; 近岸海水
中圖分類號:O159 文獻標志碼:A
不確定性是客觀事物具有的一種普遍屬性。隨機性和模糊性都是不確定性。所謂模糊性,是指元素對集合的隸屬關系而言,模糊數學就是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處理實際當中存在的大量不確定的、模糊的問題 [1]。
1 方法步驟
1.1 選擇因素論域和評語論域
根據某地區實測的近岸海水數據,選取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溶解氧等監測指標構成評價因素集合[2]:
U ={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磷酸鹽,無機氮,非離子氨,溶解氧}
參照國家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建立環境質量評價集合:
V ={一類標準,二類標準,三類標準,四類標準}
1.2 計算得到模糊矩陣
確定了因素論域(各環境因素)與評語論域(各評價標準)之后,兩者之間的模數關系用矩陣R來表示:
uij是第i種環境素的數值,在以j類標準為評價因素的隸屬度。
模糊矩陣的首行是某種環境要素對各個級別環境標準的隸屬度,首列是因素論域上的各個單項指標分別對Ⅰ級環境標準的隸屬度,其他以此類推。
1.3 計算權重
因子集中每個因子對評價結果貢獻不同,因此需要對各單個評估因子賦于不同的權重,組成評價因子的矩陣B。
式中:b1,b2…bi表示單因素ui在所有因素中的權重系數(既各單項指標對于總體污染作用的權重大?。?。
權重的計算,該文采用超標加權法。權重的賦值會直接影響結果,因為環境質量要素大都有著明確的標準限值,所以超標加權法更適合于此方面的權重計算。權重公式為[3]:
式中:Ci為第i評價因子的實測數據;Si為第i評價因子的歸一化標準值。
Si的歸一化公式如下:
1.4 矩陣復合運算得出結論
進行單項評價并配以權重后,可得到兩個模糊矩陣,即權重模糊矩陣B和關系模糊矩陣R。所謂關系模糊矩陣R就是隸屬度矩陣。在此基礎上,把B和R進行復合運算便得出綜合評價指數。模糊矩陣復合運算非常類似于普通矩陣乘法,只是將矩陣乘法運算中的“×”號改為“∧”號,將“+”號改為“∨”號?!啊摹币鉃閮蓴抵腥⌒〉模啊拧币鉃閮蓴抵腥〈蟮?。算式如下:
Y = BοR
根據矩陣復合運算,最終可得出論域上各個因素總體對評價域各個級別的隸屬度,也就是最終的評價結論。
2 模糊數學評價近岸海水質量
根據我國近岸海水質量評價標準要求和某地區的實測海水數據,選取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磷酸鹽、無機氮、非離子氨和溶解氧7項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構成評價因素集合。
論域U上的1~12行分別表示某地區12個海水點位的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磷酸鹽、無機氮、非離子氨和溶解氧的監測值。
參照國家《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4]建立評價集V={一類標準,二類標準,三類標準,四類標準},則:
論域V上的1~7行分別是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磷酸鹽、無機氮、非離子氨和溶解氧的1~4類評價標準。
求各單項指標對每級標準隸屬度函數,建立模糊關系矩陣模型R。
式中:i = 1, 2,……7表示各個污染因子。
j = 1, 2, 3,4表示各類海水標準。
K = 1, 2, ……12 表示各個點位。
然后,分別把各點位的實測值(ui)和各級濃度標準值(vij)代入公式(1)~(4),即得模糊關系矩陣RK,K =1, 2, ……12,分別表示12個海水點位。如式(5)所示。
通過計算權重,得到權重矩陣BK, B的上腳標同R。結果如下:
B1=(0.25? 0.30? 0.28? 0.06? 0.03? 0.01? 0.08)
B2=(0.14? 0.20? 0.08? 0.48? 0.06? 0.01? 0.05)
B3=(0.28? 0.40? 0.01? 0.13? 0.04? 0.01? 0.13)
B4=(0.28? 0.39? 0.12? 0.04? 0.07? 0.02? 0.09)
B5=(0.28? 0.41? 0.02? 0.07? 0.07? 0.02? 0.14)
B6=(0.08? 0.10? 0.01? 0.30? 0.15? 0.03? 0.32)
B7=(0.28? 0.37? 0.01? 0.12? 0.08? 0.02? 0.13)
B8=(0.22? 0.36? 0.17? 0.09? 0.05? 0.01? 0.11)
B9=(0.10? 0.15? 0.01? 0.23? 0.13? 0.02? 0.37)
B10=(0.10? 0.16? 0.01? 0.18? 0.13? 0.02? 0.40)
B11=(0.11? 0.12? 0.01? 0.32? 0.06? 0.02? 0.37)
B12=(0.12? 0.15? 0.01? 0.18? 0.14? 0.02? 0.38)
將兩組模糊矩陣BK和RK進行復合運算,得以下結果:
3 結果與分析
從模糊矩陣復合運算結果可得各點位對各類海水標準的隸屬度,見表1。
從表1可見,H1點位海水質量四類標準的隸屬度最大為0.30,所以該點位的海水質量應屬四類海水;同理,H2~H12點位評價結果分別為4類、3類、1類等。
與實際情況比較,被評為4類水質的H1、H2、H3等點位均位于港口內部或周邊,被評為1類水質的H6、H9等點位屬于海域比較寬闊的外海。因此,評價結論與實際符合性較好。
4 結論
模糊數學綜合評價近岸海水質量方法可行,評價結果與實際符合程度較好,與采用單一指標為界線的評價方法相比,更好地利用了數據,結論可信度更高。
參考文獻
[1] 葉文虎. 環境質量評價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5.
[2] 彭祖贈,孫韞玉.模糊數學及其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3] 賀仲雄.模糊數學及其應用[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4] 國家環境保護局.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