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楠
摘 要:融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一定沖擊,電視新聞媒體作為最重要的傳統媒體,對新聞就業人員有一定影響,其中電視新聞記者受到的影響最大。面對這樣的情況,電視媒體記者對于自己的心態和觀念要做出調整,不能固守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以自我為中心,面對新媒體不能妄自菲薄,保持良好的心態。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自我突破與提升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2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黨和國家大力支持媒體融合發展,從國家對待新聞媒體的戰略布局和政治策略,從新聞媒體公司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要求,從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以及對新聞要求,可以看出融媒體在不斷推進創新。為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大多數電視新聞欄目會采用新聞直播的方式,保證新聞傳播的速度,新聞發生的時效,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現場感,增加互動性,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
一、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傳播的基本理念
(一)新聞媒介的融合化
現如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國家關注新聞的發展,且大力支持,推動新聞的發展。新聞所傳播的內容和理念是積極向上的,隨著時代變化,新聞媒體不斷改革創新,通過新聞傳播國家和黨的理念。新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取得新的成就,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新聞媒介融合化。新聞通過多種媒介傳播,傳播方式迅速發展,導致傳統的新聞媒體在融合化、多層次、全方面的變化中處于弱勢狀態,沒有新的發展和革新,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因此,傳統媒體在形勢的壓迫下積極探索、創新,與新媒介傳播方式加強合作,利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不斷探索新聞傳播的新媒介。所以,現階段新聞媒體的發展特點是新聞媒介的融合化,為此新聞媒體不斷探索和改革。
(二)新聞直播的崛起
近幾年來,社會生產速度加快,各個行業的改革發展在不斷進步,信息速度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對于新聞的要求越來越高,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新聞。在信息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的形勢下,傳統的新聞媒體需要探索新的傳播媒介,找到新的突破口,從而提高自身的行業地位,保證新聞傳播的媒介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對于人民群眾來說,新聞要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真實性,反映民生問題。在新聞媒體中新聞報道方面,新聞報道具有真實性、時效性,人民群眾對于新聞報道的現場感比較重視,對于突發事件和熱點新關注度高,新聞記者在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通過對現場實際情況的描述帶給人民群眾現場感,給大家帶來事件最真實的感受。與傳統的新聞播出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因為電視新聞播出需要通過剪輯,不能第一時間將新聞播報。因此,為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大多數電視新聞欄目會采用新聞直播的方式,保證新聞傳播的速度,新聞發生的時效,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現場感,增加互動性,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新聞直播的崛起是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傳播新形式,提高人民群眾對新聞的熱情,提升了電視新聞欄目的收視率。
二、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遇到的難題
(一)管理機制不完善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在融媒體的影響下電視新聞不斷改革創新,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初步形成了新的管理機制,具有新的發展形式,但與其他國家的融媒體管理機制相比較,我國融媒體還存在很多問題,大部分傳統媒體沒有完全向融媒體過渡,處于發展階段,甚至還存在一部分新聞媒體堅持舊的思維觀念,使用舊的管理機制。各行各業的發展和革新都需要一定時間,革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時間和合理的方法。管理機制對于改革和創新具有推動作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有利于從最根本的制度方面進行改革,通過大家的思考和看法,完善管理機制,從而提高管理機制決策的正確性和合理性,避免重大決策的失誤。
(二)信息共享渠道有局限
我國對文化產業比較重視,隨著文化傳播產業的繁榮發展,產生了部分大規模的文化傳播產業的企業和公司。雖然大量傳媒公司興起,但是大部分傳媒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興起的本土傳媒公司沒有自己的采訪渠道和方式,大多數的國際事件的采訪報道都是通過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提供的采訪報道,只能通過中央新聞記者新聞報道的轉發,導致在國際媒體市場上地位低、缺乏名氣。由于地區的限制,一線城市的新聞傳媒公司發展比較好,而經濟發展速度慢的地區新聞媒體存在很多問題,管理模式不發達、發展理念不明確、資金投入少、缺乏人才,這些問題導致新聞媒體的發展速度慢,信息傳播速度慢,使信息共享渠道受到限制,影響我國新聞媒體的革新和發展。總體上看我國新聞媒體發展比較好,信息傳播范圍和速度比較快,但由于地區資源條件的限制,導致信息獲取的渠道和方式存在局限性,呈現全國各個地區信息不共享,不對等的問題。
(三)融媒體認知不全面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黨和國家大力支持媒體融合發展,從國家對待新聞媒體的戰略布局和政治策略,從新聞媒體公司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要求,從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以及對新聞要求,可以看出融媒體在不斷推進創新。在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大環境下,不僅需要新聞媒體公司的推動,還需要新聞媒體工作人員的努力,新聞從業人員需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思維觀念,對待新的媒體發展方法要有一定自己的認識,以發展的眼光、正確的心態面對融媒體時代。但在融媒體的推動下,仍存在思維觀念老舊的新聞從業人員,認為傳統的思維觀念是正確的,沒有正確認識新聞媒體融合發展的意義,融媒體只是概念問題,并沒有落實于新聞媒體工作中。
三、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突破困境的具體策略
(一)調整心態把握時機迎接挑戰
融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一定沖擊,電視新聞媒體作為最重要的傳統媒體,對新聞就業人員有一定影響,其中電視新聞記者受到的影響最大。面對這樣的情況,電視媒體記者對于自己的心態和觀念要做出調整,不能固守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以自我為中心,面對新媒體不能妄自菲薄,保持良好的心態。融媒體時代帶來的不只是負面的沖擊,也是一次新的機遇,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把握好時機,重新定義自己的社會角色。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己任,明確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性質,不僅要發現和傳播真實的新聞事件,還要服務人民群眾。另外,在新聞報道時需要選擇多種報道方式,報道內容策劃題材要新穎,具有自己的特色,選擇人民群眾喜歡的新聞產品,使新聞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體現個性化和全面化。
(二)提升創新能力堅持專業制勝
在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大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需要具備創新能力,完成業務時要具有創新思維,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和融合意識,電視新聞記者在工作時需要展現自己的工作素養和工作效率,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新聞事件,在進行新聞報道采寫的時候,根據自身所積累的經驗和實際能力,與電視媒體相結合。融媒體時代保留傳統新聞媒體的優點,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素養要求和標準沒有改變,電視新聞記者需要繼續保持。對待新聞事件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客觀評價的電視新聞記者職業準則,播報的新聞內容具備時效性、真實性。在進行新聞采寫、報道時一定要專業,保持專業的態度,每一次新聞的報道都面臨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檢查。新聞生產的過程是專業的,生產過程必須要規范、嚴謹,在對新聞進行采寫工作時需要具備專業的文字采寫能力和語音表達能力,在細節上進行把關,保證每一個詞語的規范使用,對每一個句子在細節上進行把控。新媒體追求新聞的點擊率,標題和內容比較吸引注意,但不能保證真實性,往往是夸大說辭,新聞從業人員素質能力不高,電視新聞記者具備真實性、權威性、專業性,新聞內容真實有效,人民群眾比較信服。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產生了新的媒體、媒介,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環境、重心、內容和性質具有一定影響,通過對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傳播的基本理念和電視新聞媒體記者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找出電視新聞媒體記者面對問題時的策略,經得住時代的考驗,在新聞大環境下不斷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靜.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新技能[J].新聞世界,2018(02).