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陽
摘 要: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發展趨勢,至此,我們進入到新媒體時代,這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筆者結合工作實踐,主要研究了融媒體中心新聞宣傳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做好該項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宣傳;對策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2
現階段,我們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社會的各方面,越來越多的媒體融合在一起,且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最常見的有微信、博客、論壇、抖音、快手、貼吧等,這些APP軟件深受人們的歡迎,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已經擺脫了單一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逐漸開始向互動分享信息的時代轉變,這對傳統媒體造成很大沖擊,因此,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勇于創新,強化改革,以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確保為社會和老百姓創造更有價值的信息。
傳播媒體的發展,也為新聞宣傳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長期以來,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是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的首選,而進入融媒體時代,當務之急就是如何使新聞宣傳工作保持與時俱進,靈活運用好它,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越性,為新聞宣傳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一、媒介融合是時代發展趨勢
融媒體最早是在1978年由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提出,目前對其概念沒有明確定義,很多學者對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融媒體重點在于“融”,是把機構媒體分散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部門的采編資源、隊伍、流程、產品、傳播渠道、市場對接、技術解決方案等,然后通過統一的平臺來處理。也有人認為,融媒體是大勢所趨,媒介機構必須掌握不同媒介的傳播規律和特點,做到靈活運用不同媒介,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好的新聞傳播效果。由此可見,“融媒體”并非是媒體,而是一個運營機制,其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和媒介共融,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傳播效果更好,傳播途徑更廣,增強了受眾和娛樂性和互動性,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確保了信息傳播的有陣性和針對性。
二、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宣傳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伴隨科技的日益發展,傳播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新型的信息技術手段逐漸被引入到新聞傳播中,這使得融媒體逐漸發展成一種基于網絡技術的多種媒體形態,包括觸摸媒體、移動電視、數字報紙、數字雜志、手機信息等一系列新媒體形態被推出,并且在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基于互聯網的新媒體,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信息傳播工具,它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社會生態,是人們表達自己的觀點、釋放自己的壓力、參與社會管理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按照相關統計數據,到2019年6月30日為止,我國網民總數大約為8.54億,網絡覆蓋面大約為71.1%。而大部分屬于手機網民,總數大約為8.47億,在總體之中的比例為99.1%。通過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既表現出突出的多元性,同時其輿論場的復雜性也越來越突出,從而使宣傳工作中進入到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階段。由于人們對新媒體的依賴性較強,同時小縣城融媒體中心的收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客流流失率嚴重,受眾群體老齡化,不論是各項資源、經濟實力,還是技術實力,都不能和省級的媒體中心相提并論,要想突破困境實屬不易。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多元化的傳播渠道、較為廣泛的受眾、比較靈活的表達方式。通常各傳統媒體在傳播信息過程中多是利用一些專屬特性來開展工作,例如音頻、視聽、平面等,所使用的傳播手段比較單一,屬于一種廣播式宣傳。新媒體恰好與之不同,例如微信、論壇、博客、微博等,其信息傳播主要是通過互動(你說我也說,多對多信息發布)的形式來進行,極大提高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同時傳播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僅能夠傳播一些圖形、文字,而且還可以傳播視頻、動畫等等,宣傳手段靈活多樣,鮮活生動,與群眾非常貼近,一條信息僅僅需要經過幾秒就能夠傳播到全世界,這種方式深受群眾歡迎,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因此,新媒體的宣傳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現代社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工業化,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新媒體的便捷性,同時其發展也利弊共存,對信息傳播不僅具有促進作用,而且還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新媒體信息傳播通常較為隨意,包含著海量的數據資料,導致其內容魚龍混雜,這就增加了辨識的難度。特別是一些網絡媒體,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的關注、提高點擊率,這樣就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門檻。所以,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充分利用時代發展的優勢、本土優勢,做到揚長避短,在特色節目上下足功夫,在強大自身的同時也占據一定市場。
三、融媒體背景下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對策
媒體受眾進入網絡時代意味著各類媒體中心節目定制生產,縣級融媒體中心必須要追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思路創新,在內部做到優勝劣汰,建立科學的機制,確保節目和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貼近,最大限度地發揮融媒體的作用,切實強化新聞宣傳,構建和諧的輿論環境,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做好自身定位
所謂定位,就是自己的產品要有區別于其它品牌,由此形成核心競爭力,縣級融媒體同類競爭眾多,要想脫穎而出,就要建立品牌,最好是充分利用本土優勢,根據當地風土人情來定位電視臺,做百姓需求、百姓喜歡的節目。
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想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就好比把產品投入市場前,需要先進行市場調研,然后做好自身定位,這樣才能在同類的媒體競爭中站穩腳跟。定位準確,不但有利于保持節目風格一致,而且便于受眾記住,眾所周知,對于媒體而言,在老百姓心中樹立形象是特別重要的。
(二)創新宣傳內容,建立新聞宣傳體系
進入融媒體時代,信息不僅傳播量大,而且途徑也多樣化,受眾獲取信息越來越容易,但是信息的內容質量也比較難把關,因此,建立融媒體中心要在保證信息傳播有效性的同時,也要提高信息內容的質量。不同于省級電視臺,縣級融媒體中心資源比較少,唯獨具備地理優勢,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方針政策比較熟悉,所以,可以對新聞宣傳體系進行創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搭建百姓平臺。
比如常見的農民養老問題,這在政府報告中經常提及,新聞工作者在關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也要把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開通百姓關于養老的欄目,切實讓老百姓都知道國家的好政策。同時,也可以通過平臺收集回饋的信息,切實了解百姓對于養老問題的需求,然后反映群眾呼聲,為政府制定更科學合理的養老政策提供參考依據。老百姓在關注國家大事方面,傾向于收看央視節目,但他們也更愿意看到地方新聞,畢竟這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融媒體中心既要做好轉載國家政策的橋梁,也要深入百姓生活,收集地方特色新聞素材,挖掘新聞內容,幫助地方新聞發展,做好上層和基層工作的結合與統一。內容選擇要落到實處,切忌“假大空”,要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切入點要小而精,形式要多樣化,通過小視角來反映大問題,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
(三)加強互動,提高受眾依賴性
在當前融媒體背景下,媒體和受眾的關系都發生了變化,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單向線性方式轉變為雙向互動,因此,縣級融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要以受眾為導向,通過分析他們的喜好來提升互動,提高他們的依賴性。首先,可以通過微信、博客、論壇、抖音、快手、貼吧等軟件來加強和受眾的交流,培養忠實觀眾。其次,舉辦有特色的地方節目,讓當地的歌曲、民俗融入到節目中,邀請老百姓積極參與,增強互動環節,讓百姓切實感到這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節目,結合家鄉情結,拉近電視和百姓之間的距離,使節目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再次,縣級融媒體中心也要加強和各平臺的合作,尤其要結合當地的自媒體,還可以邀請當地名人做代言,確保媒體的開放性和參與感,讓更多人關注節目,真正通過合作來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改革和升級,使其發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多種多樣、技術先進的地方主流媒體,以便更好的為國家和百姓服務。
四、結語
進入融媒體時代,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宣傳工作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要兼顧長期性、專業性和復雜性,提高政治站位,切忌操之過急,重點抓好細節和小事,立足長遠發展。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爭做時代弄潮兒,緊跟時代步伐,勇于創新宣傳內容,做好自身定位,結合當地特色來建立新聞宣傳體系,確保縣級融媒體中心增強自身影響力,為發揮自身功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昊.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J].新聞傳播, 2018(09):35-36.
[2]徐玉芳,曹開英.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提高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